聯想真是表現最差科技股?別被彭博帶溝裡去了

一篇“聯想成表現最差科技股,或被踢出恆生指數”的文章最近廣為傳播,因為原文出自彭博社,因此在國內受到的關注度還挺高,很多自媒體也跟著起鬨,但問題是:聯想真是表現最差科技股嗎?其實,即便是拋開其它資本市場、單看聯想所在的香港股市,聯想也不至於淪為最差,跌幅遠比聯想大香港科技股比比皆是,彭博顯然把輿論帶到溝裡去了。

聯想之所以引起彭博社如此關注,與今年以來聯想的持續下跌有關,盤面數據顯示,按最新的收盤價計算,聯想集團股價較年內的高點已經跌去了31%——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區間跌幅,但其間的外部環境卻不容忽視: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戰風險,一直是懸在全球資本市場頭上一把達摩克斯之劍,時常對全球股價施加重要影響,尤其是最近一兩個月(正是聯想下跌最快的時候,區間跌幅超過10%)來,中美貿易戰火藥味越來越濃,處於風暴正中心的中國上證綜指和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的跌幅,都在7%左右,甚至連外圍的日本、韓國股市甚至歐洲股市也受到了這場圍繞經貿問題的中美神仙打架的牽連。因此,聯想充其量只是這波中美貿易戰所引發的全球性資本市場下跌的一個縮影而已,絕非個案。

聯想之所以跌幅大於市場指數,主要原因在於聯想在這場漩渦中不幸躺槍,被美國國會以安全為由直接點名,並與已經受到休克式處罰的中興和正在遭受調查的華為同列,引發了市場的不安,同時給做空者提供了絕佳的做空機會,而做空機構的借題發揮,更加深了市場的憂慮,導致聯想股價的加速下跌。事實表明,就在被美國國會點名之後的兩個交易日,聯想累計暴跌超過5%,其股價也由此創下了年內低位。事實上,上述消息放出來後,中興生死未卜,華為也處境危險,不只聯想大跌,華興概念股也暴跌厲害,其中中軟國際就下跌了20%。

即便如此,聯想也顯然不是表現最差科技股,在貿易戰風暴之下,中國科技股的表現幾乎出現一邊倒的下跌。以聯想所在的香港市場為例,恆生指數成分股中,科技股主要有聯想、騰迅、瑞聲科技和舜宇光學四隻股票,即便是在這四隻股票中,聯想也不是表現最差的:今年以來,騰訊下跌了26%(從476港元跌到377港元),瑞聲科技和舜宇光學44%和41%。相比而言,聯想31%的跌幅只較騰迅相比稍高,但遠小於後兩者。如果把香港其它非恆生指數成分股的科技股都算上,跌幅比瑞聲科技和舜宇光學還高的恐怕還不少。

從市場數據不難看出,從今年以來的整體市場情況判斷,彭博社所指的聯想為表現最差的科技股,顯然是失公允的,而且現在來看,很多媒體和自媒體也被彭博社帶到了溝裡。事實上,跟多數科技公司一樣,聯想當前的股價表現已經嚴重背離了公司的基本面。此前發佈的三季報顯示,聯想Q3的單季營收已經創下了三年前的最高水平,同時,剔除美國稅改對遞延所得稅影響,聯想Q3的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0%。在經歷了短暫的調整後,財務數據表明,聯想已經走出了低谷,重回增長通道,復甦勢頭十分明顯。

據媒體報道,中美貿易戰以來,確有不少機構借渾水大舉做空聯想,統計數據表明,最近一兩個月來,聯想平均 有超過30%的成交量是做空機構賣出的,而此前做空機構貢獻的成交一般佔其成交量的10%-20%之間。

需要指出的是,從做空原理和投資角度來講,由於聯想股價今年以來下跌幅度較大,年內跌幅達到了31%,最近一兩月短期跌幅也超過10%以上,前期做空主力的短期賬面浮動盈利可能已經超過10%甚至更高,這部分的做空盤在技術上存在較大的獲利了結需求。與此同時,聯想2017-2018年年報發佈在即,而根據前三季度業績來看,聯想去年的整體預期業績可能不錯,同時中美貿易戰也釋放出積極的談判停戰信號,這些因素對做空者而言是個巨大的威脅,前期大舉做空的機構,在短期獲利不菲的情況下,接下來可能會很快由空轉多,贖回前期做空時賣出的股票以完成做空技術操作,因此,不排除後期聯想股價很可能存在較大的反彈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