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零基础怎么自学?

历史逸闻

格律诗,也叫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中的一种。起源于南齐,唐朝开始发展起来。


格律诗按照句中字数的多少,可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按照句数的多少,可分为绝句和律诗。四句为绝句,律诗通常为八句一首,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有人问:诗词格律零基础该如何自学?有书君认为:这个并不难。掌握了以下这些要素,便能帮助你快速地获得入门的知识。


一、关于平仄问题


没学诗之前,常常看到诗词有平平仄仄之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人一脸茫然。


其实很简单,在咱们汉语拼音发音中,第一、二声即为平声,第三、四声即为仄声。写诗也可以按照这个发音来,这叫“中华新韵”,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


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更容易入门,不过使用时要注明。


还有就是古人使用的平水韵。按古人的发音,平声包括第一和第二声,即为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去、入声,其中第三声为上声,第四声是去声,还有一个今时多已不见的仄声,据说粤方言中还有保留。


需注意的是:新韵和平水韵在一首诗里不能同时使用。



二、关于句式问题


写格律诗,是有句式可套的,先来看下绝句,其基本公式为:


仄仄平平仄(1)句


平平仄仄平(2)句


平平平仄仄(3)句


仄仄仄平平(4)句


有了基本公式,变化起来也就简单多了。它的变化款有三种,即句式排列为:3412,2412,234句。


至于七言诗,在五言基础上每句首前加两字,这两字与句首的字相反既可,如平平前面加仄仄两字即可。


扩展到律诗,它的基本款即按12341234排序。变化款也有三种:34123412,42341234,24123412。


这里还可以遵循句子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就是说,句中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更改;奇数字则可根据情况变换。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不能有三平尾或三仄尾,以及孤平现象。所谓的三平尾,就是句子最末三字不能连着是三个平声字;三仄尾也是,最末三字不能三仄声字。至于孤平,是指除了韵脚字以外,句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这些均是犯了格律诗创作的大忌。



三、关于押韵问题


诗的偶数句末字必须押韵,至于首句,可押可不押。


韵字不能用在句子中间,如果用了,叫挤韵,读起来也拗口。


并且无论平、仄,句中字都不能与韵脚的韵母相同,否则属于撞韵,让字韵缺少了丰富的变化。


重复使用相同的字为韵脚,叫重韵,也是不允许的。


初学格律诗,手边一定要备有平仄显示器和平水韵表,以确定要用的韵部及平仄是否正确。“搜韵”也是一个很好的诗词门户网站。


正是有了押韵,我们的诗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而有了平仄的变化,则给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四、关于对仗问题


在律诗中,一联内上下两句对应处,应该字数相同、词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对或相当。


还要注意忌合掌,指的是一联内上下句讲同一个意思,这也是不允许的。比如上句“早晚”对下句“晨昏”,就是合掌了。


五、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这个好理解,写诗如同写作文,都要有起承转合的变化。


起:就是开头,可以用来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承:指接着开头的思路往下说。


转:就是写诗如讲故事一样,不能太平淡,得制造些波澜。


合:因为诗的篇幅有限,话题不能扯得太远,如风筝一般放出去了,更要懂得如何收回来。


一首好的诗,总是脉络清晰,言尽意不尽,懂得留白,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有书君认为,初学诗词创作,应遵循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不管出不出律,先写完,再对照韵表,把出律的地方修改过来。写完后,可大声朗诵,觉得拗口的地方再斟酌修改。



七绝.早春


漠漠东风细雨斜,(仄仄平平仄仄平)


翩飞燕子疾归家。(平平仄仄仄平平)


儿童却爱桃夭色,(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畏春寒觅野花。(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而言之,诗词格律零基础并不可怕,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找到其中的乐趣。


诗词创作入门并不难,但要想写好诗,却没有捷径,尚需要多读、多学、多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喜欢的就一起练起来吧!


不知这篇文章有否帮到您?欢迎留言,共同学习。



有书共读

这篇回答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格律。


我一直致力于诗词格律的简化研究,也曾帮助不少人在一天之内掌握格律技巧,所以对自学格律这方面比较有心得。如果你是零基础,那更好不过

我之所以强调零基础,是因为有许多人学格律都是通过教材,而如今大部分教材都是给你几个公式去背,这样很容易一头雾水,失去学习的兴趣,也难怪有不少人会抵制格律。

在学习格律之前,我需要你忘掉那些公式,用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格律。在此我可以先打一剂定心针,格律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没有什么难度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从体裁上分为绝句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八句以上称排律,比较少用)。

从字数上,分为五言七言,也就是一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不管是律诗或排律,除了首尾两联,中间都须对仗。

什么是平仄?

分清平仄,这是格律的第一步,初学者我只建议用中华新韵

在新韵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就这么简单。



什么是押韵?

押韵是诗的基本条件。只要符合押韵,即使不合格律,还可以算古体诗。

在格律诗中,偶数句统一押平声,也就是说句子最后一个字必须用平声;除了首句可押平、押仄之外,其余单数句必须押仄声

举个例子:

《闺人赠远》唐·王涯
花明绮陌,柳拂御沟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

以上一首诗中,

,都在偶数句,押平声;在首句,此处是作平声押韵,也可以作仄声不押韵;在第三句,必须用仄声不押韵。

如何判断是否押韵?

押韵的标准是由韵书制订的,如今写诗只用平水韵新韵,我们由新韵入手即可。


这个是新韵十四韵表,只要韵尾符合要求即可押韵,十分容易上手。

学到这里,恭喜你已经掌握一半了,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平仄的规律。

平仄的规律

这部分有不少人认为是最难的,其实都是被所谓的公式误导了,我们不用去背公式、不背公式、不背公式,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们只需要看第二字是平是仄,就知道整首诗的基本平仄了,就这么简单。举个例子,以往都是介绍古诗的格律,今天我们从写诗的角度来介绍格律。

我们随便起一个主题,重阳

茫,平—仄—平

注意加粗的双数字,字是平声,字就是仄声,字又是平声,平—仄—平,这是有规律交换变化的,我们称为相错。首句最后的字押ang,已经限定了押韵,我们看看第二句怎么对。

茫,平—仄—平
霜。仄—平—仄

我们依旧看双数字,上句是平—仄—平,下句就是仄—平—仄,这叫相对字也和

字押韵,接下来看第三句。

茫,平—仄—平
霜,仄—平—仄
起,仄—平—仄

可以看到,第三句双数字的平仄和第二句是一样的,这叫相粘,由于是第三句,那么末字肯定得是仄声。那么第四句怎么写?没错,就是和第三句相对

茫,平—仄—平
霜,仄—平—仄
起,仄—平—仄
阳。平—仄—平

平仄的规律就这么简单,学会这个原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这就是古人的平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换句话说,双数字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单数字的平仄是自由的,不过有一个条件,要避免三平尾和孤平



什么是三平尾和孤平?

三平尾指的是句末连续用三个平声。比如上面的两茫茫,两字由仄声换成平声,就是三平尾。

孤平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没有两个平声相连


这就是格律的基本内容,如果你能消化上面几点,那么你已经掌握格律了,是否感觉很轻松?其实格律只是很简单的入门规则而已。


诗词补习班

本人七岁开始写诗,有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从自身的角度来说一说关于诗词格律学习的经验。

首先,第一我要说,写诗不是人人都适合的,需要天分和灵感,就是说要有诗兴。培养诗兴比学会格律更重要。

第二,格律诗词只是诗词创作的一部分,古诗词有很多题材,唐代以前的诗词都不是格律诗。即使唐代格律诗盛行的时代,留下的很多千古名篇是不尊格律的古风,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兵车行,三吏三别,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即使创作格律诗词,格律也是为诗词作品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第三,格律诗词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相对于诗歌创作本身来说却是最简单的一步,不要看得那么复杂,也不要怕麻烦,偷懒而去走歪路。

下面进去正题,如何学习格律。

我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有自学格律的经历。在没有老师指点光靠自身揣摩的阶段,的确很难入门。我也是到了高中才知道诗词原来还要分格律,但是,我那时的高中课本讲格律讲得很浅显或者说很没水平,写了好几段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让我以为平仄完全靠这些格式去背,顿时觉得好难,很排斥,经常在不同场合大肆反对格律,提倡自由,觉得格律束缚了创作!

直到我认真看了红楼梦的香菱学诗,我才知道用不着去背那些死板的格式,而是有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从此,打开了诗词格律学习之路。

再后来,懂得了在一三五不论的口诀下,还不能犯孤平,三平尾,懂得了什么是失对,失粘,失替,懂得了拗救,懂得了韵部,什么是入声等等,让我畅游在诗词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创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今,我再也不会抨击平无用格律,束缚创作了。因为那是我不懂时候的幼稚行为。但我也不会唯格律论,我坚信格律只是工具,我们应该把工具用好,而不应该被工具用。打破格律的情况我也有过,不过正如黛玉所说,若真有了奇句,这些都是可以不管的。但前提是,你的是奇句吗?


来就不怕

本人爱好诗词,学诗至今不过三四年,目前有诗词作品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华诗词》及各省、市、县级刊物媒体上,现结合自身学诗写诗亲身经历略谈一二:

诗词格律即中国传统诗词创作所遵循的格式、规则,是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也是传统诗词与现代新诗的最大区别之处。中华文字音韵谐美、蕴义丰厚,古人在创作时逐渐探索形成的固定的诗词格式、规则就称为格律。格律如“下象棋”之“車走直、马走斜”,如“打篮球”之各种规则,可看作一种“游戏规则”。因此,要想学会玩这种游戏,甚至玩成高手,首先必须弄懂“游戏规则”。如若不先过格律关,硬要写所谓的“诗词”,那你所写出的“诗词”实际上严格来讲不能算作真正的诗词,至少对内行人来讲不算!因此,要写真正的诗词,必先过格律关!只有弄懂基本的“游戏规则”,才可能学会玩这种游戏,甚至越玩越厉害,熟而生巧!

本人近几年学诗词过程中,见过太多想学写诗词却始终过不了格律关而最终放弃的例子,甚至当初我本人也是零基础,过格律关也是费尽心力。然而,格律实际并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付出、掌握技巧,也能顺利掌握。我常与身边诗友讨论说学格律是“一劳永逸”之事,其是“死”的,是固定的,一次学会掌握就一直掌握,因此,用一次的付出换取长久的掌握绝对是值的!

说了这么多,现在具体来说说如何掌握格律。格律具体点来说,主要包括诗词的平仄、押韵、对仗、字数和体式五大类。平仄是指诗句中的某个字该用平声还是仄声才能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变化;押韵是在诗句尾字处用相同或相近韵部,使诗句音韵相近而和谐;对仗很像对联,是指两句的词义、词性等等相对,从而增加诗词的辞藻美和文采美;字数是指一首诗总字数和每句的字数是固定的;体式即诗词的体态格式,律诗和绝句都有固定的几种体式,词也有相对固定的体式,这些体式是由古而传下来并被大家认可了的,并非某些人随便乱写、随便创造体式那样。当然,若你诗词造诣达到一定境界,自成一派,再创造体式并得大家认可,那也是可以的。

结合我个人之经历,具体来说,学格律无非是“多看”“多写”和“多悟”。一是“多看”,就是要多查找、阅读、翻看诗词格律相关资料书籍,关于教学格律的书籍资料很多,本人当时看的并受益匪浅的是夏方进先生的《诗词格律与创作》一书,另外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等也是很好的选择。另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和资料、网上或实际与师友学习切磋也是可以的,我所熟悉的不少诗友便是通过网上学习和交流学会格律的。二是“多写”,这里的多写是在看了一定的格律知识之后,多少有了一点基础,就可以勇于尝试模仿写作,不要怕失败,也不要怕别人嘲笑,可以先摸索别人写的,结合自身所学,进行模仿创作。只有边学边用,边学边实践,才能快提升,熟掌握。三是“多悟”,无论做什么事,悟性很重要,“多悟”是贯穿于“看“和”写”以及以后的所有创作实践当中的,多领悟,多思考,方能多获益,多进步!

诗词格律说起来难也有难之处,说简单也有简单之处。平仄和押韵作为格律最主要的两大要素(对仗、字数和体式相对比较好掌握),是很多零基础初学者的“拦路虎”。我本人建议学格律先从新韵入手,新韵即《中华新韵》,是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的现代人的平仄和押韵用书。现代人对普通话基本没多大问题,以新韵入手相对容易得多。而一些人开始就从古韵入手的,则显得要困难很多。古韵一般指《平水韵》,是古人上千年的平仄规则和押韵用书。正因为古韵离我们上千年,很多发音发生了变化,押韵与现在有较大区别,故如今我们要从古韵入手去学平仄和押韵,就会比较困难。因此,本人建议从新韵入手,等基本掌握了新韵再逐渐研究古韵不失为一条捷径。况且,当今时代,新韵扩大影响力直至占据主流乃大势所趋,掌握新韵也是所需!

下面,我就格律中的两大要素(平仄和押韵)作简要举例,至于其余的则要靠学者自己多去努力,方能全部掌握。根据《中华新韵》,将诗词句子中某一个字的音调分为平声和仄声,现在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归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归为仄声,音调上平声表现为音调的上扬,仄声则音调下降。这就很容易区分,一说就懂。比如“今日头条”四字分别对应的是第一声、第四声、第二声和第二声,则其平仄为“平仄平平”,这便是诗词的平仄。刚刚上面说过古韵到如今发音发生了变化,就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看”和“湿”发音变化了,在古代实际上分别为第一声和第四声,即“看”是平声,而“湿”是仄声,这就是,如果我们从古韵入手,古代到现在变音了的字太多,我们一时记不过来,徒增了学习难度。而以新韵入手,只要基本掌握普通话,人人皆可学,而且易学易懂。再说押韵,如“天(tian)边(bian)”两字,其韵母“ian”相同,当我们将两字读出声来也会发现它们音韵是相似的,这样就有了音乐美感。这就是押韵!再举一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光霜乡”三字就是押同一韵部。

初步掌握了格律的平仄和押韵,还需加强对对仗、体式、每首每句字数规定、句与句的衔接和一句之中字词平仄的变化等等方面得学习,诗词格律的学习是一个有付出而多辛苦的过程,亦是一段渐进步而多乐趣的经历。限于篇幅等,本人在此只算做蜻蜓点水般探讨,更多功夫则需学者自行自觉地去多看、多写和多悟,唯有如此,方能获益多多,顺利过得格律关!


再不110686357

\n


过去有句老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这话其实道出了写诗的一个真谛,那就是使劲去背,背的越多越好,熟能生巧。

\n

所谓的格律就是规则,古典诗词从过去最初的两言,如远古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后来汉魏的四言诗,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到后来的古体诗,如汉乐府等等。到了唐代形成了严格的创作规范,在诗的字数、对仗、韵脚、声调等方面都逐渐固定和规范了下来,所以叫格律诗或者近体诗。虽然看似很复杂,但其实体裁有限,一般分为五言七言,五言七言又各分绝句、律诗和古绝,每一种又各有四种律式,比如平起式、仄起式,首句用韵和不用韵等。

\n


所以,在背诵的时候,完全可以按照这些类型分门别类集中背诵。背的越多越好,越熟越好。至于填词嘛,也是按照固定格律来的,也可以按照不同词牌分类集中背诵。

\n

当记忆背诵到一定程度一定数量,就有了诗词的律感,关于诗词格律就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可以再去读读诗词格律的相关书籍。比如王力老先生的《诗词格律》就ok了!


无坡居士

学诗词没有捷径,没有速成,更没有秘籍。也不能纠结什么格律,试想,诗词为何物都不懂,还谈什么格律?只有严格遵守读、写、学三部曲,一步一个脚印,才可入门,最终小有所成。

第一步,读。诗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这里的‘’诗‘’就专指格律诗,写诗就只叫‘’作诗‘’;‘’词‘’就专指有词牌的格律词,写词就只叫‘’填词‘’,就只有这一层意思。这个世界上,除了有那么三五个大神外,没有谁随口一吟就是七律五律、蝶恋花念奴娇。只有老老实实开篇谋局,起承转合,才能成篇。

读什么呢?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是首选,另外再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唐诗宋词版本,现代的就属《毛主席诗词》最为贴进现实,也是公论的最高成就诗词。读,也是有方法步骤的,就是要读出声来,融入自己的感情,觉得好,就将其手抄在活页纸上;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按自己喜欢的分类方式装订成册,再反复诵读,能背多少是多少,以百首为底线。

第二步,就可开始‘’写‘’了。不拘格式,不讲体裁,只要顺口就行。也不要怕别人笑话,大胆晒出来,多听旁人意见,不怕别人批评。当年白居易写诗就是写出来念给老妪听,当老妪都能听懂了,也就可以出笼了。这个方式同样适合当下。

第三步,就是要‘’学‘’格律词牌了。先学点简单的音韵平仄,主要的修辞手法,照着格律词牌,依样画葫芦,慢慢来,就能入门了。

具体方法,这里不多说。前不久笔者答过几题,怎样写七律?怎样写五绝?都有,如不嫌弃,可搜索来看,敬请多提意见。


云卷飞山

格律是把汉字按照四声划定平仄,并按照粘替相承的马蹄式的一种诗词创作形式。

古代汉语分成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字外,上去入都是仄声。现代汉语按汉语拼音方案为准,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以前通用《平水韵》,现在常用《中华新韵》,实行双轨制,但新旧韵不能同时一起用。旧韵写律诗,首句若押韵,则可以用邻韵,新韵不允许。

学习格律诗词,首先要学习古体诗。写好古体诗后,再根据格律慢慢套上去,这样就可以写好律绝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格律只是一种形式,好的主旨好的意境才是最主要的。

律诗的平仄规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的减少二字。可以买一些格律方面的书籍慢慢学习。

要写好律诗,先要学会对仗,因为律诗中间两联需要对仗。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词性大致相同,意义相关。当然,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说法是不能作对的,那叫合掌。

做诗叫做吟诗,即要用口唱出来;写词叫做填词,即按照规定的词谱,根据平仄、意群和韵脚,逐字逐句填上去。一般一张词谱有几种格式即变格,那也是允许的。有些词谱中允许加衬字,如《忆江南》,《卜算子》,《武陵春》等。词中也须对仗,如《忆江南》,《水调歌头》,《满江红》,《临江仙》等。词中对仗可不依平仄,可同字相对,较律诗宽松一些。

多读,多看,多写,多练,是学好格律诗词的根本。工多艺熟,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祝你成功。


绮阁书生

学写诗,首先还是要问问,你是不是个有激情的人?你经常有一种内心冲动觉得非表达出来不可吗?你非常热爱大自然吗?经常爱欣赏自然风光吗?你非常关心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吗?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很肯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开始学习做诗,有可能写出好诗来,因为从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来看,起码都具备其中之一。

至于说到诗词格律,它不过是古人总

结的对诗歌加以美化的手段。你如果确实想写诗,而且确定从格律诗入手,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你最好先学习写七绝诗。

1.如果你一首七绝诗都不记得,那就要先读先背一定数量的七绝诗,其他的格律诗可以暂时不管。以唐人绝句为主,当然以后直到鲁迅,陈毅的七绝都可以背记。重点是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韩愈,李益,杜牧,李商隐,等。注意,只找他们的绝句。到书店,随便买一种唐诗选本即可。其他的律诗,等你学会写绝句以后,自然你会钻研的。

2.看你是否有普通话基础?只要有基础,诗歌格律就好理解。七绝格律就包括:句内平仄,句末押韵,句子对仗,主要是这三大问题。平仄和押韵是解决音韵问题,使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仗是解决结构美问题,让人印象更深刻。平,就是平声调,指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二声;仄,就是仄声调,指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古代还有所谓‘入声’,这个暂可不管,到你研究深入后自然会去探究。再说,今人写诗,确实也没必要再推敲入声,因为它已经在普通话中消失。当然,你一定要想比肩古人,也不反对!押韵呢,就是绝句二,四句句末字的韵母应该都用平声韵结尾,仄声韵结尾的也有,比较少,古人也是偶尔为之。对仗,就是绝句的一二句,或三四句运用对偶手法,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两句要对仗工整。

3.再简单讲一下绝句写法:

绝句,有朋友认为是古人写得太绝了,所以叫绝句。这个是错误的。绝句,又叫‘截句’,唐人应该是先确定了律诗的规范写法后,有人又发觉可以用四句写一些比较简明的意思,于是截取律诗的某些联句形式,写成四句,便称为绝句。看吧:七律的首联和尾联一般不求对仗,所以绝句四句都不对仗,就是截取的律诗首尾二联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最多,因为可以在四句话中最为自由的写景抒情。如果你写绝句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那就是截取律诗的颈联与尾联。余以此类推。不过,绝句也并非简单截取律诗形式,它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套路:‘起承转合’是古代人认为最完美的结构思路,所以,七绝也要符合这个思路,什么意思呢?即不管你是写景,怀古,叙事,总归有个开头,那么第一句就是‘起’句,起句如果写景,二句为‘承’句,就是第二句可继续讲景色。怀古,叙事,道理相同。第三句要‘转’,或转入抒情,或转入说理。第四句为‘合’,合句与转句密切相关,即第三句抒情,第四句也抒情,但合句是进一步的补充,要含蓄为上,古人叫‘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过,这是就最基本的绝句结构而言,伟大诗人常常会有突破,如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都叙事,最后一句急转直下,构思可为超绝:

越王勾践破吴归(叙事),战士还家尽锦衣(叙事)。宫女如花满春殿(叙事),只今惟有鹧鸪飞(写景,以景结情,寄托哲理)。

最后限于篇幅,以刘禹锡《石头城》为例品味一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平仄情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押韵情况:回(hui),来(kai)。押‘i’韵,古代为‘灰’部韵。

对仗情况:首二句对仗:山对潮,名词对名词;围对打,动词对动词;故国对空城,周遭对寂寞,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对回,动词对动词。极为工整。

写法方面:这是一首怀古诗。刘禹锡,生当中唐,唐朝开始有走下坡路迹象,所以他写此诗,意在警醒世人。首句起,从‘山’讲起,石头城(今南京)自古号称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山势雄伟,既然如此,诗人就以山来起兴,容易勾起人们的联想。第二句继续说景色,以水对山,长江号称天险,山水形胜地,自古帝王州。但如今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第三句转入特写‘月’,第四句补足,‘还’过女墙来!还,是有意让读者联想六朝繁盛时代,而今安在?怀古诗,古人常这样以景结情,叫人自己去思考历史教训,收到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我是阴阳家6,若你爱写古诗,可关注我其他探讨古诗词写作的篇章。谢谢!


阴阳家6

诗词格律的基础是“小学”,也就是关于“字”的发音的学问,一个是字音的平仄,和字音的韵。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代诗本来就是歌词,格律的意思,就是相对稳定的曲调(主要是曲调的节奏)对于歌词的限制(格)和曲调(主要是曲调的旋律)对于歌词的要求。这里最困难的是平仄,因为诗词格律是古诗词的格律,因此它所采用的字音,以古音为准,无论平仄还是音韵,都是这样要求。而现在的普通话已经离格律时代的古音相去甚远,尤其古音中的入声字已经消失,全部转入其他三个声部:平上去。转入到上声和去声两个声部的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转入平声字的那些入声字就会成为分辨平仄的障碍。就例如格律的格字,现代的普通话已经是阳平声部,而古音中却是入声字。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学比较严格的格律诗体,例如七律和五律诗,就相对轻松一点了。俗话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讲的就是平仄。平仄既然代表了诗的节奏,那么格律的“格”和“律”,就容易理解了。以七律为例,一共七言八句,两句为一韵或者一联,分别为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一联为相对应的两句七言,对应就是对仗,就是所谓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需要在意思上对应,还有平仄上的对应。上联和下联,在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应该平仄相对,而同一联的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必须平仄相间。还有,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而且必须是平声字。这是最基本的格律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变化讲究,最简要的介绍书,王立大师的《诗词格律》有简明扼要的介绍。


严惩一切中国精日

仅从技术层面,不难。推荐诗词格律检查2011V1.1,电脑安装,学起来不难。但是,功夫在诗外,意蕴思路就很深了。

写诗填词好帮手

——推荐软件《诗词格律检查器》

不知打小拼音就没学好,还是古时平仄分化至今已乱,哪怕遍查字典,写诗填词也很难合辙,只凑个韵角。直到有一天,偶翻别人丢弃的《中国妇女》2013第9期《诗书熏染更美丽》一文,知道了《诗词格律检查器》这款免费软件,急忙找出往日填词一试,哇!错误百出,如上图红色所示。

但该软件目前不具备辨别句式的功能,不具备辨别多音多义字的审别功能,某字韵对而平仄错时,检查器会显示押韵,而在结果中会指出该字平仄有误,以及一些非正格,及拗句、非对仗等带来的问题尚未解决,而对不同韵仄表中的平仄也存在误判的可能。

但总体来说,该软件不失为我等普通爱好者作诗填词极好的工具,很易上手;古来名句也有不和的,就是诗词大家亦可参用,可匡正不规,极大的提升效率。现以拙作《坝上秋色绝》组词使用软件前后为例,附后,请各位指正。

使用中,有时觉得对辙对韵了,意境上离原先又差了些,当是功力不足,火候没到。但得此尤物,不可私藏,广而告之,愿与君共勉。

使用前 使用后

踏雪行 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

草甸湿地,桦林峡谷,天倾浑圆五彩路。十二连营化朝晖,廾万铁骑蹄声卒。

鸟鸣琴悠,长调如诉,地连苍远秋色驻。套马杆杨闷倒驴,霜凌钩月魂归处。

草甸湖幽,桦林峡谷,天倾五彩浑圆逐。连营十二化朝晖,万千骏马蹄声速。

鸣鸟琴悠,长调若蹴,地连苍远秋风触。杆杨套马闷翻驴,霜凌钩月魂将牧。

鹊桥仙 蛤蟆坝之蛇头湾

法海匿影,律宗无迹,一片秋黄绝唱。舞动苍茫鹊独闹,再凝眉蛤蟆坝上。

青青萍踪,许仙安在,千里春华盛放。惊蛰大泽花格桑,更憧憬天人勿忘。

众僧匿影,律宗无迹,一片秋黄绝唱。苍茫舞动鹊翻飞,再凝目、云行坝上。

飘然游荡,许仙安在?千里春华盛放。蛰眠大泽梦君郎,再憧憬、天人相往。

长相思 公主湖

坝上行,苦伶仃,公主妆容湖上停。斜影鸟不惊。天灵灵,地灵灵,涟漪圈圈天未冥。谁人舞清盈?

走伶仃,驻伶仃,公主妆容湖上停。斜阳鸟未惊。地灵灵,水灵灵,风抚涟漪天未冥,舞裳魂魄轻。

荳叶黄 桦树林

玉肌金冠纱轻扬,可人闹嘻幼枝上。密阻风儿难倘佯,满地黄,疏可驰骋套马娘。

玉肌金顶翅轻扬,嘻闹赢人满地黄。密阻风儿难倘佯,幻思长,疏见驰来套马娘。

临江仙 金山岭长城

金光灭霾狼烟起,敌楼枕戈声急。险隘依山五眼西,蹄寂山无径,敌楼展帅旗。明时月朗今朝辉,燕山炊烟如诗。塞上苍凉空悲戚,东凝司马台,联璧阻胡骑。

金洒灭霾烽火起,敌楼砺斧声凄。险关依刃五睛西,蹄轻荒草径,垛口展将旗。明月朗星今雾霭,燕山林郁如诗。塞边苍莽勿悲欺,东凝司马隘,联璧阻胡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