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中国古代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古代将士为国征战、为民捐躯的英勇壮举,被后人世代传颂。而将士们使用的各类兵器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销熔、埋没,我们重新翻开历史的篇章,回顾古代的冷兵器历史,今天讲的是一种古老的兵器—钩!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钩就已经开始被使用了。一般说钩是由戈演变而来的,而钩的形状却很象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个钩形,所以人们称它钩。武术上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挠钩等。其中,护手双钩流行的比较广,因为钩有钩,有刃,有月牙,有钻,属于多刃兵器。在习练上比较难,又容易伤害自己,所以没有我们熟悉的"缠头裹脑"、"舞花"等动作。但为了发挥钩的多刃作用,演练时常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走浪式"的说法。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钩的套路有查钩、行钩、十二连钩、梅花虎头钩、雪花钩、踔钩、卷帘钩等。对练套路有"虎头钩对枪"等。 钩有独特的用法,手法上主要是钩、搂、带、托、压、挑、刺、刨、挂、推、拉、提、锁等。演练时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京剧《盗御马》,使绿林大侠窦尔墩名播万里,妇孺皆知,他用的就是双钩。

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清直隶河间府县窦三町人。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地主打活,后拜师学艺,自己又设计改制护手双钩使他所向无敌。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一生未婚,他获取的钱财,都用于济困扶危,个人却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当地百姓对他是有口皆碑,十分敬仰。他曾经智取河间府,高举义旗,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为搭救彭朋,派人用一枚镖为凭据,强借银子。窦尔墩是血性男儿,不向黄三泰低头。黄三泰恼羞成怒,决定在李家店与窦尔墩比武较量。比武前约定,不得使用暗器。可是黄三泰偷带了暗器。二人交手数十回合,黄三泰渐觉气力不支,竟背约,用“甩头”击打窦尔墩。窦尔墩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被击中左膀受了伤。这时清兵又来突袭,窦尔墩只好率众逃跑,失了河间府。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后来,窦尔墩又建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政府作对。一次,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打猎。窦尔墩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个人潜入御马厩,杀死门卫,盗走御马。他的举动使绿林义士大受鼓舞,给了清政府一个的沉重打击。彭朋因此再次被削职,黄三泰也受到牵连。窦尔墩终于报了李家店的一箭之仇。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清政府的官兵攻打连环套数年都没成功,便先捉拿窦尔墩的老母亲,又贴出告示:称数日内,窦尔墩若不投案自首,便杀其母。窦尔墩是个孝子,救母心切,便投案,结果死在监狱中,当时他才34岁。

走近古代冷兵器,窦尔敦盗御马用的护手双钩!

其他用钩的名人:

扩廓帖木儿:大元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虎天钩,经典之战:镇压红巾军。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南 园(第五首)》“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