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

古代“通缉令”

古代也有逃犯,人海茫茫,光靠朝廷的力量想要抓捕这些逃犯太难了。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剧情,朝廷颁布新的法令时,会在城门口或者人口密集处张贴告示,有些时候这些告示,是捉拿一些穷凶极恶的罪犯的通缉令。然后就有一群好奇的老百姓围观,大家可能有个疑问,就古代那个通缉令真能抓到人?

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这就是所谓的“画影图形”。但这个所谓的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而且还是抽象的,因为这些画像通常都是画工根据府衙或邻居人的描述画出来的大体轮廓样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如今,如果一个人拿着一张抽象派的画作,大海捞针一样去全国找人,难度有多高。

古代“通缉令”

这是因为古代识字率不高,普通百姓看到通缉令也不一定认识,认识了也不一定记得住,所以,配上一副画像,可以让百姓直观的记住被通缉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胡子,脸上是不是有颗痣等等,方便检举揭发形似的人。

但偏在古代,这种质量的通缉令,多数情况下总是能精准的抓到要通缉的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古代通缉令上面画的那个人简直不要太抽象,用毛笔线条随意勾勒出一个大致的样子,就算是罪犯本人估计也认不出来,要是将胡子给剃了,改一改发型到官府自首,不知道县太爷能不能认出来。这要抓捕犯人从何谈起?

古代通缉令有个官方称呼叫海捕文书,寓意也是大海捞针的意思,而古代的警察就是靠这些海捕文书捉拿犯人,一般来说上面都写明了犯人的名字,籍贯,住址大概外貌特征,最后就是配上一幅十分抽象的犯人画像,方便抓捕犯人。事实上人们并不依靠这些画像来抓人。

首先古代也是有身份证,中国户籍管理制度自古就有了,因此我们能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精确的了解到当时的人口。不同的时代虽然称呼不同,但和身份证的作用大致相同。

历朝历代皆有保甲连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镇有罪犯而你却没有检举揭发,那么你也会受到连坐之刑。一般来说,像秦朝的亭长、后世的保长等,主要职责就是发现自己辖区内是否有行迹可疑的人出现,一旦有,就需要立即上报,由官府进行核实查证,否则出了问题,首先要问责自己。

真正还在于通缉令最后一句话,要是有知情者或者将他们捕获,只要查证属实赏银多少。这样的赏银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两,甚至上万两。

这些钱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不亚于你走在路上,一个人突然过来对你说你中了几千万的彩票。古代官员不算其他的福利,单单工资,一个一品大臣也就几百两。这种赏赐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无论对方是多么穷凶极恶的罪犯,可谓是插翅难飞。

因此古代还有专门吃这一碗饭的人,他们拉起一支队伍,抓获犯人后的赏赐平分。犯人往往会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中,除了去山上当土匪,再就是干脆早点自首。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百姓像摸奖一样,只要是有嫌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举报再说,举报的多了说不定就中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