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朝灭亡,还是秦二世不会执政导致的?

汉史风情

秦朝的灭亡嬴政大帝负连带责任,胡亥负直接领导责任,李斯负直接责任,赵高是亡秦的第一责任人。

秦始皇晚死一两年,秦朝不亡;胡亥有嬴政十分之一的能力,秦朝不亡;李斯有商君的一半公心,秦朝不亡;赵高这腌臜泼才不想提他,他早就该死;秦朝的灭亡,在于胡亥的懵懂无知,在于胡亥的骄奢淫逸,在于他的执政水平低劣!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统华夏,又及时盘整华夏文明,抵御蛮族入侵,开发百越地区,他的所作所为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秦始皇晚死一年,他就能在最后一次巡视楚越之地时铲除项氏家族,就能把权力平稳的过渡给扶苏!项氏既亡,扶苏当政,外有蒙恬将军,内有蒙毅李斯辅政,则大秦江山坚如磐石!

胡亥虽是嬴政的儿子,但才能气魄远远不能跟嬴政相比,就是跟他大哥扶苏相比也是黯淡无光的,他就是一个白痴级人物!真不知道嬴氏怎会产出如此一个低劣产品!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都说了,胡亥能有普通人的执政水平,大秦也不会亡!胡亥吃喝嫖赌就算了,但为何要屠杀帝国元勋,为何要屠杀皇室成员?胡亥可以像猪一样的生活,吃喝玩乐不理政务,只要把国政交给李斯蒙恬处理,大秦怎会二世而亡?

李斯才华过人,能力出众,是治国理政、保境安民的不二人选!嬴政皇帝器重李斯,任其为大秦丞相,还跟李斯结成了儿女亲家,嬴政何负于李斯?沙丘政变时,李斯手握重权,但凡有商君一半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赵高怎能蛊惑他篡改遗诏?

李斯扶持长公子扶苏继位,全力做好政权过渡,以扶苏的仁义,怎会虐杀李斯?李斯可以把国政交给蒙恬、蒙毅,然后自己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如此李斯一生清誉可保,可以跟嬴政皇帝一样受后人敬仰,获得一个千古一相的美名!

赵高这个腌臜泼才奉命去邯郸斩杀嬴政的仇人,本意是让他把赵国贵族杀了,以便将来好统治赵地,结果他滥杀无辜百姓。蒙毅发现此事后,依律判赵高死刑,但嬴政心中不忍,认为赵高从小侍奉他,苦劳多,加上赵高曾奉命摔死赵姬的两个私生子,有功劳。所以嬴政赦免了赵高的死罪,而赵高颠覆了大秦政权!



大秦铁鹰剑士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秦朝的灭亡也不是一天能灭的。在我看来,秦朝的灭亡,不能只归罪于秦二世,秦始皇时代其实就已经播下了灭亡的种子,而秦二世犹如那一根稻草,最后才致使秦朝崩溃。

为什么说秦朝的灭亡跟秦始皇有莫大的关系呢,让我们来看看他在位期间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攻破齐国,天下宣告一统。按理,秦始皇征战六国多年,天下统一了,应该放马归山,好好生养生息。然而,秦始皇是个工作狂,他也希望全天下的百姓跟他一样是工作狂。他理清国内大事以后,开始出巡,拜神求仙 。秦始皇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接下来,他所做的一些事就让人惊愕了。

几个方士不知从哪里得来一道图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他当时以为是匈奴是亡秦之祸,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夺取了大块土地。

打击匈奴,消除外患也是应该的,但是他兴趣未尽,又使蒙恬修长城,绵绵万里。那时候,没有机械,修这么长的长城可谓辛苦,极费民力。后来,赢胡亥赐蒙恬自杀时,他极为不服,认为自己没罪。然而蒙恬反省了一下,又认为自己率领数十万人修长城,致百姓破家积骨, 这是莫大罪过。

击匈奴,修长城后,紧接着发兵五十万,南征蛮越之地。蛮越之地征伐并不那么顺利,当地人夜里攻秦军,伏尸血流数十万。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也是北征匈奴,但打不过人家,只好和亲。对待南方的蛮越,汉朝并没有兴师动众,而是派儒士前往游说,招降纳叛,这招刘邦就比秦始皇高明多了。

秦始皇自诩实力强大,又迷恋霸道征伐,秦军所到之处,必是血流满地,天下怨之久矣。军事行动还没结束,又开始兴修宫殿陵墓。数十万人云集郦山脚下,日夜替他这个活人修死后的墓地,实在荒谬,但又不得已而为之。他的所作所为, 连一向骗他饭吃骗他官做的方士们都看不过眼,他们说,秦始皇太迷恋权势了,这种人应该早死,我们不知替他寻找仙方。

于是卢生等人逃跑,不陪他玩了。秦始皇一怒,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

费民力,天下怨;焚书坑儒,读书人怨;且还有一套苛刻的法律,搞得人人自危,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安全感幸福感的社会,人人都想掀翻这个暴政,只是没人敢出这个头。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有殒石坠落, 有人 就在石头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当年秋天,又有人捧壁告诉秦朝使者,说:“今年祖龙死。”

种种迹象表现,天下人都希望秦始皇该死,该早死。

果然,第二年秦始皇出游路上,竟然得病死了。

这时候,赢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上位了。

这是一个鸵鸟似的皇帝。一生没有任何政治欲望,只知道享受,而当面对各种社会危机时,又不愿面对和承认,活在自己的幻觉之中。

本来秦始皇生前已经积累了太多社会矛盾,如果赢胡亥是个聪明人,应该矫正过错,还可让秦朝多活几日。但是他不,竟然变本加厉地奴役天下。

秦始皇喜欢出巡,他也学着出巡;秦始皇修陵墓,他也要放手大修,粮食不够,就让百姓自己带粮食前往咸阳修墓。

他就像一根稻草,轻轻一压,秦朝终于顶不住那日积月累的压力,倒下了。

陈胜吴广造反时,外地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地将坏消息传回宫里,他不相信,将传消息的使者杀了。后来的使者只好将计就计,说前线好得很,没什么战事,只是有些小偷小盗在捣乱而已。

这样的糊涂虫执政,秦朝能不灭亡,天理难容!


月望看历史

首先,我不认同历史上所谓的暴秦说,老秦人是最早依法治国的国家,秦法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我觉得不用我多说了。从秦法颁布到嬴政称帝,中间也有将近150年的时间,但是为什么老秦人过的比其他六国都好呢?说嬴政暴政的几条现在看近乎可笑,焚书坑儒比清狗文字狱如何?大兴土木中的长城,并不是重新修筑,而是将原有各国的长城修缮衔接,至于始皇陵就更没啥说的了,帝陵那个不是这样呢?我是想说,秦不存在暴政的问题,法律是限定人民行为的准则,你在限定范围内,谁也不会说你违法,你非要跟朝廷较劲,那个朝廷都不会容忍的。

秦二世而亡国的原因其实就是两点:

1、嬴政死的太早,再给嬴政30年,让他也活到80岁,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2、胡亥的个人能力实在太扯,如果是公子扶苏的话,可能也不至于那么快。

武力的统一必须配合思想的统一才能真正的做到统一,如果仅仅是武力征服,而思想建设没跟上的话,基本上是不能算作真正的统一的。所以一个统一的国家,首先是武力征服,征服后思想的通化,是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的。其实嬴政在发起灭国战争的时候就应该做好灭国后的思想建设问题,这个可以将老秦人逐步的渗透到各国被占领的地方去,担任各级基层官员,以身作则的教化当地百姓。其实中的劳苦大众最容易满足,吃饱穿暖有余粮,基本就能收买大部分的劳苦大众,至于曾经的那些贵族和地主等,就应该给予专政待遇。这样,顺利的话,再过100年,大秦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但是,这些都只是假设,只是我的个人的一些妄想而已。


轮回的刻度

秦灭亡和隋灭亡的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皇帝的太着急了。

秦始皇和隋炀帝有相似之处,比如两个人都修了运河,隋炀帝修了京杭大运河,而秦始皇挖了灵渠。俩个人都是实干型皇帝,在位的时间内经常出去四处巡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他们还都开发了新领土,秦始皇开发岭南,而隋炀帝则开发青海。另外,两个人还都在文化上影响深远,秦始皇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而隋炀帝则首创科举制度等等。

不同的是在隋炀帝之前的隋文帝时期,有二十多年年休养生息的“开皇之治”。这二十多年的百姓安居,社会稳定,才使得隋炀帝有了瞎折腾的资本。而秦始皇却一直在折腾,根本没给百姓喘息的机会。

秦始皇统一以后,当了十一年的皇帝,而在这十一年里,秦始皇做了多少事呢?挖灵渠,修长城,修驰道,修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等等,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还四处巡查,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移民岭南等政治,文化上的大改革。尽管现在看来,很多都是福泽后世的经典之笔。但对刚刚统一,结束了自西周末年以来长达五百多年战乱的大秦帝国来说,实在是太着急了。更何况,秦朝刚刚统一六国,其他六国的百姓对“大秦帝国”还没有归属感。秦始皇在如此短时间内一举上马了这么多大项目,大措施。民怨沸腾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大秦速建速亡的原因并不在于秦二世,而是始于秦始皇。至于秦二世,他只是加速了民怨到民变的过程。秦二世篡位以后,先后干掉了公子扶苏,大将蒙恬和丞相李斯。

扶苏之死,断掉了六国百姓最后的希望,蒙恬之死,秦国等于自废武功,李斯之死,朝中就没有了能臣。可以说,秦二世胡亥就是自取灭亡。

秦始皇虽功在千秋,千古一帝实至名归,但他确实是秦朝速亡的第一因素。


游子天涯君莫问

秦王朝迅速灭亡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先秦时期出现的法家学派的法治学说,是以君权为基础的,和现代以人权为基础的法治,有很大不同。而秦王朝自商鞅变法,实行法治以来,已一百余年,已逐渐机械僵化,与天理人情脱钩,甚至背道而弛。例如,陈胜、吴广因暴雨耽误限期,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免除刑罚,但他们据经验判断,认为可能性为零,横竖是死,还不如揭竿起义,放手一搏。最主要的是,法治跟政治修明不可分,一旦政府官员颟顸腐败,法律反而产生毒素,成为迫害善良守法人民的残酷工具,结果形成暴政,官逼民反。

二 秦王朝统一的时间太短,只十几年时间,人民对新政权的效忠心理,还没有养成惯性。被剥夺特权的既得利益阶层,诸如六个王国的那些贵族和当权阶级跟依附在他们身上的寄生虫,以及大批被排斥的儒家知识分子,这么庞大的反对力量潜伏在民间各地,秦政府还没有彻底消化(或者说给出路),这些人日夜都在破坏新政府推行的新政策和新秩序,巴不得秦王朝早日垮台,以便恢复他们过去的那种好日子。所以任何动响发生,他们都会抓住机会,加以利用。如孔子的后裔孔甲,跟一些儒生,一听陈胜起兵,就迫不及待的抱着儒书,前往投靠。

三 我们常说,天底下最愚蠢的事,往往是聪明绝顶的人干的,赢政就是这样的人,这既有不能脱离时代的局限,也源于他好大喜功的天性。为了使秦王朝万世一系,江山永固,他既要养活庞大的军队,开疆拓土,北拒匈奴,南扫蛮夷;又要筑长城,修直道、弛道,凿灵渠;同时还修建阿房宫和自己的陵墓。这么多的浩大工程,即使放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全部机械作业,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也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完成的,还不要说靠当时人的血肉之躯;要知道那时的全国人口才一千多万,还不及现在的零头。大大超出了民力所能承受的极限。

四 最后一个原因是秦帝国的舵手,秦二世赢胡亥。秦王朝虽然是一个由悠久历史的王国演变出来的政权,但消灭六国,建立统一大帝国的时间却很短,刚刚进入危险的瓶颈时代,却不幸在阉竖鼻祖,指鹿为马的千古人渣赵高和视权如命,有才无德,让人一言难尽的李斯阴谋掇弄下,让一个花花公子胡亥当它的舵手,于是,几乎是刹那间,帝国巨舟脱离了航线,驶入惊涛骇浪的浅滩,向着狰狞的礁石上撞去,粉身碎骨。这个垃圾不说也罢。








武丁仗剑决云霓

秦的灭亡不能完全归罪于秦的暴政。秦始皇的执政的确崇尚于“力”和“法”(暴力和刑法),但当时的历史局限不得不如此,秦虽统一六国,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但短时间内无法真正管理起来,赵还称自己为赵人,楚还称自己为楚人,况且还要抵御外来侵略,要想快速见成效,只有利用力和法。不过秦始皇应该是已经意识到力和法不是长久之计,从他欲立公子扶苏就能看出来,公子扶苏是要改变力法治国理念的。然而,秦始皇的暴亡,赵高胁迫李斯立胡亥为二世,逼死扶苏,弄权朝野,使秦更加混乱,最终导致灭亡。


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不是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朝灭亡,秦始皇执政后期也很注意民生问题了,秦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秦始皇被秦二世拭杀,秦二世当皇帝以后采取更加严厉的暴政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孩子都被杀,官员也被杀了很多,秦二世胡亥又不注意民生问题,对待人民已暴政的手段执政,必将导致秦朝的灭亡,虽然在秦朝人民的反抗中秦二世被杀于集市,但是秦朝三世子婴又太年幼,他没有很强的执政能力,子婴当皇帝十几年以后,在托孤大臣赵高被推倒以后,秦三世的子婴皇权也很快被推翻,秦朝于三世而亡!


爱袁说中华真历史解密

应该是两个原因都有。秦始皇时期就存在赋税徭役沉重,刑法严厉,所以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就说,天下苦秦久矣。这是秦始皇时代的沿袭下来的,并不是秦二世制定的产物,秦二世只不过是继续执行而已。当然秦二世很快就灭亡了,这与他不会执政有直接关系。即使是秦二世会执政,只不过也是延缓几年而已,因为秦朝的严刑酷法,沉重徭役,广大民众不会长久容忍下去的,终有一天会爆发。除非秦二世改弦易辙,这样他还有希望能延缓到秦三世,但以他的昏庸无能,他根本做不到。


李渝泉1

秦始皇暴政导致秦朝灭亡,然而秦二世更加残暴。积重难返秦二世执政几年秦就亡国了。修长城,对外征战。繁重的傜役,残酷的律法让百姓苦不堪言。陈胜吴广是怎样反的?押送傜役天气原因耽误行程无法准时到达,秦朝律法这些人要全部处死。因为一块陨石上面写了对秦始皇不敬的字,就屠杀陨石附近所有居民。可以看得出秦始皇的残暴。一个把百姓视为草芥的帝王。


怪理乱神

首先所谓秦暴政是六国贵族对秦的造谣中伤。秦法虽然严峻,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只要遵守,与其它六国比仍然可以丰衣足食,光宗耀祖。灭国大战中不可能没有屠杀,战争就是这样残酷,从古到今都是如此,不能作为暴政的论据。二是秦始皇在统一后没有让国家休养生息,虽然有一系列的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如修长城、修直道、兴修水利、统一文字、开发南海等,从现在看仍然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急功近利,劳民伤财,也给了六国贵族造反的借口。三是六国灭亡太快,秦在很多方面来不及全面接管,在六国推行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定今遭到六国贵族的抵制。四是如果不是秦始皇突然暴亡,有很多方面是可以补救的。五是秦二世昏庸无能,完全违背了始皇帝制订的政策,采用了一系列苛政导致了六国贵族有机可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