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齐桓公为何收容田完,让齐国被田氏取代呢?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杀太子御寇,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与御寇亲近的公子完逃亡齐国。

田氏代齐,齐桓公为何收容田完,让齐国被田氏取代呢?

陈国是舜帝姚[guī]重华之后,开国国君是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封为侯爵(与齐国一样),封地在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后迁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

陈完是姚姓陈氏,舜帝之后,陈国当朝国君的公子,地位显赫。但虎落平阳被犬欺,为了避免这个结局,陈完选择齐国。齐桓公重用鲍叔牙这不足为奇,但重用管仲等一批人,只能说用人不拘一格,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陈完投奔齐桓公,正是做了如此一番研究之后。

齐国临淄,殿宇罗棋布,气象万千,禁卫军持戟带甲,布满殿台石阶,尽显齐桓公如日中天的威势。

陈完随禁卫来到大殿前的广场上,但见宫女宦官跪了几百人,禁卫甲胄鲜明,受情景感染,他五步一拜,缓缓向大殿靠近。

田氏代齐,齐桓公为何收容田完,让齐国被田氏取代呢?

进了大殿是三步一拜,直到玉廷之下,跪着向齐桓公请安,却不敢抬头。

齐桓公龙目凝视陈完,冷然道:“公子起来吧,你看这位是谁?”

陈完缓缓起身,目光沿齐桓公手指方向看去,眼中骇然的神情一闪即逝,心下惊异不定。原来陈宣公派了亲信宦官前来要人,这位公公面色不善,而且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轻易能将他带回。

齐桓公淡淡道:“公子,既然陈候请我放人,你还是回去吧。”

那位宦官不阴不阳接话道:“公子,车马已准备妥当,主公思念日甚,不如现在就动身回国。”说罢宦官向齐桓公行礼,这是要告别了。

陈完心中大懔,暗忖:“我命休矣,然则不可似丧家之犬。”遂道:“君上,可否容小人一言。”

齐桓公像对待死人一样,其言也善,悠然道:“你说吧。”

田氏代齐,齐桓公为何收容田完,让齐国被田氏取代呢?

陈完遍体生寒,索性豁出去了,将生死置之度外,面不改色道:“君上,小人闻齐君重用贤才,四海之内人才慕名而来。小人命不足惜,只是君上将小人拒之门外,必冷了列国人才之心,影响齐国的宏图霸业。”

陈完昂然而立,气度沉凝,双目炯炯有神。他身材修长,发须浓黑,有种雍容自若的奇异特质,虽三十三岁,看似只有二十四五,绝不像大多数豪门公子那样沉迷酒色,给人卓尔不凡的感觉。

齐桓公一愣,接着笑道:“既然公子想留在齐国,我便拜公子为卿。”

陈完忙跪拜辞道:“羁[jī]旅之臣幸得免负檐[yán],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意思是我作为流亡外臣,不做劳役都要感谢齐候的恩惠,怎敢当齐国的卿。

齐桓公坐直龙躯,肃然道:“既然公子不肯为卿,我国工正一职空缺,自今天起,任命公子担任工正。”

工正掌管百工,负责宫室修缮和营造,只能算中层干部。

陈完连忙拜谢,倒抽一口凉气,暗忖:“原来齐候根本没有拜我为卿之意,工正一职是早有定计,否则不会脱口而出,若我慌乱答应为齐国之卿,现在恐怕…”想到此处已是遍体生寒,只怕齐桓公反悔。

陈国宦官见势不妙,拱手道:“君上,陈完是我国叛逆,还望君上…”

田氏代齐,齐桓公为何收容田完,让齐国被田氏取代呢?

宦官见齐桓公双目如电射来,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不怒而威,吓得话也说不好了。

陈完出了大殿,双腿差点跪倒,知道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伴君如伴虎,短短一杯茶的功夫,有种被齐桓公捏在手心的感觉,生杀予夺就凭对方一句话。齐桓公将他打发走,未知如何对待陈国宦官使臣,陈完暗下决心,一定把工正这个官当好。

工正职位不算高,但陈完已是非常满足,干的兢兢业业。

齐桓公以陈完贤能,赐田地并封为田氏。田完现在是姚姓田氏,是田氏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