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騰訊今日頭條之爭,打破壁壘,加速行業進化

騰訊與今日頭條之爭,既是流量之爭,又是企業不自信的表現。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6月1日晚間,騰訊發佈公告表示“由於今日頭條和抖音對騰訊的聲譽造成了影響,即日起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同時要求這兩家公司賠款1元。”

6月2日,今日頭條表示,針對“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騰訊安全管家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已起訴騰訊,要求公開道歉並賠償9000萬元。

企業的焦慮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14億多的中國人民,截止2017年5月,互聯網用戶達到7億,在流量為王的時代,7億網民意味著各大小移動應用可以瓜分的蛋糕已經定型了,達到天花板了。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接下來會進行什麼呢?

內鬥,它們會互相搶奪彼此的用戶、陣地,在一段時間內促使行業朝著用戶最喜愛的方向進化,但當這個進化動作達到一定程度後,行業內耗便日益嚴重起來。所有的企業最終也難逃離優勝略太的進化規則,騰訊、今日頭條也不例外。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2012年創建的今日頭條,在2017年8月達到2.4億人次的月活,單一的產品結構,單靠“技術分發”構建的行業壁壘難以讓頭條安心。隨著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相繼推出自媒體平臺,騰訊的插足等,頭條的不安也日漸濃重起來。

根據景星收錄的2015至2018年的廣告代理行業數據,3年內新增代理公司490家,投資規模達到754億;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再看旗下子產品抖音,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狂砸3000多萬的鉅額廣告費,終於讓抖音火起來了,可是反對的聲音依然不小。

用戶的質疑

前段時間關於騰訊有沒有夢想的疑問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很大原因是因為騰訊前幾年的口碑不大好,“山寨”是揮之不去的黑歷史。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而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許多人抨擊騰訊的一大部分理由是:騰訊移動遊戲毒害青少年,造成了不好的社會風氣;但是在小星星看來,會出現“小孩子沉迷王者農藥、吃雞”等現象,企業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身份驗證不嚴格,防沉迷系統不完善等;但是這更大的原因應該是孩子的監管人或者周圍環境不好,假如一個小孩子回到家,看見父母在玩手遊,父母不但不進行勸阻教育,還讓孩子在旁邊上看,這縱使企業再強大又當如何幹預?更何況校園環境呢?現在6、7歲小孩父母都讓拿手機並且還是不在服務監管的情況下,小孩子不可能不受毒害,所以,孩子沉迷遊戲責任重在家長和給孩子營造良好環境的人,騰訊責任也不可推脫。

對不起,騰訊或者頭條!這個隊我們吃瓜群眾不站了

抖音帶火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市,上面的視頻不乏優質正能量的,但有好就有壞,有人擔憂“像抖音這種平臺的出現,未來的青年會不會失語”這種擔憂並不是不可能。人類從誕生到現在,象形文字代替了手指比劃和實物展示,讓人與人的溝通更方便了,記憶力和智力都提高了;在甲骨上書寫,讓人類文化傳播更迅速了,更有據可循;紙張的出現,讓人類歷史和文化傳播進入一個輝煌時代;而緊接著電子媒介的出現,文化的、信息的、溝通的傳播有了質的飛躍,但人類有了一個危機“失語”,長期觀看電子媒介,人類正在減少語言使用、甚至逐漸喪失這個技能。

抖音的出現加劇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恐懼,造成許多人沉迷抖音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缺乏控制力,這些人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影響,平臺的正向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吃瓜 群眾的態度

但無論如何,對於我這樣的吃瓜群眾來說,頭條和騰訊的口水戰,我都不會站邊;因為商業沒有絕對的對錯,犯不著站在自己的立場去道德綁架企業或者別人;我反而慶幸,這兩家公司的戰爭反而會優化行業內部格局。

都說騰訊壟斷了社交,頭條把控了信息流向;但二者交戰,必然會讓自己的用戶流失一部分,讓自己看到弱點,讓別人有機可趁;“與讓其滅亡,必先讓其膨脹”,誰能理性的找回迷失的本性,誰便能贏得用戶。

騰訊壟斷了流量,斷了頭條傳播渠道,頭條會想辦法;頭條威脅了騰訊帝國的防禦,騰訊必然有動作;不管如何,行業肯定會因此而在此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