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675期 上週,美參議院空間小組委員會聽證會已經落幕,該小組明確要求美國宇航局繼續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資金,並且取消在2025年停止資金投入的方案。因為2020年之後國際空間站未來的不確定性已經開始阻礙一些空間公司和科學家,畢竟空間實驗需要長期不間斷進行,如果空間站只能再用不到7年,有些實驗是無法開展的。

同時也拉低了空間站的接盤價格,不確定的未來顯然會嚇怕潛在的客戶。在這次聽證會上,已經有工業界的人士提出,,要麼現在就將國際空間站過渡到民間運營商那邊,要麼轉變為商業運營的空間站,隨著時間的退役,國際空間站的殘值就越來越低。

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我們知道空間商業化時代即將來臨,各大私人空間公司在正在進軍軌道,SpaceX還有自己的運載火箭,藍色起源公司緊隨其後,都有自己的運載火箭。波音公司高級副總裁透露,目前美國宇航局每年需要在空間站上的花費是32億美元,投入這麼多才能確保國際空間站可以運轉起來,當然這還是美國需要承擔的部分。

俄羅斯那邊也要投入十多億美元,還有其他國家的小部分資助。在32億美元中,包括18億美元的貨運和宇航員往返費用,還有11億美元的運營費用,以及3億美元的研究費。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這讓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化道路非常艱鉅。國際空間站原計劃是在2025年停止運營,但這個時間表和空間站的壽命不同,如果2025年就停止撥款,那麼空間站的壽命還沒有到,也是一種更大的浪費。

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但國際空間站的轉手可能性也不順利,因為美國宇航局已經接觸了多傢俬人航空航天公司,後者幾乎一致懷疑國際空間站是否能夠盈利。顯然這些公司接盤空間站不是為了公益,而是為了盈利,榨乾最後的剩餘價值,不然接盤空間站就沒有意義了。

每年投入32億美元只盈利一個億?美國宇航局:空間站玩不轉要賠本

對於美國宇航而言,空間站也玩不轉要賠本,但美國宇航局是個官方機構,有財政撥款,根本不用考慮盈利的問題。如果要轉手給私人公司,後者一定考慮的就是如何盈利。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認為,國際空間站的命運很可能依然是美國宇航局主導,部分設施由商業公司接盤,用一部分商業利益抵扣空間站的運營費。運營時間上看,至少會到2030年之後,但不會超過20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