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对水的需求,兰花自不例外。兰花的根系是肉质状,喜水却又怕水,故在栽培过程就如何浇好水显得至关重要。俗话说“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这说明了兰花浇水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才能够熟练掌握。兰花长得好不好,浇水的最佳分寸掌握才是考验艺培者的关键要素。给兰花浇水看似很简单谁都会操作,但是想要浇到最适合兰花根系生长的就不容易了,这是栽培管理中最繁琐,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不是吗?在栽培管理中,翻盆、分株、种植等操作,在一年之中不过数次而已。然,浇水,却是最频繁的了。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兰花的习性是喜爱在散射光下空气氤氲凉爽的环境中生长,栽培介质含水量是以润态为佳。这里所讲的润态不是说必须在土壤中时刻保持着大量的水分,而是给予其适合兰花肉质根生长的必要湿度。栽培介质内含水过少就会导致根部难以满足需求,从而影响生长代谢。栽培介质内长期含水量过多就会影响通透效应,必然就会影响根系的呼吸,在闷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厌氧菌孳生危害导致烂根,根系一旦腐烂就会造成病菌继续入侵的源头,给各种腐病侵蚀留下了的机会。从防患未然的角度来考虑,科学合理地掌握好浇水量与给水间隔时间则是养好根系的关键所在。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浇水时间的间隔掌握,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定不能走格式化路线。例如:不同的栽培介质给水是有变化的,以及季节变换使得气温与湿度、光照度等产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蒸腾量的。因此说,巧妙抓住自然因素变化来进行合理的安排给水是达到艺好兰花的一个重要步骤。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季节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度都不一样,故水分蒸腾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兰花浇水,古人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这是针对泥炭土栽培管理而言的,如今都是颗粒料实际管理就大不一样了。颗粒栽培介质可以遇水吸湿,由于通透性高,故没有锁水的不利一面,因此说可以尽情地放心大胆地给水,越畅快越好,这样就会把有机颗粒栽培介质所分解出来的浊气给充分地带走,使孔隙中充满氧原子从而利于根系的呼吸生长。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鉴于颗粒栽培介质的吸水缓慢与利水性,浇水一遍几个来回是不行的。喷淋式给水如同下雨般,由上直下呈间断式柱状,水流较快,当水接触盆面的栽培介质,由于颗粒特质无法立即全部吸入,就会使未能及时吸入的水分漏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上面浇下面就在从盆底大量往下漏的现象,这就导致栽培介质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吸透水分。鉴于这种现象无法改变,那么就要以一遍几个来回完成,然后依次去浇另外的兰架,也是如此操作,这样就会让先浇过的有慢慢缓吸的过程。简要地说就是一遍水就要浇几个来回,然后再从起点浇到结束点,这样往返多次的浇让栽培介质充分地吸透水分。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很多人对于颗粒状栽培介质给水担心水给多了,其实这还是对水的吸附原理没有搞明白的缘故,该类性状的栽培介质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予多余的水也不会吸进去,饱和后因风速、温度、阳光的高低强弱来决定水分快慢地对外释放。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在我学习浇水快到一年的时候,就犯过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给兰架中部的兰花浇了半截水。所幸的是被师父检查发现,否则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半截水”是指浇过水后盆面的栽培介质显得湿透了的,但是中下部却是呈干燥状,这样就会使下半部的根系因长时间缺少水分而造成空瘪现象。另外,由于底下缺少水分新根也不会往下走,会造成上半部盘根现象发生。可想而知,下半部根系因过干损坏必然就会对称显现出叶片焦尖。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作了深刻的反思。回想浇水操作步骤,那是习惯性地手拿喷头只靠着兰架边上走动,并没有把水的主体送往中部的部分。这样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兰架四周的盆面栽培介质很湿润,而摆放在中间的花盆全部都是半截水呈干燥状。

经过此次深刻教训后,后面改变了浇水的操作习惯以确保每次浇水充分地均匀。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PS:

民间有句谚语叫“干兰湿菊”,应该这样去理解和认识它的实质。表面上这是指两种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要求特性的截然不同,往内里来分析就是在言明栽培管理上兰花与菊花的要点总结。我们知道兰花是肉质根,而菊花则是须根,加之其喜水性不同就会显现出对水的需求大不相同。肉质根保水性强,而须根则没有这个保水的功能,因此就要靠不停地对水分的吸入传输才能保证新老组织的需求。兰花是肉质根的生命体也是喜欢水的,要不然拿什么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又以什么来维持细胞分裂生长?古人所说的干兰管理法,那是在特定的栽培习惯下而言的,那就是使用泥炭土,这种土类是以粉状微结块或颗粒形状,遇水时间一长就容易溶解成水糊状,故这样的物质保湿性是特别强。相对而言浇水难度则更大,与颗粒栽培介质相比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浸透到盆底。故泥炭土植法管理中浇水是用手持喷壶长时间地慢慢酒下去,直至盆底流水为止。这样的给水方式流量不能过大,这是防止冲出了水道给日后浇水带来不利。水道一旦形成水流失就会加大,这样就会导致其它的地方无水过去,从而导致无法浇透水。

其实兰花是喜欢不积水的润态生长环境,只要能确保必然就能艺好根系。

「初学园地」00004:浇水是艺好兰花的关键

说明1:本文照片是春兰传统铭品“郑同荷”老头草经过4年培育出来的新苗,兰友今天引种时翻盆根与苗的长势。该“郑同荷”是2013年的老头草,于2014年莳发一苗新草,现该草已经退去叶片,剩下假球茎还算坚硬。2014年的草开了双垄,从此奠定了兵分两路生长的基础。今天安徽铜陵兰友张奇峰先生分走了其中的一个生长方向3苗连体另一个新芽。翻盆分株查看,2013年的老头草光荣退休。

说明2:照片上标签牌的字为“马大富贵”。据老师说:当初老师在他的老师马士余先生处引种时,马先生一再强调:“小万,这是‘郑同荷’你千万不错当作是‘大富贵’啊!”老师为了有效区分,就在他的另一位老师卢益民先生处引种的“大富贵”的标签牌子上加了姓氏,故就有了“马大富贵”与“卢大富贵”的标识了。

2018年06月15日张斌于国香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