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北京时间6月16日02:00,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B组小组赛在索契奥林匹克体育场上演一场焦点大战,新科欧洲杯冠军葡萄牙3比3战平劲敌西班牙。在这场强强对决中,葡萄牙球星C罗上演帽子戏法,避免了一场败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足球场上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最激烈的碰撞。

比赛第88分钟,1球落后的葡萄牙在禁区弧顶任获得意球机会,C罗亲自操刀主罚,皮球如出膛的炮弹一般越过人墙直挂球门右侧死角,德赫亚反应不及,只能目送进球。葡萄牙将比分扳平,C罗挽救了球队,这次又是标志性的电梯球。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C罗职业生涯以来打进过许多这样的精彩电梯球,在曼联时期的第一粒进球就是通过任意球取得的。C罗本人将自己的电梯球命名为“战斧”,他的时速往往超过100公里。

电梯球,与落叶球、香蕉球有本质的区别,特指运动员使用脚背内侧发出旋转很小,但是球到球门前突然变线下坠的“S型”任意球。擅长这种踢球方法的代表人物还有儒尼尼奥、皮尔洛、德罗巴、大卫路易斯等。标准的电梯球最早由儒尼尼奥发明,“迅速升到六楼,却又急速降到一楼”,《米兰体育报》在2012欧洲杯期间有过这样的描述,也是最早提出电梯球这个词。虽然这一段描述有些夸张,却是对电梯球这种足球神技最形象的描述。

这种足球踢法原理主要是马格努斯效应(MagnusEffect),也叫涡街理论。属于流体力学当中的现象,是一个在流体中转动的物体(如圆柱体)受到的力。就C罗的电梯球而言,运动规律绝对不是马格努斯流体效应所能掌控的。由于球身旋转速度很小,脚力几乎就全部作用在了前行方向所需的动能上,皮球凌空的瞬间就获得了高速,刚开始皮球高速直线前行,但随着空气作用流线型的球体表面,皮球任意一个位置都能产生气压差,直接导致皮球运动线路飘忽不定,忽左忽右,甚至忽上忽下。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C罗踢出的电梯球,动辄速度上120码,线路很低,仅仅是越过人墙,整个过程几乎没有重力作用出来的下落痕迹。这跟他标志性的罚球动作也有关,量好到球距离两脚分叉站立球前,跑动过程中触球前有个惯有的下意识停顿,用来给右腿小腿铆劲,瞄准部位后猛地一发力。

卡佩罗评价C罗电梯球时曾经说过,也许他找到了最省力的发力方式罚球。言下之意只要脚力足够大,球速足够快,都能将球罚进。然而电梯球的精髓并不在于球速而在于开始提到的球身的静止,球速只是源于发力。正由于球身的静止使得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流线型表面气压差作用和重力作用,而不受球体自旋产生的气压作用,才能产生飘忽不定的线路,就球速而言,大力任意球则是完全靠球速制胜。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C罗踢电梯球之前,把球的气门芯放在正对自己偏下正中的位置,这是球最硬的点,用这点来踢球,速度最快;然后C罗会往后倒退,站好后左脚再跨出一步,摆一个姿势,很多人以为他这是在摆架势,实际上它是一个规范的规定动作。然后助跑发力,充分利用小腿和膝盖的力量,用小腿猛击球。这对膝盖的要求非常大,所以C罗特别锻炼膝盖。

电梯球踢法技术动作

脚内侧触球,小腿发力,击球点在球的中下部,这样如果多练习,就会发现球的轨迹是先上升再下降了。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站位:使用直线站位,球与球门呈直线,踢球者站位与这条直线大概20~30°。后退6步。这样在助跑的时候是4步,是最舒服的(初学者可以助跑更短些,因人而异)。

助跑:速度慢一些(观看C罗、儒尼尼奥、皮尔洛助跑特点可发现,3人都喜欢带有踮脚慢跑的助跑方式),右腿发力,助跑后第4步出脚(右脚踢法,左脚踢法相反)。

支撑腿:一定要踏实,离球大约一脚宽度。

触脚点:脚弓靠下一点,与大力射门触脚点相似。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触球的脚和先落地的脚要一致。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C罗职业生涯精彩电梯球破门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C罗“战斧”式电梯球详解

你认为C罗本届世界杯还有进球吗?请在下方留言区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