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午戰爭中日本為什麼讓清朝賠2億兩白銀?

小丸子的囧事兒

正因日本獅子開口,清朝變成擼小貸借貸者一樣,開始不停借錢還錢借錢還錢直到清滅亡。

本人之前一篇文中有寫出1840年始到1894年止,中國對外不平等條約,賠款總和一億兩。

很多人會奇怪,為何之前幾百萬兩,數千萬兩就可以解決事情,到小日本這裡就必須要賠這麼多錢。


歸根結底原因是中國窮,但日本更窮,而且是窮到窮兇極惡那種。

我們先看戰前軍備競賽北洋艦隊1870年代已成軍,那時中國不差錢,所有鐵甲艦都批次採購,李鴻章同志在歐洲就是大金主,引法英德列強窺視,窺視什麼?窺視軍火訂單!

甲午戰爭前,中國發展狀況雖然不堪,但一直在持續進步。表現在國民收入上是日漸增長,當時清廷年入大約八千萬兩白銀左右。

換個方式比較,定遠鎮遠兩艘艦隊主力艦,一共才花三百二十萬兩白銀。

由此可見,清廷可說非常有錢,一年收入可以買接近30艘世界最頂級軍艦,如果全部去買軍艦,中國海軍將一躍成為世界第二。


反過來,我們來看一看日本。

日本因《黑船事件》被迫打開國門。可他們被迫打開國門後,和中國有著截然不同表現。

中國是被迫接受,日本是自願接受。這一個被迫一個自願,就讓中日兩國在近代歷史上發生了截然不同變化。

與此同時,日本人應感謝中國書籍啟蒙,特別是《海國圖志》因《海國圖志》在日本廣為流傳讓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中找到了方向,並且在心學的知行合一中找到了哲學理論。於是奮起直追的日本,通過1860年代末開始的明治維新,慢慢進入現代國家行列。

他們在1870年代開始組建海軍,明治維新初期的日本,並沒有獨立生產軍艦能力,只能進口。當1886年北洋海軍訪問日本並在長崎引發長崎事件時。日本海軍規模遠不及北洋海軍。


正因為長崎事件發生,被堅船利炮又一次逼迫的日本,變得知恥而後勇。

反過來看我們大清,在長崎炫耀完武力後,變得固步自封。清流派開始反對海軍擴建。

而此時日本卻在瘋狂以全民之力造海軍,上到天皇一日三餐變一日一餐,下到販夫走卒妓院花流,全部用所有辦法賺取外匯,支援國家海軍建設。至上而下的瘋狂,在和中國爭奪快速戰鬥艦吉野號時達到頂峰。明白形勢的李鴻章無力阻止清廷放棄吉野採購。瘋狂的日本人用自己的肉體換來的錢去買回了最後的拼圖。

吉野就位,朝鮮兵亂,甲午開始。

從大東溝到劉公島,從朝鮮的平壤漢城到旅順。瘋狂的日軍窮兇極惡,窮是真窮。全國上下都為了軍備吃不飽飯,你說他窮不窮?可是我們的政府掌權者慈禧太后在做什麼?他在用無數的金錢裝點他的宮殿,去祝賀自己的壽辰。他在將本應該去買炮彈的錢,換成了綾羅綢緞,僅僅只為博自己一己之樂。

一個拼勁國力,以國運為賭注,孤注一擲去戰鬥,一個奢侈腐化,荒廢武力。勝敗不言自明。

在整個戰爭期間,日本為甲午戰爭準備了3億日元預算去作為戰爭經費。這3億日元摺合1.5億兩白銀,最後戰爭順利的讓日本人不敢相信,他們僅僅花了預算一半就達成目的,打敗了清。可是戰爭不是遊戲,它是殘酷的,也是可以作為一種生意的最關注點應該是什麼,那就是產出回報率。我用無數金錢去做一件事情,我必須收穫更多。於是李鴻章到日本之後,伊藤博文的談判條件就是三億賠償款。並且割讓臺灣,遼東半島給日本。

這個時候,我不得不悲哀的說,我們應該感謝那個衝動的日本青年,他用尋仇的子彈讓中國人少賠了1億。後來在英法俄三國干涉之下,日本無奈的接受條款,不再對遼東半島,提出領土要求,付出代價就是用三千萬兩作為贖金。

於是中日甲午戰爭讓中國付出了慘痛的金錢賠償,二億三千萬兩白銀。

這二億三千萬白銀,其實充斥著日本妓女從國外的匯款,充斥著無數日本平民自願勞動付出的勞動所得,充斥是天皇從他口中節約下來的一粒粒糧食。從這三個方面看我覺得他們值得如此回報

東方的老大帝國垂垂老矣。民眾的萬眾一心讓日本戰勝了日暮西山的大清。

好了,我的正題寫完了,寫到這裡本人深感悲哀。下面說說,這次賠款對中國近代史深遠影響。

從1840年到1894年,清政府所有對外賠款總數不到一億兩白銀。這對於財政收入龐大的清而言,不過九牛一毛。可自從《馬關條約》後,清政府財政狀況發生迅速惡化。無數外國銀行團就像餓狼一樣盯上了清朝所有得自主權力。俄國借款來了,德國借款來了,英法聯合借款也來了。

你不借也得借,不借就逼著你借。於是各種特權,各種利益被出賣。中國陷入以貸還貸惡性循環,就像吸毒患者一樣,慢慢透支著自己的生命。

也慢慢的向被殖民道路越走越遠,而日本則用著中國的賠款作為下一次戰爭血液,不斷滋生髮展壯大他的軍國力量。於是1937年,我們又一次陷入了全面危機。

深讀歷史總是讓人不忍細看,今天言盡於此。


阿斗不傻

這2億兩白銀,是賠償的日軍軍費。

大清不行啊,被日本人打了,還要給日本人出“打架”錢。清廷等於是花錢僱人打自己。


小日本肯定想,為了打大清,他們買了那麼多軍艦,出動了這麼多部隊!日本的聯合艦隊就是為打敗清廷北洋艦隊定製的。這都是錢啊,必須讓清廷賠償。

而且,日本戰前做了兩億五千萬日元的軍費預算,摺合白銀是1億6千萬兩(實際花了八千萬兩白銀)。日本人覺得要1億6千萬的話,不掙錢。於是加了一倍,再湊個整數,要3億兩白銀。

不過,李中堂在日本和談的時候,被日本激進青年打了一槍。日本人怕李中堂回國不談了,就降了一億兩白銀,最後要價2億兩白銀。李中堂這一槍,值一億兩白銀。


後來,三國干涉還遼,不允許中國割讓遼東給日本。清廷只好又出了3000萬,從日本手裡買回來遼東半島。最終賠償金額是2.3億。

在這次賠款之前,清廷打輸了,最多也就是給洋人賠償2100萬兩白銀。這次賠償這麼多,也是因為,李鴻章和國內通信的電報密碼被日本人破譯了。日本人知道了清廷的底線:李鴻章來談判的時候,就想出1億兩白銀擺平這件事。

談判跟做買賣一樣,當時,清廷想出1億。日本要想拿到兩億的話,必須要的比兩億多才行,所以,要3億。日本人也要給李中堂留個討價還價的餘地,讓他回去交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