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群書治要》講座第3講02節

我們看到很多人,在修身的過程中,追求華而不實的學問,學了很多的知識,但是和自己的修身齊家也沒有絲毫的關聯。

所以古人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在孔老夫子的時候呢,他就看到了這種現象。他說古代的學者呢,學習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所以被稱為「為己之學」。

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現在有一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麼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我感覺聯繫孔老夫子所說的這一句話呢,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啊,如果人不提高自己修養的德行,不注重明明德,為己之學嘛,那就會天誅地滅。但是現在很多人呢,都是按照現在人的意思,把這句話給解錯了。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自利的,如果不追求自私自利的話,就天誅地滅。這是不符合道的。

那麼今之學者為人,現在的學者學習的目的是為什麼呢?是為了在和同學朋友聚會的時候,引經據典,說《論語》怎麼說,孔子怎麼說,《詩經》怎麼說,講一大堆別人聽不懂的東西,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學識。

所以你看中國古人他做學問的態度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入淺出,目的是什麼呢?利益在場的每一個聽眾。

西方很多學者做學問的方法恰恰相反,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學問。

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所以我們現在啊,學術界也有一種風氣,人為什麼是好文章呢?別人看不懂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這個就是我們很多的學術評價的一個標準。所以本來簡單的問題呢,就越說越複雜。所以呢,這個就是為人之學,希望得到別人的讚嘆。那麼這些呢,都是告訴我們,我們讀聖賢書的目的,是志在聖賢。

讀聖賢書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把自己身上的毛病、習氣、問題照得一清二楚。我們不讀書呢,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讀了書之後呀才知道,原來自己和古人的警戒相差甚遠。

所以為什麼說越讀書會越謙虛呢?因為和古人的警戒比呀,你這個傲慢心,無論如何也生不起來了。所以是越學越謙虛,越學啊,越覺得自己的警戒還差得遠,這才是正確的路。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修身的目的是成就自己。自立立(利利)人,自覺覺他。

所以呢,讀書有什麼好處呢?讀書的好處就是明理。古人說,理得心安。才不會像一般人那樣忙忙碌碌地去貪求,去攀緣,採取了一些不合適的手段,讓自己身心很累,或者了一些不該屬於自己的利益,還不能夠長保。

所以,這個讀書好處很多。只要一個人他能夠讀聖賢書,依教奉行,這個人還是有救的。就怕一個人不讀書。讀了書,拿著這個課本去要求別人,這個人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觀察自然界的現象,它有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那我們的事業還處在春生的階段,那就不要指望他立刻就有收穫,否則呢,就是拔苗助長,也有人說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我們看歷史上的張居正。他在少年的時候啊,就非常地聰明。七歲的時候就能夠通達六經大意。在荊州府都出了名了。所以,你看看古人,七歲就可以通達六經大意,那我們還有什麼可傲慢的呢?十三歲的時候他去參加舉人考試,文章寫的非常好。考官看了之後都大為欣賞。就準備要錄取他。但是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看到了張居正的文章,雖然覺得他的文章是寫的很好,但是他認為,

張居正他有宰相之才,如果十三歲就能夠中舉人,恐怕他以後會驕傲自滿。所以應該給他一些挫折,以便他以後更加奮發有為,於是他就讓考官不要錄取張居正為舉人。雖然他的文章寫的不錯,確實寫的很好。

那麼後來呢,張居正在官場上啊,走的很平穩,稱為明代的一代賢臣,對明朝的貢獻很大。後來呢,他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對顧璘一直心存感激。他認為如果沒有顧璘,也許他後來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所以我們對老師要有信心。對老師境界不要懷疑。一定要相信,老師無論是做什麼,都是一種慈悲心。那麼他讓你受挫折,是讓你生起更高遠的志向。那麼他鼓勵你,也是給你信心。所以無論怎麼做都是慈悲。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一樣。

所以古人常說,少年得志,大不幸。為什麼少年得志大不幸呢?你看一個人從小就聰明,又接觸聖賢教誨,寫了一手好文章,走到哪裡,看了之後大家都對他讚歎,隨著讚歎的聲音越來越多,自己驕傲的心也就會日漸生起。所以孔老夫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始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矣。」這個人如果有周公的才華,但是又驕傲又吝嗇,其餘都不值一提了。

所以少年得志很容易長養一個人的驕慢之心。我們在中學的時候都學過一篇王安石的文章叫《傷仲永》,這個文章肯定我們很多學生都學過。可是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我們把大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金溪縣有一個貧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為業。在仲永五歲的時候,他不曾認識書寫工具,也就不認識這些筆墨紙硯等等。但是有一天他哭著回家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覺到很詫異,就從鄰居家借了書還有筆、紙這些工具給他。沒想到仲永立即就寫了四句詩,這四句詩寫得非常好,意思都是贍養父母、團結宗族等等。他的詩義理、格律都非常好,於是就傳給全縣的秀才欣賞,大家對他都很肯定。

從此以後,凡是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都能夠立刻完成,而且詩的文采和義理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同鄉的人對此感覺到很奇怪,就漸漸邀請他的父親去做客,甚至還有人花錢請方仲永作詩。結果他的父親就認為這樣做有利可圖,於是怎麼樣呢?就每一天拉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再讓他繼續學習了。

到方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這篇方仲永的文章是王安石寫的,當王安石再回到家鄉的時候,在他的舅舅家裡見到了方仲永,讓他作詩,結果一看,他寫的詩不能與他曾經的名聲相匹配。又過了七年,王安石又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這個時候舅舅怎麼回答呢?他說他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所以你看一個人本來天分聰穎,他年僅五歲就能寫出好文章、好詩篇,但是他的父親急功近利拿著它去賺錢了,就沒有再勤奮努力,沒有再繼續沉澱,結果到他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和平常人一樣了。

王安石在評論的時候這樣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許多,但最終淪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所導致的。像他那樣天生聰明,有如此才智的人,沒有接受後天教育尚且淪為平通人。那麼那些本來就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很平凡的人,又不願意接受後天的教育,那會怎麼樣?那恐怕要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都很難了。

所以我們今天重讀這個文章,對我們啟發很大,告訴我們人有天分要珍惜,要加上後天的勤奮好學,才能夠有所成就。

所以在張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討論,我說看看這些學生,究竟以後誰最會有成就?張老師怎麼回答呢?張老師說,誰發奮讀書誰有成就,誰對自己要求嚴格,誰會有成就。

實際你們現在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怎麼接受過傳統文化薰陶,大部分人都是從零開始。那麼誰會有成就呢?誰有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誰能成就。

所以老師沒有偏心,老師喜歡什麼樣的人?老師就是喜歡好學的人而已。所以誰希望學習,我們一定是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他不希望學習,我們再費了很大的力氣也讓人不歡喜。所以我們都是恆順眾生。

師父講經的時候不是經常說嘛,說聖人的心都不是平等的,就像鐘一樣,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

重在我們是不是有這份勤奮好學的心,有這種恭敬心。所以人的天分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勤奮好學也很重要。

所以一個人的成就,其實才華是次要的,根還是在於德行。當然好學也是德行之一。

為什麼一個人好學?如果一個人沒有使命感的話,他會有好學之心嗎?他一定是渾渾度日,在那混日子。當然我不是說大家都要在一個方向上努力。

我相信大家來到這裡都是有求道之心的,這個向學之心是一不是二,但是在才能上各有偏重。你好學的方向不一樣沒有關係,但是一定要好學,要有求道之心。

現在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跟朋友聚會時能引經據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