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端午踩曲

臨近端午,許多好酒的朋友翹首期待,甚至打點行裝遠赴西南,就想去大山叢中的茅臺小鎮,親眼看一看“端午踩曲”儀式上,踩曲少女們曼妙的身姿和旖旎的風情。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茅臺鎮無處不在的酒香裡,光是看一看這般風景,就已經有幾分微醺的適意了。

美妙時刻,總有好事者出來打岔,為什麼踩曲非得少女?有什麼講究嗎?還是純粹的噱頭?

其實,我國上古時期流傳至今的釀酒習俗有千百種,其中有很多貌似瞎講究的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只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踩曲須少女

茅臺酒作為我國白酒第一品牌,它的釀造工藝、釀造流程都已經成為世界級的人類財富和瑰寶。尤其是它暗合天時的釀造工序,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歷經秋、冬、春、夏,一年一個輪迴的釀造過程,更成為我大中華釀酒工藝的集大成者和完美典範。

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優質小麥制曲

茅臺酒的釀造肇始於端午,端午前後,小麥新熟,金黃色的優質小麥一囤囤地被運往酒廠,破碎成曲,密密貯藏。

在大家逐漸熟悉的茅臺工藝中,踩曲的畫面最為經典,一排排身姿婀娜的少女,用纖纖玉足在曲塊上踩壓,直至曲塊密實成型。

這一習俗其實源自古代,古人的陰陽五行之說中,五月初五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所以也被稱為“端午”或者“端陽”。

踩曲釀酒乃陰陽和合之道,陽氣鼎盛,必須以陰氣中和,未婚少女乃純陰之體,正好堪當此任。所以,從古到今,踩曲的任務多由少女完成。

無獨有偶,日本的古代釀酒業,很長一段時間也主要由女性擔綱釀酒師的職責,還有一個專有名稱,叫做“刀自”(指掌家務的女人)。但現在的日本釀酒業,竟然有拒絕女人進曲室的禁忌了。真是滄海桑田,還是我大中華的文化事理通達。

但用陰陽之說來解釋少女踩曲的緣由,顯然並不能讓現代人信服。實際上,踩曲是個體力活,踩之前要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裡,工人站在盒子裡用腳不停地踩。用茅臺酒廠工人的話說,“連續踩兩天就會腿疼的下不了樓!”

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龜背形曲塊

那為什麼還要用女孩子呢?

首先是密度要求。茅臺酒所需的龜背形曲塊要求曲坯外緊內松,便於粉碎髮酵。由體態輕盈的少女踩曲,力度剛剛好。體重偏重或者身材魁梧的壯漢,很容易把曲塊踩得過於密實,反而影響順利發酵。

其次是微生物要求。農曆五月的茅臺,氣候溼熱,各種微生物生長繁盛,而踩曲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微生物充分的和小麥等酒麴原料接觸,形成高質量的釀酒微生物群。曲塊發酵需要微生物,但又要保持一定的酸鹼平衡。

少女的纖纖玉足分泌物少,黴菌少,流汗少,更能夠確保酒麴的酸鹼度不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化,在多種釀酒微生物平衡快速的生長繁殖同時,還能保證微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你看,很有道理是不是?

取水用童子

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茅臺祭水大典中的孩子們

重陽時節,赤水河兩岸高粱成熟,河中水流澄清,正是下沙釀酒的最佳時機。每年的九九重陽,茅臺鎮的各大酒廠都會舉行隆重的祭水大典,祭水大典的高潮,就是眉清目秀的童子,從清澈的赤水河中心汲取清水,帶回來,象徵著又一年釀酒季開始。

那麼,為什麼取水要用童子呢?

古人一直認為,童子之身最為純淨,古代的各種大型祭典和鑄造活動,都會選擇童子擔任重要職責,也是取其純淨之意。

神話傳說中,秦始皇派徐福海外求仙,帶的就是五百童男童女。

相傳春秋大劍師干將在鑄劍時也是“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選了個吉日良辰,開爐鑄劍,旁邊裝炭鼓風的是三百童男童女。

我國古代釀酒,向來講究“水必清,糧必實,曲必足,火必緩,器必潔,窖必嚴”,釀酒用水的清澈程度首當其衝,一點不能馬虎。

科學的來講,兒童身上所攜帶的微生物和細菌確實是最少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身心最純淨的童子去取水釀酒,表達的就是茅臺人對釀酒工藝一絲不苟的追求。

生人會敗酒

茅臺知識|少女踩曲、茅臺老祖宗留下的釀酒習俗到底有沒有道理

貴州侗族合攏宴向客人敬酒

除了漢族文化中對釀酒有一些古老的習俗之外,我國的少數民族在釀酒時也有很多看似迷信實則有道理的風俗。

海南的黎族人在釀酒時,會先在家門口掛上樹葉,暗示陌生人禁止入內。貴州侗族的婦女煮酒時,也忌諱陌生人闖入,他們認為陌生人的闖入會使酒釀壞。而一旦有人誤闖,闖入者要立即從鍋裡抓一點酒飯扔在地上,這樣就可避免不出酒或酒發生酸敗。

這一點我們倒是很好理解。前文我們曾經提到過,釀酒需要相對穩定的微生物環境,無論是制曲還是發酵,都需要豐富而穩定的微生物菌群來完成。

陌生人突然進入一個相對密閉的發酵環境,他身上所攜帶的微生物和細菌都會破壞現有環境下的均衡狀態,酒釀壞的可能性勢必增大。而從鍋裡抓一點酒飯扔在地上,則意味著把發生變化的菌群快速清除掉,保證大部分酒釀的質量不變。

雖然釀酒時怕生人,但釀好之後,生性好客的侗族人向客人敬起酒來那可不是一般的熱情哦!

所以,很多看似無稽的習俗,背後有很多科學的道理在。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釀酒習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