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街头到身价百亿,他说吃苦是一种财富

16岁沦为孤儿,23岁考入北大,一不小闯入房地产行业,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成就了百亿身价。他就是中坤集团的创始人,黄怒波。


从流浪街头到身价百亿,他说吃苦是一种财富

从流浪街头到身价百亿,他说吃苦是一种财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黄怒波是个苦命的孩子,他3岁父亲过世,13岁母亲撒手人寰。

成为孤儿的黄怒波,只能流落街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在那段时间里,他偷公园的果子、偷田里的瓜、捡子弹壳做废铜卖钱,《鲁宾逊漂流记》、《基督山恩仇记》、《三家巷》陪伴黄怒波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16岁那年,黄怒波下放到银川通贵,当了一名知青。

不过,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人生。

当时的任务是挖沟渠,很多人挖2段就不干了,可黄怒波却坚持挖3段。

宁夏的冬天寒风刺骨,撒泡尿都会冻成柱子,但他依旧每天三更半夜爬起来套车,往田里运粪。

很快,黄怒波就被评为自治区的标兵,在千人大会上做演讲,全村1400多男女老少都知道了“大个子小黄”。

于是,1977年,宁夏唯一的北大招生名额就落在了他头上。

从此,黄怒波脱离农村,他走进北大中文系,走进中宣部,29岁成为正处级干部。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1990年,黄怒波进入建设部下属的中国市长协会工作,担任中国城市出版社副社长。

没成想3年后,单位改制,政企脱钩,黄怒波就此踏入商海。

此时,我国掀起一阵知识分子下海热,冯仑、陈东升等被称为92派。

当时,房地产刚刚起步,折腾过玩具、茶叶、钢铁的黄怒波,兜兜转转,也看上了这行业。

这个时候,在部委积累的人脉就发挥了作用。1994年,黄怒波在湖北宜昌拿到了一片住宅小区,后又在太原开发了中城大酒店。

1995年4月,三十而立的黄怒波,创建中坤集团。

那一年,黄怒波跑到了一家商学院进修,当他拿到海淀双榆树都市网景的住宅项目开发权时,被一个叫李明的同班同学瞄上了。当时,李明是一位央企的负责人。

一个有钱没项目,一个有项目没钱,俩人一拍即合。1997年上半年项目竣工,仅用半年时间就销售完毕,黄怒波就此赚到了第一个5000万。

有了这5000万打底,黄怒波先后拿下西直门长河湾以及大钟寺国际广场等项目。

偶然性早就的必然性

但黄怒波成名作不是住宅项目,而是旅游地产,安徽黟县宏村是他的巅峰之作。

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十一公里,始建于南宋,是皖南一座奇特的古村落,人工水系贯穿全村。

1985年,还在中宣部工作的黄怒波,作为中央讲师团人员曾到过宏村支教一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宏村就此给黄怒波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7年,他与时任县长一拍即合,“就做旅游地产!”

方案请的是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古建专家,前前后后论证了一年。

景区建筑、装修都用原汁原味的材料。

但是当地人并不领情,在办事处的墙壁上用大粪写标语,“北京人滚出去!”黄怒波手下员工在前面打扫卫生,当地居民在后面扔垃圾。

“己欲达而达人”,后来黄怒波雇佣当地村民做清洁工,把商业铺面让给当地村民经营,这才算平息了风波。

直到2000年宏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11月杭徽高速通车,每年到宏村旅游的游客高达500万,每年门票收入过亿,村民这才纷纷感恩黄怒波。

尝到甜头的黄怒波,决定大干快上。

2003年,他跟新疆五地州签订合同,斥资20亿打造南疆120万平方公里的旅游景区。

2005年,北京门头沟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开发明清古村落。

2006年,黄怒波以50亿的身价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36位。

不过,黄怒波也有失手的时候。那就是2011年8月,他决定出资880万美元,购买冰岛0.3%的国土。

起初,冰岛总统双手欢迎,但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之下,这件就成了“要么是傻子,要么是别有用心。”最后,变了卦。

多重身份

实现财富自由后的黄怒波,开始捡起了儿时的爱好。

他的笔名叫骆英,从13岁发表第一首诗歌开始,先后发表《绿度母》、《第九夜》、《都市流浪集》等诗集,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等6国文字。

后来,黄怒波还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臧克家、雷抒雁曾担任过该职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儿时的苦难让黄怒波更有怜悯之心,他对老百姓的苦感同身受。

中坤员工的工资比同行普遍高20%-30%,他还成立慈善基金,解决单位困难员工的后顾之忧。

对母校,黄怒波更是大方,一捐就是10个亿,他是2014中国大学最慷慨的十大富豪校友之首。

中坤集团成立至今,已向各界捐赠30亿元。

有人说黄怒波错失了房地产的黄金年代,有人说黄怒波不像是个房地产商。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怒波享受当商人,做诗人、做慈善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