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加速落地 催生出全新職業

據估計,我國數據安全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顯然“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測評師”這一職業前景看好。

《網絡安全法》在去年正式實施,其中對數據安全有非常明確的要求。事實上,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就在數據安全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並推出“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簡稱DSMM)。

【觀察】 “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加速落地 催生出全新職業

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阿里巴巴在推出DSMM的歷程。

2014年,阿里巴巴率先提出了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概念;

2015年,阿里巴巴將數據安全的經驗“標準化”;

2016年,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在一些合作伙伴開始落地實踐,並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2017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 阿里巴巴推出數據安全合作伙伴計劃,希望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協同,將阿里在數據安全方面的經驗與能力共享出來,幫助各企業、行業建立體系化的數據安全能力,共同提升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以實現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7年11月,貴陽市政府聯合阿里巴巴成立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三個月後,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的“落地”繼續提速。

2018年3月12日,由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測評師》培訓在京正式啟動,這標誌著全國首批“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測評師”即將出爐,同時,也標誌著一個全新職業的誕生。

據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杜躍進博士介紹,本次培訓獲得了業界的積極響應,第一批報名參加培訓的專業人員就超過了140人。

“通過培訓並且考核合格的人員,將獲得數據安全專業測評人員的資格認證,成為我國第一批DSMM專業測評人員,並進入“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專業測評師人才庫中,接下來他們還有機會參加國內試點企業的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測評。”杜躍進博士表示。

據估計,我國數據安全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顯然“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測評師”這一職業前景看好。

那麼,“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究竟是什麼?

據瞭解,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是阿里巴巴在大量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聯合三十多家企事業單位研究提出的。該標準能夠用來衡量一個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水平,可以幫助行業、企業和組織發現數據安全能力短板,查漏補缺,相關主管部門也可以用於數據安全管理,根據數據安全能力水平高低決定企業擁有數據的類型和範圍,最終提升全社會的數據安全水平和產業競爭力,確保大數據產業及數字經濟的發展。

目前,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已經在30多家企業或機構進行了實踐,包括銀行、互聯網金融、證券等金融行業,百貨零售、電器銷售等零售行業,體育、音樂、視頻等文娛行業,乳製品製造、冶金、電力、物流及互聯網+新型企業等產業領域。同時,該標準不僅進入國家標準報批階段,而且還在ITU-T國際化標準組織作為國際標準已正式發佈,在ISO/IEC也獲得了標準研究立項。

關於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2017年11月28日,是由貴陽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聯合發起,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科院軟件所、貴州國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幾家專業信息安全機構共同建設的全國第一家權威大數據安全專業測評認證和研究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