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村裡大隊的露天電影院

小時候,最盼望的是公社的電影隊來村裡放電影。公社有兩臺電影放映機,要在全公社十幾個村輪流放映,一個月之內,每個村能放一場電影就相當不容易了。

每當公社的電影隊要來放電影時,大隊的廣播員早早就廣播開了:“社員同志們,今黑夜咱們村演電影哩,8點鐘準時開始,你們吃了飯就來看電影吧,今黑夜演的是《渡江偵察記》和《三進山城》……”廣播員大致要重複四五遍。

知道要演電影,我們上課都上不到心上了,心兒早已飛到了大隊的舊戲場內,那是大隊演電影的地方。放了學,我們再也顧不上玩耍,急急忙忙地把作業做完,就等著太陽快點落山。

說是8點開始放映,但剛剛到了7點來鍾,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各自搬著小木凳,陸陸續續地到了戲場,像冬天收回來的白菜一樣,一個緊挨一個坐下,很快就坐了密密麻麻一大片,要想挪個地方都十分困難。

電影沒有開演之前,大家就唧唧喳喳地吵個沒完,整個戲場裡像開了鍋一樣。有的人就互相打問:“喂,今黑夜跑不跑片子?”有的說跑,有的說不跑,到底跑不跑,誰也搞不清。後來得到確切的消息,第一部演的是《三進山城》,不跑片子;第二部是《渡江偵察記》,要和鄰村跑片子。大家就又唧唧喳喳地吵鬧開了,有的為了佔地方還打起架來。

所謂跑片子,就是一部電影同時在兩個或三個村子放映,這兒放完一盤膠片,就趕緊送到另一個村裡去,輪著放映。當然,跑片子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另一個村子近一點,跑片的時間就短一點;如果離得遠,就要等較長的時間了。所以,我們那時候是非常不願意跑片子的,一來看得不過癮,二來要等很長時間,要是跑片的人路上出點事,怕是等到天亮也看不到一部完整的電影了。

那些年村裡大隊的露天電影院

電影開演之前,大隊幹部往往要在喇叭上演講一番,內容一般都是當前的階級鬥爭形勢和村裡的一些事情。社員們有的喜歡聽,有的不喜歡聽,大隊幹部在喇叭上扯著嗓子叫喊,戲場裡的人照樣嘰嘰喳喳吵個沒完。大隊幹部講完話之後,還要放一段比較短的紀錄片。紀錄片的內容有農業技術方面的,也有全國的政治形勢的,社員們對此並不怎麼感興趣,都等著正式的電影開演。

紀錄片放完之後,電影就正式開演了。這時,戲場裡終於安靜下來,大家都安心看起了電影。《三進山城》由於不跑片子,演得比較順利,一盤膠片完了之後,等個一兩分鐘就能接著放映。但有時候也不一定,遇上拿的是演乏了的膠片,經常中斷,斷了以後,放映員就得用膠布把膠片重新連接起來,然後繼續放映。只是,連接起來的膠片往往把故事情節也中斷了。但有什麼辦法呢?這樣總比跑片子要強一點吧!

《三進山城》演完之後,放映員發佈了一個通知,說另一部影片《渡江偵察記》馬上就到,讓大家耐心等待。這時候,戲場裡又開始混亂了,有聊天的,有交流剛才電影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有互相打情罵俏的,有年輕後生們故意起鬨的……大家都不回家睡覺,就等著下一部片子能儘快到來。

那些年村裡大隊的露天電影院

半個鐘頭過去了,不見另一部片子跑來,有的後生就又喊又叫,還有的吹起了口哨,向放映員發出了抗議。放映員也沒辦法,只得再三向大家解釋,但大家都不願意聽他的解釋,仍然起鬨個沒完。

又等了約莫半個鐘頭,村裡那些後生們可不幹了,紛紛闖到放映機跟前,責問那個放映員。放映員對後生們說:“如果你們等不及,就到朝陽村去看吧!”

由於人多嘈雜,後生們把朝陽村聽成了南陽村,就一邊罵一邊離開戲場,朝村外擁去了。我和幾個小夥伴一商量,也跟著那些後生們往南陽村走去。

那些年村裡大隊的露天電影院

天很黑,路上也很黑,但有那些後生們在前面引路,我們並不害怕。剛走到南陽村的村口,就聽見前邊的後生們跟一個人說話,說南陽村根本就沒有演電影,好像是在朝陽村演哩。後生們一聽可氣壞了,又是一陣大罵。朝陽村在我們村的西南方向,而南陽村在我們村的東北方向,要到朝陽村,距離可就遠了。有人說:“算球了,回家睡覺吧。”一個後生說:“咱不如現在到朝陽村去,也許能看個後場。”大家都贊同,於是就急急地往回返,向朝陽村奔去。

到了朝陽村,電影演的還是《三進山城》。一打問,才知道《渡江偵察記》的片子已經跑回我們村去了。後生們氣得一蹦三尺高,說今天晚上真是倒黴透了,跑來跑去也沒看上《渡江偵察記》,現在再返回村裡,恐怕電影也就散場了。沒奈何,我們只得又跟著後生們回到村裡。當我們走進戲場的時候,電影真的已接近尾聲了。

那時候看電影就是這樣,為了看一部電影,經常要等到後半夜才能看上。如果遇到停電,一晚上就白等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看露天電影的那種熱烈場面再也見不到了,跑片子的情況自然也不存在了。如今,人們坐在家裡,什麼樣的電影也能看到,再也不用為看一部電影而到處奔波了。但是,露天電影帶給我們的快樂和享受,今天卻再也找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