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破解績效管理的難題

☀2015商業管理類最受歡迎自媒體☀新媒體TOP10榜最具成長價值的自媒體品

導語:近年來,隨著管理知識的廣泛普及,企業對各種管理理論和工具都已經非常熟悉,要解決績效管理難題,遠不是引進多麼新的理念,和引進多麼先進的工具能完成的,更需要企業基於實踐修煉管理內功。最近,國家提出了“工匠精神”,覺得它非常適合指導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要想做好績效管理工作,我們確實需要實事求是、堅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年來,隨著管理知識的廣泛普及,企業對各種管理理論和工具都已經非常熟悉,要解決績效管理難題,遠不是引進多麼新的理念,和引進多麼先進的工具能完成,更需要企業基於實踐修煉管理內功。最近,國家提出了“工匠精神”,覺得它非常適合指導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要想做好績效管理工作,我們確實需要實事求是、堅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首先要敢於實事求是的面對績效管理工作的定位

定位扭曲是績效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根本。很多人認為“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模塊之一,所以是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可喜的是,現在有些人已經認識到,績效管理工作其實是所有管理者重要工作之一,管理者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這是進步,但仍然不準確。其實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更直接點說,企業管理其實就是績效管理。每個企業從高到低的每個層次,其生存發展都是要實現一定的結果,做出一定的價值。企業所有的管理行為,無論產品研發,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等,都為了拿到預期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是績效。所以,從企業整體上講,績效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該是企業的第一把手和高管們,就各個獨立單元講,績效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是單元的負責人,以此類推。企業需要一個專業部門負責績效體系的建立與修訂,績效活動的組織與監督等執行工作,可是無論它是一個獨立部門還是類屬於人力資源部,它都是一個建議者和執行者,而不可能成為績效管理的主導者。

企業要想做好績效管理,首先要保證主導者在績效管理工作中不缺位,能夠切實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二、通過點滴改變來養成績效管理文化

績效管理不是一項充滿激情和刺激的工作。績效管理本質上是一項“高大上”的工作,但是就像一切偉大的工作一樣,它是由一點一滴的簡單細小工作構成的。它需要嚴格遵守固定的流程,需要字斟句酌的考量指標的表述,需要反覆的思考衡量標準的設定,需要認真收集考核的證據,需要為績效面談做好充分準備……

這個特點帶來兩個方面的難題,首先這些工作因為細小,所以容易被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忽視。可以說所有的管理者都重視績效管理,但是大多數管理者都不太重視這些細小的文案工作,而且越到高層管理者,隨著所面對的事務越多,就更不會把這些“細小”放在心上了。其次,任何一個管理體系建立,其實都需要改變管理者的習慣,讓他們學習一種新的行為。“改變習慣”和“簡單細小”疊加在一起,構成了績效管理體系推動的巨大障礙。

很多企業雖然建立了良好的績效管理體系,但是從推行伊始就已經破產了,因為高層管理者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操作,而推行部門又沒有膽量或沒有辦法去較真,那剩下的就只有萎縮了,執行部門的努力程度只能影響體系萎縮的速度而已。

由於績效管理體系涉及的人員面廣,操作內容從大到小不一而足,想要推行的成功,公司需要形成績效管理的文化,由高層帶頭逐步推動,而這些需要耐心和堅持。

三、精雕細琢的績效管理體系

鑑於每個企業的特點不同,有效管理體系絕對不可能是從標準化的模子裡刻出來的,一定要“量體裁衣”。體系建立之初需要參照一般的原理和標杆企業的成功模式,這是必要的步驟,但這絕不是最終的結果。即使在體系建立之初,已經充分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要素,但是這距離實際還會很遠。

績效管理體系可以分為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程序維度。體系要在時間軸上規定出一些流程,會議和活動內容,用以確定重要節點的步驟、形式和結果。他就像人體的骨架,是體系得以運行的結構支撐,這些程序的邏輯合理性決定了體系推行的有效性。同時,這部分內容也在硬性的調動相關人員時間和精力,關係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一定級別以上的管理者影響最大,過度的程序化內容會造成對資源的浪費。所以,程序維度的東西需要在保證邏輯合理的情況下,儘量簡化。要打造這樣的程序內容,小到活動的具體時間,具體活動議程和內容,用到的資料表格等,大到整個體系的結構,都需要企業在自身的實踐過程中一點一滴的改進。

第二個是績效管理軟性內容維度。這部分內容規定了管理原則,考核範圍,考核週期,考評關係,考核指標與評價標準的確定,考核數據的收集,考核結果的應用等內容,是體系的血肉和主要精神所在。與程序化內容相比,它少了些硬性的要求,多了些柔性的空間,這部分內容更無法一蹴而就,需要體系推行者不斷的對整體和細節進行修正,需要對體系受眾進行長期不遺餘力宣傳、指導和監督矯正,需要通過相關活動來提高所有參與者的意識和專業水平。

以考核指標設定和考核數據的收集為例,很多企業在考核指標設定的時候,對考核數據收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的考慮不足,導致考核需要的數據可能不可收集或收集成本過高,從而無法執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需要全盤考量,更需要在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協調改進。

所以,企業不是不需要績效管理,而是需要適合自己的績效管理。而要做好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在“閱盡人間春色”的同時,更需要苦練內功,需要這種實事求是、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