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多了幾個「地鐵末端」,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點

杭州的地鐵網絡又要擴張了。

最新修訂的地鐵規劃獲得杭州市政府的批覆後,老餘杭、義橋和塘棲三個板塊抱團狂歡了一把,因為它們分別成為了地鐵5號線、4號線和9號線的「末端」。就連餘杭區在公佈這條消息的時候,都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可見其激動。

前幾年,杭州的地鐵規劃批覆延伸,我們似乎還不至於像今天這麼激動。一方面是前幾年杭州的地鐵線還太稀疏,即便延伸也逃不離主城區的輻射範圍;另一方面是杭州主城區的房價梯度感本身很強,通過買房「留在主城區」的門檻遠沒有現在這麼高。

但是現在,隨著買房的門檻越來越高,城市骨架越來越大,「地鐵末端」的含金量似乎也越來越高了。

杭州又多了幾個「地鐵末端」,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點

房價梯度的逐漸淡化,是這一年樓市帶給我們最深的感受之一。這種房價的扁平化狀態,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更無奈。房價在一輪跳漲之後,買房的基準線更高了,也就意味著我們要掏的錢更多了。而同時在限價的左右下,地鐵的預期下,各區域之間的房價逐漸接近。我們的買房選擇餘地越來越窄。

但是地鐵末端的延伸,讓房價的梯度感似乎從這種「瀕危」的狀態裡迴歸了。尤其是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它是一種重新煥發的「性價比之光」。

就拿地鐵5號線來說,它的城西段原本貫穿的是未來科技城、蔣村、申花。這三個板塊的房價起步線,差不多是3萬。這是一個殘忍的事實:如果我們想要在地鐵5號線周邊買房,沒有總價近三百萬的預算,是踏不進這個門檻的。而且這還僅指需要搖號的新盤,二手房的價格還要更高。

但是現在,當地鐵5號線的西端深入老餘杭後,從老餘杭的2萬,到未來科技城的3萬,再到申花的4萬+,地鐵5號線上的房價節奏感一下子帶起來了。對於想要在城西買房的人而言,幾乎意味著單價門檻直接下降了1萬。

當然,地鐵末端的延伸,對剛需購房者而言顯然也是把雙刃劍。它把購房門檻拉低的同時,也把購房者的基數放大了無數倍。

杭州現在已經有很多樓盤進入了搖號,從目前樓市的搖號狀態來看,「低價效應」非常明顯——那些單價低又享有地鐵等城市資源配套的樓盤,搖號熱度完全碾壓其它樓盤。千人登記、漏夜排隊的可怕場面,已經出現在不止一個樓盤了。

這麼一來,當地鐵的延伸惠及了一些原本就大熱的低價板塊時,將來搖號的場面似乎就有點難以想象了。比如像地鐵4號線南面末端的義橋板塊。作為杭州為數不多幾個房價「1」字頭的板塊之一,說義橋是杭州最難買的板塊之一,大概不算過分。

之所以義橋的搶房態勢能如此激烈,低價只是原因之一,一二手房之間高達1W的倒掛價差才是「誘導劑」。在公證搖號的「庇護」下,這可都是隻要運氣好就能輕鬆到手的肥肉呀,誰捨得放棄。

現在又有了地鐵的加持,到時候義橋樓盤的搖號場面會怎麼樣?不敢想。

杭州又多了幾個「地鐵末端」,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點

地鐵的延伸除了能給我們買房帶來更多選項之外,對於板塊的推動意義自然是不容小覷。下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雖然當年下沙很受購房者熱捧,但是在下沙地鐵開通之前,下沙沿江一帶的入住率大概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那時的下沙,甚至被很多人不留情面地稱為「空城」。

但是假如我們現在,再在早晚高峰去坐一下通往下沙的地鐵,大概得眼睜睜等到第N輛地鐵停下時,才勉強能見縫插針地擠上車。而且這種人潮擁擠的「傳統」,從地鐵1號線剛開通的時候,就保持至今了。

對於一個發展中的板塊來說,只有先把人留下來,才能談論其它更多的可能性。而地鐵就像一條「輸血管」,會源源不斷地把各種活力因子帶往沿線板塊。

像這次獲得地鐵「名額」的義橋,以前很多人提到它時,總喜歡用「荒蕪」來形容。但當它成為地鐵4號線南面的終點之後,後面隨之而來的,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城市資源。

包括其它跟義橋一樣同屬於地鐵末端的新生板塊,像大江東、仁和、塘棲等,現在看來不僅「路途遙遠」,生活氛圍也清冷異常。但是等地鐵開通後,狀態應該就完全不一樣了,問題只在於我們願不願意為這份想象空間來買單。

說到底,地鐵對於很多邊緣板塊而言,就如同一枚「終極興奮劑」,能激活板塊的能量。

杭州又多了幾個「地鐵末端」,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點


不過在城市骨架大幅拉伸的當下,地鐵的末端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末端」了,反而更像是城市骨架上的一個個活動關節,因為還有可能會有輕軌線通過這些「末端」來跟地鐵緊緊相連,進而把幾個環杭城市拖進杭州的「擁抱」。

▼杭州城際鐵路線起終點站

杭州城際鐵路線

起點站

終點站

杭臨線

綠汀路站

錦南新城站

杭富線

美院象山站

富陽桂花路站

杭紹線

香樟路站

柯橋笛揚路站

杭海線

餘杭高鐵站

海寧碧雲路站

比如像地鐵3號線,在綠汀路站和杭臨輕軌實現了無縫對接;地鐵6號線跟杭富輕軌的匯合點,則是在美院象山站。還有地鐵5號線的末端——蕭山香樟路站,就跟杭紹輕軌相連。杭海線比較例外,是通過餘杭高鐵站跟杭州相連結的。

杭州往周邊環杭城市深入的輕軌,目前可見的是這四條。但是規劃中,還有一條「杭德線」,也就是杭州到德清的輕軌線,從出臺的推薦方案來看,是連著地鐵10號線的最北端——仁和。

這些連接著環杭輕軌的「地鐵末端」,似乎又給受到限購等政策約束的人,提供了一些操作空間。試想一下,假如這些地鐵站邊上,剛好有杭州區屬之外,又能享受到地鐵配套的樓盤,似乎就真的不失為是一種可行的操作方案。就像以前我們提到過的海寧「神卡位」——許村地塊。

隨著杭州的城市能量不斷往外擴散,未來環杭的「縫合地帶」顯然會成為率先享受城市能量的機會帶。而且,地鐵也給這些區域帶來了「第一居所」的可能性。

杭州又多了幾個「地鐵末端」,給我們帶來哪些機會點

雖然這一回的地鐵規劃批覆只是停留於杭州市層面,國務院何時批覆還不得而知,更不用說何時開建了,但總是有個盼頭了。

激動之下,怎樣能用上這些「地鐵末端」,才是我們該考慮的。現在的這些「末端」基本跟地鐵在建區有較大的價差,這個機會可以去發現一下。如果這些「末端」還有更遠的規劃或能連上城際鐵路,它的想象空間能更大些。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這些「末端」會有哪些其它的城市資源與之匹配,預示著它的步伐能走多快、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