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多了几个「地铁末端」,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点

杭州的地铁网络又要扩张了。

最新修订的地铁规划获得杭州市政府的批复后,老余杭、义桥和塘栖三个板块抱团狂欢了一把,因为它们分别成为了地铁5号线、4号线和9号线的「末端」。就连余杭区在公布这条消息的时候,都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其激动。

前几年,杭州的地铁规划批复延伸,我们似乎还不至于像今天这么激动。一方面是前几年杭州的地铁线还太稀疏,即便延伸也逃不离主城区的辐射范围;另一方面是杭州主城区的房价梯度感本身很强,通过买房「留在主城区」的门槛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但是现在,随着买房的门槛越来越高,城市骨架越来越大,「地铁末端」的含金量似乎也越来越高了。

杭州又多了几个「地铁末端」,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点

房价梯度的逐渐淡化,是这一年楼市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受之一。这种房价的扁平化状态,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更无奈。房价在一轮跳涨之后,买房的基准线更高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掏的钱更多了。而同时在限价的左右下,地铁的预期下,各区域之间的房价逐渐接近。我们的买房选择余地越来越窄。

但是地铁末端的延伸,让房价的梯度感似乎从这种「濒危」的状态里回归了。尤其是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它是一种重新焕发的「性价比之光」。

就拿地铁5号线来说,它的城西段原本贯穿的是未来科技城、蒋村、申花。这三个板块的房价起步线,差不多是3万。这是一个残忍的事实:如果我们想要在地铁5号线周边买房,没有总价近三百万的预算,是踏不进这个门槛的。而且这还仅指需要摇号的新盘,二手房的价格还要更高。

但是现在,当地铁5号线的西端深入老余杭后,从老余杭的2万,到未来科技城的3万,再到申花的4万+,地铁5号线上的房价节奏感一下子带起来了。对于想要在城西买房的人而言,几乎意味着单价门槛直接下降了1万。

当然,地铁末端的延伸,对刚需购房者而言显然也是把双刃剑。它把购房门槛拉低的同时,也把购房者的基数放大了无数倍。

杭州现在已经有很多楼盘进入了摇号,从目前楼市的摇号状态来看,「低价效应」非常明显——那些单价低又享有地铁等城市资源配套的楼盘,摇号热度完全碾压其它楼盘。千人登记、漏夜排队的可怕场面,已经出现在不止一个楼盘了。

这么一来,当地铁的延伸惠及了一些原本就大热的低价板块时,将来摇号的场面似乎就有点难以想象了。比如像地铁4号线南面末端的义桥板块。作为杭州为数不多几个房价「1」字头的板块之一,说义桥是杭州最难买的板块之一,大概不算过分。

之所以义桥的抢房态势能如此激烈,低价只是原因之一,一二手房之间高达1W的倒挂价差才是「诱导剂」。在公证摇号的「庇护」下,这可都是只要运气好就能轻松到手的肥肉呀,谁舍得放弃。

现在又有了地铁的加持,到时候义桥楼盘的摇号场面会怎么样?不敢想。

杭州又多了几个「地铁末端」,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点

地铁的延伸除了能给我们买房带来更多选项之外,对于板块的推动意义自然是不容小觑。下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虽然当年下沙很受购房者热捧,但是在下沙地铁开通之前,下沙沿江一带的入住率大概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时的下沙,甚至被很多人不留情面地称为「空城」。

但是假如我们现在,再在早晚高峰去坐一下通往下沙的地铁,大概得眼睁睁等到第N辆地铁停下时,才勉强能见缝插针地挤上车。而且这种人潮拥挤的「传统」,从地铁1号线刚开通的时候,就保持至今了。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板块来说,只有先把人留下来,才能谈论其它更多的可能性。而地铁就像一条「输血管」,会源源不断地把各种活力因子带往沿线板块。

像这次获得地铁「名额」的义桥,以前很多人提到它时,总喜欢用「荒芜」来形容。但当它成为地铁4号线南面的终点之后,后面随之而来的,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城市资源。

包括其它跟义桥一样同属于地铁末端的新生板块,像大江东、仁和、塘栖等,现在看来不仅「路途遥远」,生活氛围也清冷异常。但是等地铁开通后,状态应该就完全不一样了,问题只在于我们愿不愿意为这份想象空间来买单。

说到底,地铁对于很多边缘板块而言,就如同一枚「终极兴奋剂」,能激活板块的能量。

杭州又多了几个「地铁末端」,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点


不过在城市骨架大幅拉伸的当下,地铁的末端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末端」了,反而更像是城市骨架上的一个个活动关节,因为还有可能会有轻轨线通过这些「末端」来跟地铁紧紧相连,进而把几个环杭城市拖进杭州的「拥抱」。

▼杭州城际铁路线起终点站

杭州城际铁路线

起点站

终点站

杭临线

绿汀路站

锦南新城站

杭富线

美院象山站

富阳桂花路站

杭绍线

香樟路站

柯桥笛扬路站

杭海线

余杭高铁站

海宁碧云路站

比如像地铁3号线,在绿汀路站和杭临轻轨实现了无缝对接;地铁6号线跟杭富轻轨的汇合点,则是在美院象山站。还有地铁5号线的末端——萧山香樟路站,就跟杭绍轻轨相连。杭海线比较例外,是通过余杭高铁站跟杭州相连结的。

杭州往周边环杭城市深入的轻轨,目前可见的是这四条。但是规划中,还有一条「杭德线」,也就是杭州到德清的轻轨线,从出台的推荐方案来看,是连着地铁10号线的最北端——仁和。

这些连接着环杭轻轨的「地铁末端」,似乎又给受到限购等政策约束的人,提供了一些操作空间。试想一下,假如这些地铁站边上,刚好有杭州区属之外,又能享受到地铁配套的楼盘,似乎就真的不失为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案。就像以前我们提到过的海宁「神卡位」——许村地块。

随着杭州的城市能量不断往外扩散,未来环杭的「缝合地带」显然会成为率先享受城市能量的机会带。而且,地铁也给这些区域带来了「第一居所」的可能性。

杭州又多了几个「地铁末端」,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点

虽然这一回的地铁规划批复只是停留于杭州市层面,国务院何时批复还不得而知,更不用说何时开建了,但总是有个盼头了。

激动之下,怎样能用上这些「地铁末端」,才是我们该考虑的。现在的这些「末端」基本跟地铁在建区有较大的价差,这个机会可以去发现一下。如果这些「末端」还有更远的规划或能连上城际铁路,它的想象空间能更大些。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些「末端」会有哪些其它的城市资源与之匹配,预示着它的步伐能走多快、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