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跟宋美齡在一塊全是他的功勞,曾為黃埔軍校題名

蔣介石跟宋美齡在一塊全是他的功勞,曾為黃埔軍校題名

譚延闓,字組庵,湖南人。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長。譚延闓聰穎好學,5歲入私塾。11歲學制義文學,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稱之為“奇才”。1893年,譚延闓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1904年,譚延闓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4月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

1915年,袁世凱稱帝,譚延闓參與護國運動。1916年8月後復職湖南省長兼督軍、湖南參議院院長。在護國戰爭中,為排斥外省軍閥控制湖南,他提出了“湘事還之湘人”口號。袁死後,任湖南省長兼督軍、省長,1920年11月被趙恆惕驅逐而赴上海。1922年投奔孫中山,再次加入中國國民黨,6月任全湘討賊軍總司令。蔣介石和宋美齡能夠結婚,譚延闓是主要功臣。譚延闓在孫中山落難之際全力扶救,使孫大為感激,孫譚關係,也更加密切。此時宋美齡從美國留學歸國,孫中山有意將宋美齡介紹給譚延闓,並讓譚延闓認宋的母親為乾媽。譚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討第二個夫人”為由拒絕了。

蔣介石跟宋美齡在一塊全是他的功勞,曾為黃埔軍校題名

孫中山去世後,譚延闓和蔣介石的關係日漸密切,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闓為介紹人。蔣介石第一次下野重新上臺後,蔣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任行政院長,兩人在工作上和私下裡經常有交往,他的小女兒譚祥有時便隨譚延闓會蔣家。1930年9月,譚延闓患腦溢血,病中囑託蔣氏夫婦在青年軍官中為譚祥擇夫,並囑蔣在他死後替他照看第二軍將士。同年去世,國民政府下令國葬。

蔣介石跟宋美齡在一塊全是他的功勞,曾為黃埔軍校題名

譚延闓一直跟隨孫中山,孫中山也重用譚延闓。讓譚延闓做過內政部長、北伐軍總司令。黃埔軍校孫中山開始也是讓譚延闓去辦的,因為譚延闓在湖南就會辦教育。黃埔軍校的地都是譚延闓的湘軍整平的。後譚延闓想到辦普通學校和辦軍校是兩回事,就把校長讓給蔣介石了。不過,黃埔軍校的校名“陸軍軍官學校”這幾個字,還是譚延闓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