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前瞻君 前瞻IPO(ID:qianzhanipo) 轉發註明出處

如約而至的六月,朋友圈裡的那群喊著加油的“偽考生們”,還有外頭綿綿不斷的大雨,這一些似乎在提醒著你: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來了!(你看,前瞻君又要來蹭熱點了!)

高考,一年一度的熱點話題!(看著那逢高考必下的大雨,你說,這大雨是不是也只是為了來蹭蹭高考的熱點呢!)

對於學生來說,高考,不易!為了能上理想中的高校,夜夜挑燈夜讀,常常廢寢忘食!然而,對於中國的IPO教育企業來說,想上A股,卻是難上加難!

高考,一個人,一年時間的努力;而,上市,卻是N個人,N年都不一定成功的事!

借高考之際,我們就來聊聊教育企業IPO的那些事兒吧。

教育板塊在2015年-2016年迎來國內市場的整合潮後,於2017年開啟了上市潮,2018年開始加速,教育集團上市爆發期已經到來。

都說,百年之計,教育為本!但在咱們這三千多家的A股市場裡,卻沒有教育企業的容身之處!對於那些教育企業的IPO之路更是充滿坎坷。

1

A股教育行業上市情況

教育企業上A股的很少,新三板較多

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據前瞻君不完全統計,A股主板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有紫光學大、新南洋、東方時尚;創業板有開元股份、三盛教育和全通教育;中小板也有威創股份、勤上光電、拓維信息。

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圖片來自:讀懂上市公司

這些企業大都上市比較早,後來主業增長乏力,然後轉型做了教育。

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2017年全年,主板上市企業中,紫光學大營業總收入最高,為28.12億元,新南洋第二,為17.24億元,東方時尚第三,為11.73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淨利潤排名正好相反,東方時尚最高,淨利潤為2.22億元,新南洋淨利潤1.04億元,紫光學大隻有0.23億元。

新三板企業最多,數量大於23家。近年來也有不少優質的新三板教育企業希望能夠成功登陸A股上市。

新三板教育企業欲闖IPO登上A股

2017年是教育大年,雖然2018年已過去5個月,目前還沒有教育培訓類機構上會。但近兩年也有不少欲闖A股上市的教育企業,但迫於近段時間A股審核趨嚴,一些企業抉擇比較謹慎。

據瞭解,目前在排隊的教育培訓機構是上海行動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億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都為已預披露更新。這兩家都是新三板企業。

另外,湖南五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擇了撤回材料,此外,還有10家左右的教育相關公司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教育企業之併購重組

一旦A股IPO之路不易走,不少企業也希望通過併購重組,登上A股資本市場。

教育類企業主要通過現金收購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兩種形式登陸A股市場。主要方式是採取“現金收購”,雖然佔用大量資金,但不需要證監會審批,較方便。也有采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例如:新南洋收購了交大昂立,全通教育收購了繼教網。由於需要證監會的審批,需要滿足“經營性資產”的要求,因此,以學校、經營中心等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註冊的一直未以此種方式於A股上市。

2

教育企業赴境外上市進入井噴階段

1、教育行業迎來境外上市潮

國內教育行業公司海外資本化正在加速。

2017年可以說是教育大年,全年有博實樂教育、紅黃藍、瑞思學科英語、四季教育4家公司紛紛赴美上市。

今年以來,精銳教育和尚德機構赴美上市,新華教育登陸港股。

而就在2017年,博實樂教育、紅黃藍、瑞思學科英語、四季教育4家公司已經紛紛赴美上市,這也是繼2010年以來,教育機構再掀起的一波赴美上市潮。

我國教育類企業目前於美國上市的有新東方、ATA INC.、正保遠程、好未來、達內科技、海亮教育、51Talk等。博實樂教育、紅黃藍、瑞思學科英語也先後赴美上市,安博教育、四季教育則分別於17年8月與10月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涉及到幼教、K12課後輔導、英語培訓、遠程教育、職業教育等細分領域。

2、教育企業為何紛紛赴美上市?

近年來,隨著新東方、學而思等教育龍頭企業在美股市場市值大漲,美股教育板塊也因此獲得更多投資人的關注。

而對於教育機構來說,由於美國股市實施的披露制,從啟動到最終成功掛牌,一般來說就4、5個月。典型例子如瑞思學科英語,去年5月份啟動上市計劃,10月20日就掛牌上市了。此外,美國資本市場流動性較強,對於企業而言,募資和融資更為簡單。

此外,香港同樣成為內地教育企業資本化的一個重要陣地。今年以來,新華教育登陸港股,目前在港股排隊準備上市的教育企業還有10家,包括春來教育、華圖教育等。

前於香港上市的教育類企業楓葉教育、成實外教、大地教育、睿見教育、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等。

3、去年營收9.7億的尚德機構3月登陸紐交所

今年3月23日,尚德機構正式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STG,此次發行價為每股11.5美元。尚德機構計劃通過IPO方式發售1300萬股美國存託憑證(ADS),按照該發行價計算,其通過首次公開招股募集到1.495億美元資金。

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三次轉型擁抱互聯網,成立15年終上市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尚德機構打出的廣告,他們客戶群體很大一部分為沒有本科學歷的城市務工者,這一人群希望通過自考獲得本科學位從而提升工資和社會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尚德機構成立於2003年,2015年曾獲新東方投資,主要為年齡18歲以上的用戶提供證書培訓、學歷培訓等職業教育課程。2014年6月起,尚德機構完全從國內傳統面授培訓轉型為互聯網培訓,並建立了職業培訓在線直播平臺。藉助互聯網平臺,公司服務學生人數從2015年的20萬增長至2017年6月30日的40.8萬,自2014年來共服務55萬學生。

根據公佈的兩輪招股書,尚德機構在2017年處於虧損的狀態。

2017年,尚德全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9.70億元,相較2016年同期增長131.6%;2017年現金收入為23.8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21.4%;2017年毛利為7.9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29.9%。新生入學人數38.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105.3%。

其中,自考培訓營收在2016年、2016年和2017年的數據分別為9129萬元、2.78億元和7.82億元;職業培訓營收分別為6460萬元、1.21億元和1.45億元。2017年自考培訓營收佔該年總營收80.5%,職業培訓營收佔該年總營收15%,由此可以看出,自考培訓一直都是尚德的主要收入來源。

此外,尚德2017年虧損9.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1.8%,根據招股書,尚德機構的開支主要包括銷售及營銷開支、行政相關開支和產品研發費用,2017年營業費用總額為17.3億元,較2016同期增長184.6%。

3

教育企業IPO進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今年還沒有教育培訓類機構上會,教育培訓機構並非不想在國內上市,而是在國內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我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很難在境內上市。但按照教育行業的特點,還是能夠預測教育培訓行業IPO的特殊重點問題。

1、資質問題

最大問題是,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難成上市主體。上市主體,應當是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批並登記成立的企業法人。而17年之前《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按照相關法規,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大多為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非企業法人。因此,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公益性和民辦非企業法人的自然屬性決定其難成上市主體。17年後,新《民促法》使得教育企業(除義務教育外)有機會確定為營利性公司。一旦定位並重新登記為營利性公司,教育公司便從企業性質角度成為了法人企業,掃除了教育企業證券化的最大障礙“非營利性屬性”。但轉變還需要時間,上市準備也需較長時間,導致目前A股上市教育類企業不多。

新民促法及其他規定,民辦培訓學校取得辦學資格的證明,即《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辦學機構需取得民政局核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其次,提供食宿的辦學機構還需要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另外還配備衛生、消防等保障設施,並通過衛生、消防等部門的驗收;從事互聯網相關的教育培訓、教學視頻或圖書業務的機構,需要取得《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等資質;從事留學培訓中介服務活動的機構,需要取得《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書》等。同時,《教育法》、《教師法》及《教師資格條例》對教學人員的資質也有相應要求。這些資質要求,將直接影響培訓機構是否合法合規、是否能持續經營,以及能否滿足IPO發行條件。

2、收入真實性問題

由於培訓機構個人客戶較多,客戶的特點是單筆金額小但數量巨大,且往往出現合同簽訂方、付款人、客戶、發票開具方四方不一致的情況。因此,要在保證樣本覆蓋率及重點運營網點的情況下,重點核查收入真實性和完整性。目前,教育培訓行業採用的收入確認政策主要有:按課程進度分攤確認;按合同有效期直線法分攤確認;按服務完成時點確認,以及開課即確認部分收入等方式。因此,收入的真實、完整和準確計量是發審委重點關注的地方。

收入核查方面,要核查培訓機構的系統數據與原始的招生簡章、培訓學員的合同、排期表、課程簽到表、上課學員姓名、合同簽約方或學員公司、是否退課/退款、發票信息、回款方、回款時間、回款金額和回款方式是否一致,核查培訓機構各網點的收款和確認收入記錄,是否存在大額或集中收款、退款、確認收入的情況。如果各省市地方政策要求培訓機構公示收費價格,或對收費有限價規定,需要根據相關規定核查單個學員消費金額是否與招生簡章公示價格一致,且不高於限價學費金額。這些核查很繁瑣,執行起來不太容易。

針對培訓機構存在的加盟費收入還要開展重點核查,培訓教育機構加盟商和分部眾多,收入確認方面有些困難。

3、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是各個行業都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教育培訓機構也不例外。教育培訓機構為避免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同質化,提升自身差異化競爭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服務與產品研發、優化、組合。開發產品和服務的知識產權歸屬,直接影響教育培訓機構資產完整性、獨立性與經營的可持續性,以及影響到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

隨著教育培訓產品多元化、需求個性化的升級,競爭加劇。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為了避免被市場淘汰,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對現有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組合,開發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開發產品和服務的知識產權歸屬,將對培訓機構IPO的資產完整性產生重大影響,還涉及到培訓機構持續盈利能力和經營的合法性,從而直接影響其能否成功上市。

4、證書造假問題

某些教育培訓機構未了讓自己的平臺看起來更高端,有非法頒發或者偽造學歷證書、結業證書、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學歷證書等是記載或證明某人學習經歷、培訓技能、職業資格的書面憑證,只有對經過國家批准設立或認可的學校,職業資格鑑定機構才有權頒發。民辦學校非法頒發或者偽造證書的行為,破壞了我國的教育證書制度。一旦IPO審核時發現這類問題,會對上市造成較大阻礙。

5、虛假宣傳問題

由於近年來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為了從有限的生源中招收更多的學生,各民辦學校都紛紛發佈招生簡章或廣告。但因目前對招生簡章和廣告缺乏嚴格管理,致使不少學校在其中加入了誇大、虛假或欺騙的內容,侵犯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這一點是教育培訓機構常常會犯的問題。

高考了,聊聊A股的教育企業吧!為什麼教育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嗎?

4

政策紅利已來,A股何時迎來教育行業上市潮?

新民促法於2017年9月1日正式施行,該法規可以說為教育企業尤其是培訓機構的A股上市提供了直接的法律支持。在隨後的行政部門配套立規行動中,“支持民辦教育”的政策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4月20日,教育部代為發佈了國務院關於《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的徵求意見稿。其中第9條允許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可以從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對於面向成人的培訓機構,第15條進一步取消了行政許可的前置審批要求,直接在工商登記的營業範圍中增加培訓類目即可。

政策的閘門已經打開,A股市場能否迎來上市潮?

分析指出,新民促法下,將直接利好培訓類的教育公司上市。

不過,由於新民促法主要針對民辦學校進行立法,培訓輔導公司具體如何監管還需要由國務院的實施條例和地方配套細則來約定,加之從立法定規到具體完成辦證並變更登記,也還有較長的一個過程,因此短時間內A股不會有上市熱潮,但長遠來說,“等實施條例正式頒佈,各省、地縣市和中央各部委的法律配套政策完畢以後,對中國的民辦教育會是又一次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李光宇表示。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未來教育領域出現的上市公司將是任何領域中最多的,每家上市公司會佔據教育的一個垂直領域、一個方向。教育行業也將誕生四五十家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教育行業目前市值能達到100億美元的企業只有新東方和好未來),而且教育領域一定是百花齊放的,絕不可能一家獨大,“每家教育領域的公司最後都能達到幾百億人民幣或者上百億美元的市值。”俞敏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