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活1.5億之後,抖音講了這些故事,還談了談“巨頭碾壓”

日活1.5億之後,抖音講了這些故事,還談了談“巨頭碾壓”

圖:抖音媒體見面會現場

【1】

抖音在昨天的首次媒體見面會上給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核心用戶群體從早期的18到24歲,上升到24到30歲——這意味著更強大的消費能力;內容多元化從早期的歌舞為主擴展到了19大類;有超過500家政府和媒體機構入駐;海外版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等等。

當然,最惹人注意的還是日活。昨天公佈的最新數據是:截至目前,抖音國內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

日活1.5億之後,抖音講了這些故事,還談了談“巨頭碾壓”

圖:抖音活躍用戶數據圖

1.5億日活意味著什麼?

快手是最新體驗到“後生可畏”的。今年4月,易觀大數據發佈中國移動應用排行榜時,快手的月活還領先抖音7位,兩者分別排名在第16位、第23位,但環比增幅方面,兩者差距已經很明顯:快手為-0.52%,抖音為32.7%。

而一年之前,當穩坐行業第一的快手日活4000萬時,抖音還只有幾十萬日活。

【2】

今年春節是抖音崛起的關鍵期。

抖音市場總經理支穎在昨天的見面會上提到了這一點。春節期間,抖音的日活由不到4000萬上暴漲到了接近7000萬。中國特有的春節人口大遷徙成為重要原因——大量用戶從一二線城市流向三四線城市,自發推動抖音實現了用戶下沉。

根據抖音事後進行的市場調查:超過四分之一的用戶通過親朋好友瞭解到抖音。用戶基數變大後,抖音呈現的內容也隨之豐富起來。除了早期就有的能唱會挑的小哥哥小姐姐,美食、運動、親子、旅遊這些內容的比例也高了起來。

當然,抖音本身在春節期間的投放也很關鍵。2月13日起,抖音聯合12位明星每個整點發紅包——直接刺激之下,抖音在各大商店的下載量保持前列。此外,抖音的廣告也出現在各大渠道里。

春節過後,抖音就成了贏家。

這個趨勢保持至今。猛增的用戶基礎顯然給了抖音運營更多的發揮空間。今年4月,抖音與西安旅發委達成合作,基於抖音全系產品,全面推廣西安文化旅遊資源——在此之前,西安已經跟重慶一樣成為抖音裡的網紅城市,有本地人吐槽:感謝抖音,我們的涼皮和冰峰都漲價了。

日活1.5億之後,抖音講了這些故事,還談了談“巨頭碾壓”

圖:抖音與西安合作發佈會現場

不過,成就1.5億日活的最關鍵因素,還是抖音的“上癮”機制。

尼爾·埃亞爾在《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一書中提到,用戶上癮的路徑分為四步: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

以抖音為例,親友間的社交傳播完成了觸發。進入抖音後,用戶不需要太多思考和操作,15秒短視頻,上滑刷新——你不必思考自己想看什麼內容,下一段視頻的類型也永遠不可預知,直到機器瞭解你的喜好,推薦的內容也會越來越符合你的口味。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參加“挑戰”,或者去西安、重慶這樣的網紅城市打卡,把自己變成創作者。

【3】

火了的抖音此前一直很低調。

字節跳動高級總監楊繼斌昨天解釋了低調原因之一:擔心被巨頭碾壓。

期間,張一鳴和馬化騰還一度親自上場,在朋友圈裡嗆聲。

日活1.5億之後,抖音講了這些故事,還談了談“巨頭碾壓”

圖:抖音的文章截圖

6月,兩家之爭還鬧上了海淀區人民法院——頭條修改標題推送了一篇指責騰訊遊戲的文章後,後者提出因聲譽受損向頭條索賠1元,頭條則起訴騰訊涉及不正當競爭,向騰訊索賠9000萬。

其中對錯,雙方支持者各執一詞。但可以肯定的是,抖音的1.5億日活,在騰訊眼裡也是需要防範的危險品。

至於抖音日活的天花板在哪裡,支穎昨天沒有給出答案,只是稱:目前增長趨勢很好,暫時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不過,抖音的對手們也在發力。

最近的兩樁事都耐人尋味:快手收購A站,將二次元作為內容擴張的突破口;微視一度登上了APP Store榜首,雖然可能與當時QQ空間的一段色情信息有關,但這足以說明QQ空間對微視的強大導流作用。

或許,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1.5億日活的捷報過後,抖音還需要更多的勝利,才可能成為最後的也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