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为什么被AIM-120取代了?

我也很绝望351


AIM–54 不死鸟导弹(又译“凤凰”)是美军F–14战斗机配套的武器,F–14大型舰载战斗机研制的目的,就是在距离航空母舰很远的地方,去拦截当时苏联的大型轰炸机和大型反舰导弹,使威胁远离航母编队,这就需要F–14战斗机除了自身作战半径远以外,还要配套大型的空对空导弹,因为只有大型空对空导弹才能射程远(不死鸟理论射程超过了180㎞)!这样大型战斗机配套大型空空导弹才能理论才能在1000㎞以外拦截苏联轰炸机…另外,大型弹战斗部装药也多,“不死鸟”导弹装药60㎏相当于10枚152㎜榴弹的威力,不论何种轰炸机,只需命中了一枚就被击毁了!
还有苏联的大型反舰导弹,比如:图片上的图–22M战略轰炸机机翼挂载的是AS–6“王鱼”

超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体积大小与一架米格–21差不多,战斗部装高能炸药1吨,“伯克级”这样的9000吨舰命中一枚就会被炸成两截!

所以,F–14不但要拦截大型轰炸机这样的武器平台,大型导弹也是主要拦截对象(从AIM–54C具备此能力)!
不死鸟导弹需要由
AWG–9火控雷达进行制导,先由雷达在400㎞以外发现轰炸机以后,战斗机迅速接近,在距离轰炸机100㎞外进行发射或者距离大型反舰导弹150㎞以外进行发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轰炸机和导弹在航母编队圈以外将它们击落!

但是,“不死鸟”由于是大型弹重量在460㎏(C型),这个重量已经超过了1000磅航弹的重量,就算是F–14这样的大型战斗机最多也就挂载6枚,并且都是使用重型挂架挂载 而且是安装在飞机结构结实、承重大的部位,而其他的舰载机最多只能挂2枚,并且没有AWG–9这样雷达,没法制导“不死鸟”。
苏联解体以后,美军失去了“势均力敌”
的对手,虽然俄罗斯仍然有大型轰炸机和大型反舰导弹,但是俄罗斯没实力全方位与美国对抗,直接交战的概率非常低 !基于这样的国际形式,美军将F–14战斗机退役,同时“不死鸟”也由于通用性能不佳、重量太大、价格昂贵等问题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中程的AIM–120空空导弹(蓝狱),120弹研制的目的是取代性能不好的“麻雀”中程弹,从00年代初期全面替代“麻雀”,它是灵巧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属发射后不管,自己飞向目标 载机迅速脱离!服役以来,多次参战,击落了包括米格–29在内的多型苏/俄战斗机…美军对它的性能非常满意!不断的进行改进,现在已经到了D型,射程也由A型的70㎞增加到现在的110㎞ ,并且AIM–120重量在150㎏只有“不死鸟”的三分之一,现役的F18、F16战斗机的翼尖挂架都可以挂载,这样任务的灵活性也就大大的增加了!

总之,美军目前没有全面的对手,而“不死鸟”和F–14都是冷战的产物,摒弃这俩超级武器,使装备往通用型、更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皇家橡树2018

AIM-54并未被AIM-120取代,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空空导弹,任务划分不同。

为了应对苏联岸基轰炸机和远程反舰导弹对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威胁,美军装备了F-14“雄猫”战斗机,F-14的主要武器,就是配合AN/AWG-9雷达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了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惊人的约200公里,具备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加上F-14的大航程,有能力将威胁美军航母战斗群的苏联飞机和导弹,在更远距离击落。

AIM-120则是美国海空军战斗机同时装备的中程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用于取代之前的AIM-7“麻雀”半主动弹,在海湾战争后,美国海空军以及装备美式战斗机的多个国家空中力量,纷纷换装这种新型导弹,并一直装备中,改进型号不断出现。AIM-120射程最初为75公里,随着换装新型发动机和新型燃料,目前其射程已经突破110公里,还在不断发展中。

在美国海军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IM-54和AIM-120是同时装备的,在F-14退役前,经过升级也具备了使用AIM-120空空导弹的能力,直到其最终退役,目前,世界上除了伊朗还有少量AIM-54A,美国海军的已经全部退役销毁,AIM-120则成为美国海空军的主力超视距空战武器。F-14连同AIM-54导弹的退役,让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圈变小,现役的“超级大黄蜂”和将来的F-35C远程截击能力下降,难以对付越来越先进的反舰导弹,这也是美国海军高呼下一代战斗机必须自主研发,不再与其他军种合作的原因,美国海军需要的是一款远程战斗机,但是否还会为其专门研发一种超远程空空导弹则不好说了,美军目前没有类似计划,倒是中俄在发展远程空空导弹。


鹰眼防务观察

AIM-54的最大特点就是距离远,甚至比最新的AIM-120还要远很多。但是为什么不用了呢?主要是因为攻击方式没有AIM-120安逸。


可能大家觉得AIM-54是属于主动弹,也就是自身携带雷达,自已发射出去不管,自己寻找敌机击落。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发射AIM-54时,需要先用F-14的机载雷达照射并锁定目标,然后引导AIM-54发射。AIM-54发射之后需要先自己爬升,并且导弹上的雷达这时候还不起作用。等上升到一定高度,再去下降,当距离目标20公里的时候,导弹上的主动雷达才开始完全接手。在此之前,发射它的F-14不可以做太大机动。至此,F-14才可以不再跟踪锁定目标。

AIM-54太大了,只有F-14能用。携带6枚AIM-54的F-14是无法进行近距离空战的。首先是重量太大影响机动,AIM-54一枚就1000磅。而且AIM-54也无法在近距离攻击来拦截的战斗机。

而AIM-120就好的多,F-15,F-16,F-18,F-22都可以携带这样的主动弹,并且发射条件限制少,格斗也可以用的上。


并且条件理想的话,虽然不能像AIM-54那样打200公里,但是也可以打个160公里。并且由于后发优势,AIM-120的主动引导雷达也好使一些,不用锁定那么长时间直至主动雷达开启,其自身惯性制导能坚持到主动雷达开始工作。

如果F-14用AIM54和F-15用AIM120打的话,F-15可以更早脱离战斗,AIM120还能打到F14,但是F14不可以脱离,需要持续锁定F15,直至AIM主动雷达开启。所以拿AIM54来进行空战并没有什么优势了。更何况AIM54本来就是针对拦截轰炸机设计的。


蛋科夫斯基

AIM-54“不死鸟”被AIM-120“阿姆拉姆”取代,很正常,因为性能太差,不退役难道留着过年?

“不死鸟”粉丝、“雄猫”粉丝还有三十秒抵达战场……

好了,笔者已躲进掩体、头顶脸盆,现在就好好说一说这个“不死鸟”。

提到AIM-54,必须承认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AIM-54是世界上第一种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是第一种实战射程超过100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在冷战时代,面对苏联超音速轰炸机+空射反舰导弹的威胁,挂载“不死鸟”的F-14战斗机是美军航母战斗群最可靠的屏障。

使用AWG-9火控雷达的F-14满载“不死鸟”,理论上可以“一打六”、同时攻击六个目标,对比同时期F-15使用AIM-7的一打一,简直就是超强。

然而,一旦出现“然而”,各位就知道要开始讲“不死鸟”的坏话啦!

其实想一想也明白,如果AIM-54真的哪哪都好、天下无敌,美军怎么可能弃用之、将其与F-14一并退役?别说只有F-14能挂“不死鸟”,F-15战斗机也测试过发射AIM-54,真要挂的话也能带6枚,问题是这导弹天生只能打轰炸机,没有轰炸机时,勉强打一打战斗机就只能看人品。

AIM-54打战斗机,如果碰到菜鸟、不会看RWR(雷达告警仪),就赚一个击坠记录,否则就是浪费弹药。

为什么对付战斗机很吃力呢,AIM-54的最大过载,A/B型才17G、C型也不过22G,这么差的机动性,打中的都是运气,至于”17G也比战斗机的9G强“这种话就别提了,先想一想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g=v*v/r,速度、过载和转弯半径之间是什么关系,再想想“不死鸟”飞的有多快,如果17G过载够用,各国的空空导弹干嘛追求50G、60G甚至70G的过载,钱多了没地花?

AIM-54的设计,放在1970年代有其合理性,本来就是一种追求射程、打轰炸机的武器,不能要求过高。

然而就“打轰炸机”这老本行,如今也被AIM-120所取代,改进型AIM-120-C7的最大射程接近100公里,AIM-120D更超过100公里,AIM-120重量更轻,过载G值更高,抗干扰性、可靠性、命中率都比AIM-54C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加上苏联解体,没有了轰炸机+反舰导弹的威胁,AIM-54更只有退役一条路。

AIM-54这类大直径的远程空空导弹,一味追求射程,在日新月异的导弹技术面前,被取代也是在所难免。

——


炎黄军武

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重型战斗机配备重型雷达,才能在200公里以外锁定敌机,重型雷达耗电量太大,雷达寿命也是个问题,F14退役后没有战斗机拥有超过300公里的远程雷达,不死鸟就没有用处了。第二,当初是设想防图160那样的大型轰炸机,携带远程对舰导弹,也就是我国最近在发展的模式,俄毛之前有大型预警机可以提供火控支援,所以靠近航母编队大概800公里左右就可以发起攻击,美国舰载预警机只能预警600公里,一般在离航母300公里左右飞行,也就是说最大预警距离是900公里,F14一般在航母400-500公里距离警戒,发现预警机和轰炸机后F14前突,加上200公里的不死鸟才能有效遏制俄罗斯的预警机和轰炸机,一个用雷达锁定,一个发射导弹,二者必须打下来一个航母才安全,俄毛的威胁消失后,F14就退役了,已经不需要超远程截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