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这既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

也是我们法院干警一心为民的情怀

一篇来自扶贫一线的干警日记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图为辛士俊和贫困户交流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在我刚到黄坑村扶贫时,就听人多次说起过贫困户赖某发。

赖某发是单身,平时不愿意干活,曾经出去打过工,都是因为难以适应紧张的工作节奏被辞退。从此,就在家里不出去了,日子过得不成样子。

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人太懒散、不讲卫生,扶贫工作队也曾多次找他做工作。

要过年了,我决定去家里看看他。

赖某发不在家里,几间破旧的土坯房显得蓬头垢面的,门也没有上锁。

推门进去,一股臭味扑面而来。地面上有些潮湿,鸡粪、柴禾、烂菜叶子、酒瓶盖子等到处都是。里间是他的卧室,光线昏暗,床是用木板搭起来的,上面一条薄薄的被子,脏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发展动力?发展能力?

在他家门口的结对联系卡上,注明的致贫原因是:缺乏发展动

最初,看到一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缺乏发展动力,总觉得改为“缺乏发展能力”更为妥当一些,发展动力似乎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但今天来看,缺乏发展动力用在赖某发身上却是这般传神!

不管怎样,天气冷了,赖某发的被子太薄了。通知结对干部,在年前帮他换一床新被子吧。土坯房维修加固的事儿也要抓紧来办。我想,他的问题主要还是在精神层面,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持续做他的工作。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积极用双手创造幸福”

在回村部的路上,看到下寒小组一处土坯房上书写的一条标语:农业学大寨,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从标语内容推算,这栋土坯房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载了一段中国农民为追求幸福,艰苦奋斗的历史。

我甚至可以想像,黄坑人当年积极学习“大寨精神”,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辟土地,建造梯田,热火朝天抓粮食生产的动人场景。

周恩来总理把“大寨精神”概括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6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但愿苍生俱温饱 不辞辛苦入山乡

是的,“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甩掉贫困的帽子,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懈奋斗

精准扶贫车间就去村部的路边上。车间里六七位老阿姨正在加工一次性鞋套,或者用胶水粘珠子到橡皮筋上。

车间管理员小杨说,因为扶贫车间开业不久,在车间工作的工作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她们不像年轻人,做事手脚麻利。尽管集中了精力,也显得慢上半拍,甚至好几拍。有的还要负责接送孙子上学,煮饭等任务。所以,在车间做手工赚钱并不多,多的月工资不过二三百元,少的只有几元钱。

一位被唤作“苏婆”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双腿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瘸的,十分不便。她叫蔡成娣,今年65岁了,是曾屋小组人。每天她都来车间很早,复杂的活她做不了,只能做包装一次性鞋套或者粘皮筋之类的活。但她没有嫌弃钱少,总是很踏实的工作。即使家里再忙,她都会每天到车间一趟,挤出时间做一些手工。

“苏婆”的行为让我肃然起敬。她不甘于贫困,积极用双手创造幸福,值得每个身处贫困之中的人去学习,也让我们这些扶贫干部深受教育。

再次品读土坯房上标语的后半句: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仍然感觉热血沸腾。我们抓工作时,最热衷的词语就是“会战”“攻坚战”等,除了表达一种决心外,“会战”“攻坚战”等更具动员效果吧。

脱贫攻坚

是一场与贫困角力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

真正的战士应该是广大人群众

我们作为扶贫干部

要学会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

既要与群众并肩作战

又要做到在战场上不落一人

-完-

来源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核丨肖水长

校对丨郭健 刘钦 王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