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都是在開曼島註冊的?

Honins

【T教授說】

因為開曼群島是享譽全球的“避稅天堂”。

開曼群島有一項全球其他地方都罕見的規定,也是企業和個人最嚮往的規定 ——即沒有直接的稅收,而不收稅在世界其他地區是無法想象。

所以,這也導致了全世界的企業蜂擁而至到開曼群島去註冊公司。

據統計,2015年1月份,中國對外直接資金流量上億美元的8個國家/地區中,其中,就有開曼群島。

除了中國外,其他國家的企業,尤其是金融行業,也是瘋狂的跑到開曼註冊公司,而據統計在8年前(2009年)時,開曼群島註冊避險基金總規模高達2.3萬萬億美元,居全球之冠。

而造在20年前(1997年)時,世界上前50家大銀行中就有47家在島上設有分支機構。

到千年末的時候,在島上註冊的公司更是高達4.1萬多家。

不過,開曼的這種做法也不是沒有代價,比如它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列為協助非法避稅的黑名單地區。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當地人口不到還不到5萬2千人,還有沒有中國農場的一個鄉鎮人口多。人口少巨量的資金流入(尤其是很多人為獲得開曼群島的),所以,即使沒有稅收,當地人的收入也是居於全球前列,為列第十二名。

最後,最多說幾句,其實,開曼雖然地處加里比海,就是《加勒比海盜》中,海盜盛行的區域,但其卻是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直到今天,仍是英聯邦國家,國家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最高行政長官則為總督。


天天說錢

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公司的註冊地都是開曼島,在解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開曼島:資料顯示,開曼群島於1503年被傳奇航海家哥倫布發現,其地理位置位於墨西哥和古巴航線的中間,開曼島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等多個島嶼組成。開曼群島是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度假和潛水聖地。

一、得天獨厚的稅收優勢

從介紹中不難發現,開曼群島是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是開曼群島的主要經營的支柱行業,當地政府一致致力推動離岸金融服務業的持續發展。開曼群島在一七九八年獲英國皇室辦令,永久免稅,辦令至今有效。企業可以申請有效期長達二十年的稅項豁免證書。而且島內稅種只有進口稅、印花稅、工商登記稅等幾個簡單的稅種,多年來沒有開徵過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資本利得稅、不動產稅、遺產稅等稅種。同時,外匯在開曼進出自由。其稅務優勢可見一斑。

二、方便在海外上市或者融資

三、企業重要信息高度保密

開曼島當地各部門對投資者的金融信息守口如瓶,因此在開曼群島成立的公司信息保密性很強。這點也是很多企業經營者決定把公司在開曼註冊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股東身份、企業收益情況,各位股東股權的佔比等資料很多企業的經營者都希望完全或者部分保密。開曼島恰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家族企業雜誌

很多人說開曼群島註冊是為了減稅的,其實母公司在開曼註冊,子公司即實體在國內經營,那就要在國內繳稅,沒跑的,否則中國所有的企業都會在開曼註冊來避稅,企業家可不傻(稅務局更不傻啊~)。

那麼BATJ在開曼註冊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是為了上市融資

國內A股上市要通過證監會審核,過審的條件之一得滿足連續三年盈利3000萬,這一條卡住了很多像BATJ這樣有潛力但是未盈利的企業。

除了盈利的限制,還有同股同權等條件,BATJ都是AB股,所以BATJ很難達到A股的上市條件,要想上市咋辦,只能赴美上市。

美國可是不允許在註冊地在中國的公司在美上市的,咋整,只能選一個在美國許可名單上的地點,開曼群島這個地方註冊成本低,幾乎沒有稅收,是註冊地的首選。

找到了註冊地,有了上市實體,沒有盈利業沒法做招股說明書啊,咋整,還得在國內設立一家子公司,成為外商獨資企業,然後國內的運營實體(也就是BATJ公司本身)將利潤通過外商獨資公司合併報表到開曼到上市實體,滿足了赴美上市的條件,而這個玩法叫VIE架構(中國投行的智慧),投行的都懂。


悠雲掩月

開曼群島政府規定所有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是不需要向政府交稅的,所以世界上有許多大老闆會跑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經濟學者總會認為這是為逃避稅收,其實作為一個大老闆還捨不得為自己的國家多納稅做貢獻嗎?其實即使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也是難逃稅收的,除非公司只在開曼群島上經營而不到其它國家做生意,只要到哪個國家做生意就會被哪個國家徵稅。

到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使公司更國際化,而不會因公司是中國的或者是美國的而受到不友好國家的政治打壓。雖然阿里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雖然阿里的大股東不是中國資本,而且是在美國上市的企業,美國依然壓制阿里在美國的發展。只是因為阿里公司是由中國人掌舵而排斥阿里,可見美國對中國的不友好到何地步,一家在中國註冊的公司想到美國發展就更多困難了。為開拓國際市場而儘量少受政治干擾,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這類小國家去註冊公司。


一群拼搏的人

這些公司都是互聯網企業,都採用VIE結構,所以需要使用離岸公司。

根據工信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規定,很多牌照只能由內資公司持有,比如支付牌照。但是中國互聯網公司大多因為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外資公司”,這樣的企業在國內經營就會受到限制,所以都採用VIE結構。

VIE結構就是阿里在開曼成立一家離岸公司,然後境外投資人(比如軟銀)投資這家離岸公司,獲得這家離岸公司的股權。這家離岸公司和註冊地在杭州的阿里沒有股權關係,而是通過協議控制註冊地在杭州的阿里,比如阿里獲得利潤後要分配多少給這家離岸公司,這樣投資人就可以通過這家離岸公司獲得阿里的利潤。

於是註冊地在杭州的阿里在國內獲得牌照,註冊在開曼的阿里融資然後給國內阿里使用,國內阿里賺錢後分給開曼的阿里,開曼的阿里再分錢給境外投資人。


上丞工作室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總結起來有四點原因,如下:

1、這幾家企業的主要投資方均是外資,而中國在互聯網投資領域和拿牌是有限制的。

2、海外上市準備,正因為這幾家公司的資方背景、企業治理結構和創始人定位,所以最初的選擇基本都是美國,而美國也是不允許外國企業直接在美國上市容易的(只有滿足條件的外國私人企業才能在美上市),但,可以通過ADR方式。

3、避稅和政府管制環境考慮,在開曼素有避稅天堂之稱,而是對企業經營管制是非常寬容的。

4、眾所周知,但,很難表述的原因。

當然,目前香港已認可同股不同權和未盈利的科技企業的上市通道,同時,CDR即將落地,BATJ和其它互聯網企業迴歸已成必然!


小起閱讀

平臺,一個好平臺很重要,剛過的高考就是一個平臺例子,每一個人,每一道題,每一分,都可以複查的。甚至做題時的現場都可以檢閱監控,這個平臺簡單,直接,公平,沒有什麼大道理可言。平臺本身又不能做題目,拿分數,偏偏主導了全國範圍的高考。看下圖,還有馬雲說的:你拿幾百塊買名錶,還想真品,想多了吧,就這意思。網購平臺,本身不生產,流通的是商品,讓合適的商品流向合適的人,這是平臺的一個追求吧?每個商品如何誕生的,用的什麼料,在什麼環境下產,有個記錄,不難吧,如有難處,請學習高考。如果想不通,請再參加一次高考。不要把自己的責任,用任何方式推諉和逃避,大環境保的了一時,更大的環境下,你會是個笑話。消化下我說的。不是我做作,一滴水而已,對就贊個,不對則自然會蒸發。不是我說,現在的網商平臺素質,把商品的原始數據標籤化就好。評分打分的資格還是沒有的。


易福有緣

開曼避稅啊!開曼人口少,全世界有太多企業過去註冊了,免稅區。

創業不易,人力成本,運營成本,房租等等都要靠從利潤裡拿出來,而嚴重得稅收,企業不賺錢啊!

這是創業公司沒有辦法的事,創業環境還是需要改善一下,而且也需要鼓勵下中小型創業公司,給予扶持。

開曼之所以成為全球企業的天堂,就是因為免稅,當然,這種免稅帶來了很多企業,也給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就業,因此當地的人生活條件很好的,收入也不錯,當地人口不多,收入都很好。


半束光342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從管理和融資兩方面回答:

1.註冊在開曼群島的都是投資資源型管理公司。

便於獲得投資資本,便於投資人信息保密(隱匿資產來源,性質,用途),避(偷逃)稅。

2.以外資形式投資控股國內公司可以獲得超國民稅收待遇。

轉移資產,抽逃資產尤其是利用槓桿融資式方式獲得資產。

3.便於海外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