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談毛坦廠中學:給底層年輕人的奮鬥多些掌聲

媒體談毛坦廠中學:給底層年輕人的奮鬥多些掌聲

的生源來自農村。可能對有些家庭來說,這已經是他們最好的改變命運的途徑和方式。

又到了一年一度毛坦廠中學送考的日子。

據報道,6月5日的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早晨7點剛過,學校北門的馬路上,人頭攢動、家長雲集,這個因高考而聞名的山中小鎮,“送考節”又再次上演。短短几百米長的馬路上,掛滿了各種勵志的紅色條幅;路兩邊的人行道上,則站滿了拿著加油小旗、舉起手機拍照的家長。

儘管今年送考的規模不如往年大,但風采依然不減當年。

媒體談毛坦廠中學:給底層年輕人的奮鬥多些掌聲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毛坦廠這個“高考工廠”的批評居多。但是近些年,有心人或許會發現,現在人們看待它的心態也好像在慢慢變得平和。

毛坦廠的一切圍繞著高考,有人說這種氛圍會把孩子弄得太緊張。這裡陪讀的有爸爸媽媽,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把錢寄給爺爺奶奶交房租,照顧孩子。這些家長所有的希望,打工的命運就此改變。據報道,毛坦廠中學80%的生源來自農村。可能對有些家庭來說,這已經是他們最好的改變命運的途徑和方式。

毛坦廠有陪讀的家長,而有能力把孩子送去美國讀中學的,同樣也有一群陪讀家長,這些家長多數是媽媽,她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遠赴重洋,忍受孤獨。物質上差得很遠,出發點卻沒有那麼大的差別: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大城市甚至出國留學,當然可以享受更豐富的教育資源,享受更多姿多彩的學生生活。但享受學習、快樂學習是這個社會的理想的目標,卻也是昂貴的,它需要社會財富多年的積澱,它只能是“進階版”的夢想。

對於毛坦廠的孩子來說,起點在哪裡,就從哪裡開始奮鬥起。好的條件,不能等待誰來賜予,不如自己去創造。所以對於這些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們來說,最起碼,他們在這裡學會了要為自己奮鬥。在最好的年紀為自己搏一把,也是種財富。

這裡是許多人眼中的“高考工廠”,但更是普通家庭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創造的最好條件的城堡。現實社會的艱辛,被學校的高牆擋在外面,也把焦慮和浮躁擋在了外面。在這裡,他們儘可以懷抱夢想。

媒體談毛坦廠中學:給底層年輕人的奮鬥多些掌聲

許多這裡的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個適合學習的地方。這並不是自欺。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清苦的事情。季羨林《留德十年》裡講,他在德國留學期間的生活極有規律,只會被“肚子餓和間或有的空襲”這兩件事情打斷,走路吃飯心裡惦記著數據,第二天一醒來就迅速簡單吃點,立即奔到研究所繼續工作。

吃一點學習的苦,並沒有什麼不好。這些學生們會在以後面臨無數次的考驗,他們可能會考研、考博,走上學術道路,可能要經歷無數輪筆試、面試找到一份工作。這三年吃過的苦,是貯存的能量,他們隨時能拿出一股拼勁,準備為人生上一個新臺階。拼過的人,才知道自己潛力在哪裡。

外面的美麗新世界隨時準備迎接這群孩子。相信,這學校的高牆不是快樂的屏障,而是他們前程的瞭望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