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兩萬人馬,為什麼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第一軍情

首先,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並不是2萬,而是1200多人。

下面回答問題:

如果僅看八里橋之戰的戰績,清軍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兩軍的傷亡比幾乎到了1:25的程度。也就是說要想阻擋這1萬入侵的英法聯軍,清軍最少要集中25萬人馬才可以。

清軍所面對的對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軍隊,英國軍隊和法國軍隊。在八里橋之戰前,英法聯軍取得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俄軍。

(克里米亞之戰)

可以說,在當時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打敗英法兩國的軍隊,清軍在這場戰爭中失敗是必然的。


清軍在八里橋卻表現出了難得的亮劍精神。

李雲龍曾經說過:在古代,一個劍客即便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也會勇敢的拔出寶劍,迎接挑戰!這,就是亮劍精神。

清軍在武器裝備到軍事訓練,遠遠不如英法聯軍。

而當時的清政府已經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清政府,他們和國外已經有了十餘年的聯繫,對這些列強的實力還是知道的。所以,當時的清軍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相比,並不是盲目的應戰,也不是迷之自信!

(影視劇中的咸豐皇帝)

舉個例子,克里米亞戰役失敗後,沙俄打算和滿清聯合南下征服印度,吞併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以報克里米亞之仇。在伊犁將軍彙報給清政府後,大家都認為這事不靠譜,於是被否決。

所以,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完全是在明知對手強大無比的情況下,勇敢迎上去的。

戰鬥之中,雖然清軍損失慘重,仍然頻頻發動反擊,試圖扭轉局面。

一名法國軍官曾經這樣記錄:

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

給法國人這個印象的原因在於,19世紀後期,亞非拉各國的軍隊,除了清軍之外,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敢在正面戰場上與歐美強國軍隊這麼打仗的例子!


英軍在阿富汗的失敗,意大利軍隊在埃塞俄比亞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軍隊遭到了伏擊,而且軍隊在數量上遠不如對手,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也佔盡劣勢!

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了俄國,是因為有大哥英法罩著!

所以,雖然八里橋之戰失敗了,但清軍的表現仍然讓英法列強印象深刻。當然,對中國人來說,這次失敗是非常恥辱的。清軍表現出的勇敢,完全是匹夫之勇。如果當時憑藉軍隊數量的優勢和騎兵機動性的優勢,對英法聯軍的後勤補給進行打擊。像布爾人一樣與英法聯軍進行遊擊戰和夜戰,就算不能贏也不會輸的這麼慘!

以上!


歷史風暴

八里橋之戰可謂清王朝最恥辱的一場戰役,當時清軍投入了3萬部隊,最後直接損失高達2萬人馬,只殺死了5名敵人,應該說這不是什麼戰爭,而是單方面的屠殺,不過事後卻贏得了法國人和英國人的尊重。

此戰爆發於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了天津,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感覺到滅頂之災即將到來,經過一番爭論,最後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隨時逃跑,一方面又派出大將曾格林心,統帥7000蒙古騎兵和一萬步兵到八里橋附近設防,同時加上地方守軍1.4萬人,一時間清軍隊伍達到了3萬人。而英法聯軍總計1.8萬人,除去一些海軍和防守部隊,作戰部隊大約在1萬人左右。

1860年9月21日凌晨4點左右,清軍首先進入陣地,嚴陣以待,戰爭打響後,清軍步兵被徹底打爛,之後清軍的馬隊直接向英法聯軍發起了衝鋒,企圖直接突破。但是英法聯軍報以猛烈的火炮回擊,清軍雖然遭到猛轟,卻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依然向前衝鋒,甚至有騎兵在距離英法聯軍四十米左右的距離上最終還是倒下了。據統計此戰清軍損失2萬多人,而法軍死亡3人,英軍死亡2人,傷47人,還有說英法聯軍損失了12人。


第一軍情

拋開其他不說,對手的尊重是基於軍人職業本能對彼此勇猛,視死如歸精神的感知和敬佩。這一點在古今戰爭史上屢見不鮮,讓我們看看參與此戰事的英法聯軍成員的記述與見證。

1860年9月20日,聯軍偵查表明,大隊清軍正在向通州和北京之間的運河大規模集結,運河上有一座著名的單拱漢白玉石橋,名為八里橋,這裡是橫跨運河,繼續向北京挺近的交通要地,在這裡,僧格林沁集中了大約3萬人的兵力,展開一個兩翼凸前的大包圍圈,決定與英法聯軍展開決戰,英軍統帥格蘭特與法軍統帥蒙託邦將軍商議之後,決定與僧格林沁展開正面交鋒。

9月21日凌晨,剛過5點鐘,聯軍用過早餐與咖啡,宣佈開拔,一名法軍輕步兵在日記中描述說“清晨晴朗,略感涼爽,令人快活,河面上,田野上,瀰漫著朦朧的薄霧”英法聯軍的戰線,面對八里橋,由東向西展開,法軍冉曼將軍率領兩個炮兵連以及參謀部居中,直插八里橋,隨後跟隨的英軍向西展開,步兵炮兵居中,騎兵在左,英法各派出4000人,總兵力8000人。

對面,多達2.5萬人的清軍以大弧圈形勢展開,戰線長達5公里,八里橋中心軸線上,清軍的步兵和炮兵駐紮於一村莊。

在聯軍左翼,柯利諾將軍率領2個步兵連,一個工兵連,一個炮兵連,兩隊騎兵向前,隨後是冉曼將軍所率其他步兵,擲彈兵,炮兵等。柯利諾部不久就與清軍遭遇,法軍立刻組成方陣,架起大炮迎戰。

清軍騎兵聲勢浩大,成密集隊形馳騁而來,直至法軍陣地五十米左右,全體鴉雀無聲,全靠旗幟號令,此時法軍開始開火,彈如雨下,清軍騎兵紛紛墜馬落地,但旋即又有全新的生力軍投入衝鋒,將法軍方陣圍的水洩不通,“四周全是他們粗野的喊叫聲”,法軍方陣彷彿即將被清軍騎兵的大潮吞沒,幸虧炮兵不斷開火,驅散了敵人,柯利諾部得以及時後退,與大部隊連成一片。

居中路的法軍冉曼部,此時也遭遇大隊清軍騎兵的突擊,德拉格朗熱中尉記載說“炮火槍彈像打不倒敵人似的,他們好像死而復生,頑強戰鬥,一直衝鋒島距離我們的大炮三十米遠的地方,不過,我軍炮火變得更加猛烈,將他們一一打退,四處逃竄”

此時,英軍終於趕到,架起阿姆斯特朗後膛炮,加強火力壓制,英軍龍騎兵也開始出擊,清軍攻勢受挫,開始後退,蒙託邦將軍下令全線出擊,炮兵也向前推進,向聚集在八里橋頭的清軍射擊,法國柯利諾將軍率部衝上了八里橋,抵達了最高處。

位於左翼的英軍,派出龍騎兵和錫克族騎兵,試圖包抄清軍後路,但因為地理不熟悉而未果,僅僅繳獲了清軍丟棄營地裡的大量物資和戰利品。

在戰鬥的最後一刻,還發生了一個傳奇性的插曲,電影《火燒圓明園》中也有借鑑和改編:在八里橋頭,有一個身材高大的韃靼兵,高擎著那面寫有黑字的黃色帥旗,不斷地向四周的清軍示意,用旗語發佈命令。當僧格林沁的大軍已經全面撤退,戰場上和橋頭屍橫遍地,他依舊屹立在哪裡,用大旗傳遞著統帥的最後一道命令,任憑子彈在他身邊嗖嗖飛過,炮彈隆隆轟鳴,依舊巋然不動。他的勇氣,我們都感到何等崇高,蒙託邦將軍也不禁讚歎“啊,多英雄的好漢,真希望不要打死他,為何這傢伙不和其他人一起撤走?快給我把他救下來”


於是,幾個聯軍士兵銃上去,試圖俘虜他,然而就在此時,一挺機槍(原文如此)突然響起,將他擊中,將他打倒,而那面大旗飛走了,帶著他那隻緊握著旗杆,還在抽動的胳膊消失了。

此戰結束後,英法聯軍繳獲了27門銅炮,大量抬槍,以及刀槍,弓箭等戰利品,清軍死亡人數在3000人以上,英軍2人死亡,29人負傷,法軍3人死亡,17人受傷。


晴天有時下豬

八里橋之戰,清軍慘敗卻贏得對手尊重,這完全是無聊的意淫了。

1860年9月21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和英法聯軍在通州附近的八里橋展開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的總體戰役態勢是英法聯軍進攻,清軍防守。英法聯軍取勝的話,將直抵清帝國的首都北京城,是清軍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這場戰役中,英法聯軍兵力七千人,清軍兵力三萬人,其中騎兵萬餘人。清軍有著很大的兵力優勢。

這場戰役的作戰一個上午就結束了,英法聯軍輕鬆取得勝利,接著順利佔領北京,喪心病狂的火燒圓明園。戰鬥中,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英法聯軍共陣亡5人,受傷46人。清軍的傷亡也不大,傷亡千餘人後就完全崩潰,一鬨而散,即使這場戰役是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八里橋之戰)

有些文章說清軍傷亡2萬人甚至騎兵全體陣亡,完全是胡說。清軍傷亡千餘人的數據來自於英法聯軍方面,按照一般規律,軍隊估計敵方傷亡都會偏高,清軍的實際上網很可能不到千人。

當然,從清政府的角度,清軍損失肯定不止千餘人。大敗之後,大量清軍潰散,會散入民間淪為盜匪或者乘機脫離軍隊,在清軍序列中消失。

劣勢兵力的英法聯軍,以微小的傷亡擊潰了兵力優勢極大的清軍。英法聯軍的勝利來得如此容易,比一場難度較大的軍事演習都輕鬆得多。

當然,雖然清軍總體來說是一觸即潰,但個別英勇的清軍勇士還是給英法聯軍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一個清軍旗手在清軍已經崩潰後依舊高舉旗杆堅守在八里橋,直到被炮彈擊中陣亡後依舊緊緊握住旗杆,讓英法聯軍甚是讚歎。


仁勇校尉

歐洲人想來崇拜英雄,崇拜視死如歸的精神。你看歐美多少個人英雄主義電影電視劇,還有超人蜘蛛俠超級英雄,就可以看出歐美人的價值體現。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基本上被打跪了,文臣武將望風而逃(除少數將領),20年後第二次鴉片戰爭,亦是如此,沒有愛國精神,沒有民族精神,沒有軍人責任感的清朝人深受歐洲洋人的鄙視,連皇帝(當時為咸豐)都出爾反爾,毫無擔當意識。

八里橋之戰中,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鬥,由清朝名將僧格林沁統率蒙古鐵騎和步兵共計三萬餘與一萬多英法聯軍進行的一場決戰。當時的清朝還沒有洋務運動,軍隊還是老式戰法老式兵器,在面對英法先進的排槍戰術和武器下,基本上全軍覆沒,當此戰中清軍全部士兵表現英勇,視死如歸,毫無懼色,讓洋人刮目相看。

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此戰鬥中做了詳細的描述:“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好鬥之士,確是應該屬於他們!沒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這種犧牲精神在所有的民族那裡都被看作為偉大的、尊貴的和傑出的”。

保爾·瓦蘭也在《徵華記》記載中說道:“中國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德里松伯爵的日記中也寫道:“敵人已經兩次被打退,卻還沒有認輸······中國人現在已挺身而出。········他們的一位官長騎著馬站在前面;儘管隆隆的炮聲蓋過一切,可是他還在高聲呼喊著。在這位英勇的官長的周圍,橋欄的大理石塊四散飛舞,卻並沒有嚇倒這些不靈活,然卻勇敢的鬥士,他們寸步不退。”

可以看出,雖然清軍將士愚昧落後,但是卻得到了歐洲人的尊敬,其實在30年多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一樣可以看出為什麼八里橋之戰能贏得了對手的尊重。1896年的《紐約時報》總說道“在四萬萬個中國人中,至少還有三人認為世界上有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這裡指的就是丁汝昌劉步蟾和鄧世昌,歐洲人想來崇尚民族精神國家精神,在八里橋之戰中,清軍將士也完完全全的體現了出來。

值得尊重,不是嗎?


曹小翔xixi

損失兩萬,贏得對手尊重,神話吧。

當時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計為3000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戰後英法聯軍清點戰場,清軍屍體一共一千多,剩下的都逃了,並不存在數萬人傷亡過半甚至全軍覆滅的神話。

兩次鴉片戰爭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近戰能力,遠程射擊清軍還能忍受,能衝到離英法聯軍五十米處徘徊射箭放槍,對方一旦肉搏突擊清軍立馬崩潰。滿蒙軍隊一代不如一代,弓箭拉力只有當初進關時期八旗兵的幾分之一,而且還射不準,傷害極小,許多人放棄弓箭用火繩槍,在馬上更加打不準,騎馬墜馬不稀奇。滿蒙騎兵被英國訓練的印度騎兵驅散,肉搏根本打不過。而西方國家由於前裝火器的射速慢問題,特別重視肉搏。

相比英國入侵阿富汗,被當地武裝打得全軍覆滅,滿清可以說是勇武差遠了。

指揮戰鬥的法軍將領 回國後,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封為“八里橋伯爵”,還讓他當了參議員。法皇提議再給他年金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但遭到了多數議員的反對。議員們認為,發生在八里橋的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

中國歷史探索者

這很正常,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會對視死如歸的對手肅然起敬,這裡面的例子太多了。

二戰時候,法國兵敗如山倒,但是納粹軍隊破例允許法國第17集團軍軍容整齊的進行投降;美國現役的武裝直升機“阿帕奇”大家知道吧,這就是一個印第安人勇士的名字,把曾經的對手名字用來命令自己的武器,這裡面的崇敬之情不言而喻;還有我們最可愛的人,據戰後美軍回憶:由於志願軍渡河弄溼了衣服,等到“他們”再上岸時,渾身都已經結成了冰,像“一個個緩慢移動的圓木”,這是一群什麼樣的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

八里橋之戰,雖然是一邊到的局勢,但是這些勇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無疑給了侵略者極大的震撼,這樣的民族不可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