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在日本千葉縣市原市就建成了一座這樣的女性專用玻璃廁所,在玻璃廁所的四周擺滿了各樣的鮮花,整個廁所和周圍的鮮花用兩米高的杉樹幹密集圍成的圍牆圍住,面積竟有200平米,這樣的規劃倒還是挺有新意的。

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能夠在短暫的,無聊的時光裡享受下外面的美景。一個人能夠賞識著美麗的花兒享受自己的個人世界。

在千葉縣市原市的櫻花小湊鐵道飯給火車站前,就建成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景色廁所”,飯給火車站周圍的櫻花和油菜花是有名的旅行景點,建這麼一座通明廁所花費將近987萬日元(約合60萬人民幣),主要是用來給女性提供便利。

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政府花費這麼多錢建造這座公廁,是想以此作為名片,打造旅遊觀光熱點地。設計師藤本壯介介紹稱,希望遊客在私密空間也能享受美景。目前如廁免費。不過還是感覺不會有人去。

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廁所總面積大約有200平方米用杉樹的樹幹圍成圍牆,圍牆高2米。周長54米,圍牆的中心安放了一個1.4平方米的單間式廁所。單間廁所的牆面居然是用玻璃做的,玻璃牆和杉樹圍牆之間放滿了五顏六色的盆栽鮮花。

在中國,廁所除少數高級場所和富裕家庭外,還基本上停留在實用的階段,而在日本,廁所早已上升為一種獨特的現代生活方式所代表的文化,並且日益洗練精緻。廁所在日本作為高雅的現代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舒適的人性空間。在日本,廁所除了是排洩場所外,更是舒適的人性空間。目前,日本的城市中水洗廁所的普及率為100%;以熱水沖洗和烘乾代替手紙的智能廁所為69%。智能廁所的熱水沖洗具有按摩技能,洗手後還有烘乾機。日本的廁所一般都非常清潔,小便器上都裝有叫作“Calmic”的裝置,在沖水的同時,具有除臭、飄香、殺菌和防止沖水管堵塞的機能。這些精心設計的裝置,使人們在如廁的同時,也得到一個放鬆與休息的空間。一般的公共場所還設有帶嬰兒座椅和帶子的母子廁所、乘輪椅的人的專用廁所,有的地方還設有人工膀胱及人工肛門患者專用廁所等,而且一切公共場所的廁所都備有手紙並且都不收費。

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2、廁所是最個人化的隱私空間。特別是女廁所,一般都有較廣闊的空間,女性可以在那裡休息、化妝,有的還備有化妝水等。而且為了防止排尿的聲音洩露出來使人害羞,還專門設計了叫做“音姬”混音裝置,這是除日本以外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的裝置。這種裝置開始時使用古典音樂或鳥鳴的聲音掩蓋排尿的聲音,後來覺得這些聲音還是不自然,因此現在通常使用流水的聲音。據說這種裝置是受江戶時代廁所裡具有同樣功能的裝置的啟發設計而成的,那時不是水洗廁所,因此此類裝置安裝在便坑裡面。

3、審美空間。一般普通日本人的家庭及公共場所的廁所,都會擺上假花或鮮花,有的還會掛上名畫,手紙通常被摺疊成美麗的三角形,還有的地方會自動摺疊成仙鶴形,燈光的色彩與設計也各有特色。福井縣越前海岸的日本料理的廁所,都建成花園式的,綠苔青竹,瘦岩石燈,雅緻清新,優美閒靜;兵庫縣明石市林崎松江海岸的一家咖啡店中,有水族館廁所,便器的周圍像藍色的海洋,魚翔淺底,龜遊石間,鱗光閃爍,水草悠長,使人們在驚訝中身臨一個瑰麗的空間,度過一段審美的時間。

日本人花費千萬打造全透明廁所,只對女士開放

4、文化概念空間。日本的廁所雖然舒適,但是都實踐著環保的文化概念,如大便、小便有用水量不同的開關。在一些場所,到了冬天,人們坐在便器上,便器會自動發熱。美國著名歌手、演員麥當娜·西科尼(MadonnaCiccone)曾為日本嚴冬中溫暖的便器讚歎不已,但是這種便器舒適中通常有精巧的環保設計,就是在如廁的人走進廁所6秒鐘以後才耗電發熱。設計者經過精密的計算,算出如廁的人走進廁所以後6秒以後會坐在便器上,如廁的人走了以後就立刻會停電。而根據各地的狀況不同,還有不同的文化概念的廁所。如名古屋市附近有豐田汽車公司的總部,名古屋的拉麵店一風堂廁所的牆壁就用金屬汽車零件構成,洗手池也是同樣的形態;靜岡縣三日町盛產蜜柑,三日町有許多公共廁所就做成蜜柑型。

  • 日本的廁所,以人們追求舒適、清潔的意念為動力與先導,以審美和觀賞作為其發展的深層內涵,以體現新銳的藝術概念作為其構成方式,成為一種與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生機勃勃的現代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