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致癌”兩個字快速念出來,就成了“宅”。有趣的是,很多醫生認為年輕人愛好“宅”,恰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個主要潛在原因。

這種宅文化,讓許多人習慣於把大量時間用在久坐為主的娛樂活動上,如看電視和玩電腦。宅在家裡一動不動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健康問題,是造成癌症等疾病、失能、死亡的一個主要潛在原因。那麼,宅在家我們都面臨哪些健康風險,又該如何擺脫這些危害呢?

1. 宅,不交流,易得消化系統和淋巴系統癌症。

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有一種性格叫癌症性格 ,這種性格的特點是,性格憂鬱、感情不外露,封閉內心,不愛交流。

美國學者分析1300名醫科大學畢業生心理和健康狀況後發現:性格憂鬱、感情不外露的人,比性格開朗的人更易患消化系統和淋巴系統癌症,如胃癌、胰腺癌、直腸癌、結腸癌、淋巴癌等,患癌的危險性竟高出15倍!

2. 宅,不愛喝水,易得腸癌、膀胱癌。

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宅著沉迷遊戲或電視劇,該喝水不喝水忍著,癌症風險也在增加。美國一項研究表明,一天喝5杯水比喝2杯水或更少的女性,患結腸癌的比例降低45%。

喝水很少的人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比較大。極少的液體攝入使尿液濃縮,排尿期延長。如果膀胱長時間地保留濃縮的尿液,可能就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

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你的身體至少已經流失了1%的水分。不渴時就要喝水,少量多次,喝白開水。

3. 宅,點外賣,易得結腸癌、胃癌。

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吃完外賣,飯盒底有層油,這種高油、高鹽的情況在外賣食物中很常見。高油脂帶來的問題不可小覷。

吃進胃裡的油脂過多,膽汁也會相應增加分泌。當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進入結腸後,結腸中的一些有害菌可將其中的膽汁分解轉化為致癌物,從而增加患結腸癌的機會。

而且不在飯點吃飯,外賣送到時常常涼了,這種三餐不規律的飲食方法,也會增加胃病乃至胃癌的風險。

4. 宅,作息不規律,易得胰腺癌、甲狀腺癌。

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宅在家裡,該睡不睡、該起不起,與生物鐘對著幹,會發生什麼?諾貝爾獎的研究結果提示我們:當我們的生活方式總和我們身體內部的“計時器”作對時,患上各類疾病的風險就可能會增大。

以胰腺癌為例,經常熬夜的人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睡眠質量差的女性,會更容易患上甲狀腺癌。

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

5. 宅,不運動,易得肺癌、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

宅=致癌!別總宅在家裡了,那是謀殺自己!

美國佛蒙特大學用20年時間研究了17000多位男性患者後發現,經常運動者比不運動者患肺癌的幾率低68%,患直腸癌的幾率低38%。

還有研究證據表明,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癌症,比如運動可以減少結腸癌和雌激素相關性癌症(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

美國衛生健康服務部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需要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

提倡運用“1357”運動規律:“1”指每天做一次運動,“3”指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5”指每週至少運動5天,累計每週至少需要150分鐘,“7”指運動後,年齡+心率要小於170。從現在開始,每天抽出時間運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