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老柴怎麼懟李斯特,都逃不過李斯特的愛

不論老柴怎麼懟李斯特,都逃不過李斯特的愛

安德魯·戴維斯爵士

5月19日,上交音樂廳將迎來一場李斯特與柴可夫斯基作品音樂會,讓人想起這兩位作曲家的往事。

1881年12月,柴可夫斯基從羅馬給贊助人梅克夫人寫來一封信,談到他聆聽了一場李斯特作品音樂會,信中說:“前天的慶典現場是為了李斯特70歲大壽,曲目都是他的作品……作曲家本人出席,無人不被眼前堪稱偉大的老人打動,意大利觀眾的歡呼震撼人心。不過,李斯特的音樂讓我渾身發冷,詩興蓋住了真正的創造力,色彩遮蔽了構圖。簡短地說,不論效果多麼驚人,音樂都被內容的空洞玷汙了。他與舒曼完全相反,舒曼具有創造力和音樂思想,但表現力卻是灰突突沒有色彩的。”

然而柴可夫斯基不但終生熱衷創作柏遼茲、李斯特開創的標題音樂,並且被當時歐洲著名樂評人漢斯利克封為“李斯特的門徒”,作品“充滿戲劇化的噪音和煙霧效果”,標題“以李斯特為榜樣,都抄自莎士比亞”。

兩位作曲大師首次見面發生在1876年夏天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上,這時李斯特已經退休,對柴可夫斯基很有好感。柴可夫斯基也高興見到一個“有意思有個性的人物”。1879年,大提琴家威爾海姆·費岑哈根寫信給柴可夫斯基報告:“我演奏了您了不起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李斯特說我演奏得精彩極了,這是真正的音樂!”不過柴可夫斯基並不相信李斯特喜愛他的音樂,他覺得“強力集團”的作曲家之一居伊才是李斯特的菜。

無論柴可夫斯基對李斯特的音樂持多麼保留的意見,李斯特對柴可夫斯基始終關照。1888年1月,柴可夫斯基首次到萊比錫巡演,發現當地的李斯特協會會員不僅是他的粉絲,而且也熱愛他的同行的作品,就像李斯特很早就支持俄羅斯音樂一樣。

5月19日的音樂會將演出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以及卡爾·瓦因的現代作品《五》。鋼琴獨奏陳默也,安德魯·戴維斯指揮墨爾本交響樂團。前兩首作品作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作,好聽又炫技,是不少樂迷的入門曲目。

安德魯·戴維斯在2006年曾經為李雲迪協奏,出版過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他對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十分熟悉,尤其歌劇《黑桃皇后》情有獨鍾,兩次在格林德伯恩音樂節現場錄製全劇,受到BBC音樂雜誌、留聲機雜誌、企鵝唱片指南高度肯定。

作為典型的英國指揮家,他的風格是含蓄和抒情的綜合體,不但以詮釋英國作曲家蒂皮特的作品名聞世界,而且對浪漫主義音樂把握得非常清晰和敏銳。他的“悲愴”會偏向優雅與平衡。

在2016年悉尼國際鋼琴比賽中贏得喬治·弗雷德裡克·博伊爾大獎的我國青年鋼琴家陳默也,生於北京,2014年獲得第58屆辛辛那提世界鋼琴比賽的冠軍和決賽的“觀眾最喜愛”獎,也是第15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中最受歡迎的鋼琴家之一。對他來說,浪漫的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是拿手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