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行业实体店生意不景气,网上到处是低质低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中国的商业模式在十年里,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也缔造了中国经济的无数个神话,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已经占据了中国经济版图的一席之地,同时,也让中国的传统商业模式经历一次次洗礼。

“去年生意就不是很好,今年随着酒店业的下滑,很多原本的窗帘、床品的大单生意也没有了。如果单纯依靠零散客户,今年肯定赔本。”做了十几年批发生意的老板说。多位商户均表示今年的形势很不好,布匹原料涨价,市场销售下滑很多。面对传统家纺行业举步维艰的局面,3家纺织巨头罗莱家纺、富安娜、梦洁家纺率先转变了销售模式,逐步将销售重心转移至电商渠道。“家纺行业如今形成了大品牌时代,很多名牌产品逐渐摒弃传统销售模式,关闭实体店,将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未来中国传统家纺企业将在电商领域竞争极为激烈,而更多生产、销售家纺产品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从网站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家纺品牌如今都已经进入了电商领域,而且随着销售渠道的转变,电商如今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罗敬礼认为,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的销售来看,竞争还是极为激烈的。一套床品四件套,在实体店售价要1000多元,在网上的价格有的只有实体店的3折,为的是薄利多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今年跟踪了200多家企业,发现4月份床品企业终端,即线下实体店业绩下降非常快,出乎很多品牌企业的意料,有的跌幅达到50%,说明终端的问题很严重。“终端的下滑,使企业对电商渠道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只要是目前有能力的家纺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电商。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家纺行业作为纺织门类相对平稳的行业,所受冲击较其他行业迟后,2009年后开始逐步显露,2011年开始大面积波及,其主要影响来自于宏观调控使新增住房刚性需求下降,新婚人口快速回落刚性需求减少,整体销售疲软,渠道关店率快速增加,资金链流动性枯竭,渠道碎片化,供应链支付周期缩短,存货去化周期延长。多方因素使得更多小微企业加入线上渠道,经过几年的积累,线上渠道已经形成了暂时稳定的生态链条,分化消费人群能力加强,对传统渠道形成品类压力。

  但是,在线上一片大好形势的背后,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其低起点,靠低价、抄袭、购物群体跟风消费、平台炒作、相对扁平化管理、低运营成本所积累的优势,占据市场所形成的大量泡沫销量,已经堆积到一定高度,自2014年以来,线上渠道利润下降明显,长期的低价低质使得客户信誉度不断下降,国家关于网购售后政策的出台,微商直销的加入,都在挤压已经堆积高企的线上泡沫,渠道自我清洗迹象已经非常明显,随着传统渠道的逐渐觉醒,各个品牌对于线上冲击的应对,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会有很大的改观,线上体系的自我排除期即将开始,部分理性消费人群的回归,一部分已经形成优势的线上企业的品牌化,第三方平台的升级,使得线上渠道快速进行分化,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例,原来的淘宝,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杂烩,到后来的品牌化升级,将企业级别客户升级为天猫商城,但是,依然还是良莠不齐,虽然立意淘宝做菜市场,天猫做大商场的路子,可淘宝变成了街边摊、菜市场、批发部、二道贩子等等业态的集合,天猫里披着品牌外衣卖着菜市场货的大有人在,那么,如果让我预测,阿里巴巴的再一次升级,只是时间问题,每次升级的代价,一定是成本的增加和进一步的线上渠道细分,线上渠道的后起之秀中,已经有一部分平台在运作之初就进行了线上渠道的市场细分,如唯品会、一号店、京东等等。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线上洗牌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泡沫挤压已经开始。

家纺行业实体店生意不景气,网上到处是低质低价。

  其实,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在重复上演着类似的一幕,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彩电行业吗?当年可以说在的彩色电视机厂遍地开花,在经历市场饱和,外销乏力,利润枯竭的困局后,进行了行业自发大洗牌,几大优势品牌快速形成霸主地位,一些老牌知名企业在行业变局中反应迟钝,应对无方,不是被吞并,就是消亡,小型企业和品牌,更是哀鸿遍野,纷纷落马,通过那次的行业大清洗,成就了今天的彩电行业格局,当然,这和当时的商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么,现在的企业抗风险性和自我调控能力都较那时候强,但是,行业危机、渠道危机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提前感知,后果依然是非常严重的,泡沫的破碎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忧患意识的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牺牲品。

因为笔者建议做家纺的,抛弃品牌概念,做出大量针对中产阶级的产品,也就是高质量中间价格的产品,不要一味去在低质低价的道路上狂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