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有一哥们,大家都叫他苏总,要拢人一起搞个项目,于是设了一个局,电话大概说了事情后,提出晚上吃饭详谈。他言简意赅地说,晚上老时间,老根据地。我一下子回不过神来,问他什么老根据地,他咋咋乎乎地告诉了我,我赶紧致歉,实在好久没去了。

他说的老根据地,在南宁金花茶公园西门正对面,叫大清府。这家店所属的餐饮集团里,有一位股东是我前上司的铁哥们,我们都跟着叫二哥。老上司归笼当了领导以后,整日被拴在办公室,事务繁杂,未免憋闷,有时间就拉上我们几个门徒,出来喝一顿,透透气,往往就是上二哥的店。他到这里喝酒当然不会付账,二哥交了这么一位好朋友,总拉着一堆门徒来吃他喝他,也真是遇对人了。反正,二哥集团名下的馆子,我都跟着吃过。所以,说是老根据地,我完全赞同,没有其他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吃喝二哥的,最早还不是在大清府,大清府原是世纪之交时别人开的,开业时我一位朋友参加活动,得了几张券,还带我来吃过。十多年前,大清府才转到二哥那个集团的手上,因为离我们近,才顺理成章成了根据地。我们最早吃喝二哥的地方,叫汉斯,现在那地方已经拆了,但集团名字仍叫汉斯,南宁中年以上的男人大概都知道那地方。

1990年代末,南宁突然兴起了一股茶楼消费热潮。所谓茶楼,并不是专业喝茶的场所。可以笼而统之地概括,这是一种晚间休闲场所。来此的客人,很少沏什么好茶,而是直接上一壶所谓迎宾茶,所有饭馆客人一到就给沏上那种,有的免费,有些象征性地收点钱,喝完了就让服务员加。然后,点些小吃,主食类的炒粉、饺子、粥之类,烧烤类的烤猪鞭、烤鱿鱼、烤肉串之类,还有一类是各种凉菜小吃,比较流行的有拍黄瓜、手撕牛肉、水煮花生这些。当然,也有一些小炒,但点的人不多,毕竟多是吃了饭来的。

当时街上还不像今天,铺天盖地都是烧烤摊,想吃烧烤,除了自己买肉买料买炭火,上公园租人家的炉子自己烤着乐,恐怕也就这类茶楼有些烧烤的食物出售了。有几年不知道怎么特别流行烤猪鞭或椒盐猪鞭,我从没吃过,人家尿尿的东西,有何吃头!当然我也不反对别人点,而且看着很开心,那么胖一头猪,怎么它的鞭儿还不到筷子一半粗?总而言之,这些东西都是磨磨牙的。我最感兴趣的是手撕鱿鱼或水煮鱿鱼,所谓手撕鱿鱼就是把干鱿鱼烤熟,水煮的则是干鱿鱼发开后煮熟,两样均可一丝一缕地细细撕下条来,蘸着放了芥末和辣椒酱的酱油碟子,很是刺激,下啤酒正好——对了,来为里喝啤酒的远比喝茶的多,几乎每一桌桌上都放着啤酒瓶。上茶楼喝点啤酒,吃点零食,消此苦夏,是当时南宁人比较开心的娱乐方式。

南宁夏季苦热,当时人们生活已经说得过去,饱暖起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虽未像后来那么奢侈糜费,但平时兄弟几个凑到大排档喝几杯闹一闹已是常事。著名的中山路美食街真实最早就是因为给给市民提供大众餐饮和大排档而火起来的,一直火到成为全国知名的美食街,本地人反而不太去了。但实在说,当时夜间消遣的方式还不多,虽然也有人尽皆知的夜总会和酒吧,但消费不低,主要喝洋酒,不能作为寻常消遣地处,去的多是江湖客和生意人,能够大众化的只有茶楼。有几年,茶楼生意很是红火,每到夏天几乎都挤满了人,大堂里摆的桌子,几乎是一张挨着一张,人腰顶着人腰;做成火车座或环座的,很多还要在边上加座。以我的小人之心度测,吃不吃喝不喝都不打紧,来这里叹得一晚上空调,直到夜半凉气略来,才摇摇晃晃回家上床,也算是店主附赠的一道大福利了。

名义上是上茶楼,实质上喝的基本是啤酒,却还吃了不少零食,最主要的活动,是打扑克——多是打拖拉机,或者锄大地,连斗地主都还很少。偌大个闹哄哄的大堂里,大半桌上摆着扑克牌。所以,晚上想约人,可以说上茶楼,也可以说喝啤酒,也可以说打扑克,反正最终都可以在茶楼解决。当时南宁的大小茶楼就这样风起云涌接二连三地遍地开起花来。而且好像南宁商人很有历史感,名字叫得堂皇大气,时空纵深感很感,大唐茶府、新大明茶楼、大清茶府之类,历朝历代似要重现光芒,各种名目都可以在各朝各代里实现交流沟通。据我所知,不少小生意人谈生意,请来茶楼并不算丢脸,有人就请我到茶楼谈过开发青藏高原的生意。而借此宝地谈些坑蒙拐骗的所谓项目的,也决不在少数。

当时二哥开的那家南宁最热闹的这种休闲场所,既不叫茶楼,也不以朝代命名,而是叫汉斯自酿啤酒城,实至名归的洋货,从行车进口的一套酿啤酒的机器,当场酿造出各色啤酒,一扎一扎地上,很多南宁人是在此店认识黑啤、生啤之类的啤酒品种的。但从性质上说,也是一种茶楼。当时南宁就只他一家独门生意,被人请来此处搞一搞,心里会很高兴的。所以,从饭市时间就很热闹,有些不喝啤酒的人,也把饭局约在这里。对面就是广西电视台,台里很多哥们儿姐们儿,时常来此打尖,我经常撞上一伙。八九点名目后,饭市基本结束,喝茶喝啤酒吃夜宵打扑克的,陆续登场。反正从下午五点多到临晨,这里一概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不得消停。可以说,当时的南宁人,包括我这种因为工作而来的新移民,甚至部分来南宁谋生的流动人口,没进过汉斯的有,但不知道汉斯这地方的,可谓微乎其微。“上汉斯,喝鲜啤”,是当时小青年人社交的一项比较可取的内容。当时经常光顾汉斯的,多是二三十岁,一晃快二十年,几乎都是油腻中年甚至老年人了。儿子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正寻找新的乐子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了。但那辈人,老到靠回忆来打发残生时,汉斯肯定是个忘不掉的符号。说句接地气的话,这里不知道成就了多少姻缘,也不知道散了多少对鸳鸯。反正,有人在此谈恋爱谈成功了,也有恋人在此谈判分手谈成功了。

后来,汉斯集团陆续又开设或兼并重组了不少餐饮店,我也跟着去打了不少秋丰。他们越来越专注于专门的餐饮,主要还是走平民大众消费的路线,但也有高档次的店,我印象中有家店摆的是红木沙发。这是大势所趋,进入新世纪没几年,这些所谓茶楼的生意日渐式微。人们腰包日粗,消费也不断升级,大家有了更多的悠闲方式和场所,这种简明扼要的消遣方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红极一时后自然烟消云散。不是纷纷直接做餐饮,就是盘给了别人做别的生意,汉斯啤酒城则是连店都被拆迁了。茶楼生意初兴时,我刚到南宁工作,当时人生地不熟,也没那么多人请我喝酒。每天晚上要是没有饭局,在食堂吃完饭后一抹嘴,看着夕阳还高高挂在天上,心下便发慌,如此长夜,何以消遣?不由自主就拿起电话约人,茶楼?喝啤酒?打扑克?反正就要找个地方,好好地把我的青春消磨掉一部分。

大清府大概是十多年前接手的,我在以前的大清茶楼醉过啤酒,变成大清府以后,改为醉白酒了。菜式以本地菜为主,兼容一些流行的川粤菜式,比如川菜里的麻婆豆腐和粤菜里的猪肚煲鸡。虽是大众餐馆,大清府的菜还是不错,时常还应景推出点新菜。虫草花现在到处随处可见,我第一次吃时就在这里,那时候菜市很少能买到。我记得,还在这里吃过鲜腐竹。平常吃的腐竹是干的,要自己泡发,而这里曾经推出过未晒干的腐竹,挂在一个架子呈上桌来,下火锅口感极妙。

我有时候作个小东搞个非正式的聚会,也往往居心叵测地请来这里,不是为帮衬二哥生意,他根本就不会知道我来过。个中原因,这晚上有位路较远的哥们,责问苏总怎么定这个地方。苏总直截了当地回了一句,实惠呀!我很赞同苏总的意见,但当然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这个晚上苏总请客,点的菜虽家常,质和量却交待得过去,中间有几道算是“硬菜”,我硬揪住他问,总共多少钱。他眼都不眨,还是回答得很老实,不到六百。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猪肚煲鸡,从广东传来,已在南宁流行了十几年,很多小聚会就点上这么一锅,加一两个菜,就是一顿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酿三宝,将肉末塞进掏空的青椒、茄子和苦瓜中,煎焖而成,味道鲜美而丰富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铁锅柠檬鸭,南宁本地名菜,以久腌的酸柠檬为主要配料炒制鸭肉,酸辣咸鲜,毫无鸭膻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生焖狗肉,作个点缀,因为来客中有好这一口的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叉烧,两广著名烧卤,米粉店、饭馆、家庭的餐桌上常见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炸春卷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鱼生,翻译成普通话,与刺身同义,一共六碟,南宁本地人爱吃的美味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鱼生料,可选自己爱吃的装到泡有芥末的酱油碗里,连鱼片夹在一起吃,使鱼生的口感更清爽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椒盐鱼骨,做鱼生把鱼片剔去后留下还带着很多肉的骨头,炸后洒椒盐,香极,下酒很妙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土豆丝炒肉丝,我晕,第一次见这种搭配,但吃越来的口感还真让人豁然开朗

有多少南宁人的青春在他店里徘徊

自酿鲜啤,汉斯是南宁第一家现场配制鲜啤出售的,集团旗下的餐饮店大多供应这玩意儿

大清府的定制餐纸,汉斯的标识比大清府的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