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快消品行业很难出现专业的物流城配公司?

近日,笔者走访了知名城配企业易货嘀,通过与易货嘀CEO秦渝的沟通,笔者发现城配企业在零售快消行业依旧存在着很大的机会。今天,笔者就对此与大家探讨一下,城配企业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快消品行业很难出现专业的物流城配公司?

一、快消品城配市场的行业现状

首先介绍一下易货嘀,易货嘀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上市公司传化智联的旗下公司,也是交通部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易货嘀定位于城市物流专家 ,一直致力于为各类中大B企业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城市物流解决方案。易货嘀也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指定城配服务商,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数博会(贵阳),也连续两年选择易货嘀作为城市物流整体承运商。

秦渝告诉《新经销》,当前中国的城市配送则可以分为三个细分赛道:

1、C端配送:主要是最后100米跑腿物流,个人小件的及时送达等,运输载体主要为骑手;

2、小B端配送:主要客户群体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夫妻老婆店的临时性提送货,还包含一些个人大件搬家业务,运输载体主要为面包车以及部分栏板车和厢式货车;

3、中大B端配送:中大型企业计划性城配物流,主要有仓到仓、仓到店、仓到宅三种场景,运输载体主要为厢式货车。

“但无论是哪个细分赛道,都存在着一种服务和市场的错位。因为,城配市场最大的存量是零售和快消品的配送。但实际上,中国如今的零售和快消品的城配服务主要是依靠经销商体系完成,并非由城配公司完成,以上几个赛道的城配企业的业务构成中,零售和快消品的配送量也没有占到绝对比重,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二、城配企业为什么很难切入到快消品市场中来?

在渠道数字化的过程中,城配是一个很重要的模块。未来物流配送也一定会从经销商的职能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化、一体化的全网能力。而且,随着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行为趋势的愈加明显,多屏又导致了消费者信息的碎片化,在消费端产生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零售小店的购买场景变成了无数的电子化屏幕。但是在物流层面,并没有太多的城配企业切入到快消品行业中来。主要原因如下:

1、我国快消品行业物流配送颗粒度和精细度要求较高

美国地广人稀,零售市场多大卖场,网点分布非常集中,可以通过计划性物流来完成商品的配送。在台湾、日本等地区,人口密度很大,较容易形成高密度的零售连锁体系,如7-11等,这也为城配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我国的零售市场却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据统计,我国传统零售小店数量约为560万家,且大多分布于县、乡、镇等低线市场,而这些小店却承担着近7万亿快消品市场的商品分销任务。高度分散的售点分布决定了我国的快消行业不得不依靠大量的经销商来承担物流配送的职能,以完成对这些售点的服务,这也就导致了行业上下游整体呈现出“小而散-小而散”的特点。

2、交付过程复杂,扩张相对较慢

C端的商品流通是分拣复杂,交付过程特别简单;而快消行业B端市场是分拣简单,交付过程较为复杂,因为涉及到结算、退换货、终端陈列、逆向物流等诸多服务,这就导致了快消品行业的城配市场相对而言较扩张速度相对较慢。

3、渠道通路上的利润不足以支撑同城物流配送的成本

近两年随着各项运营成本的极速攀升,快消行业各层级的利润也受到了严重的压缩,这也就导致其物流、仓储成本很难被专业第三方社会化分工所消化。

秦渝认为,“社会化分工的前提是在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利可图,这样才能使第三方城配公司有足够的动力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快消品行业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利润结构和利润分配方式的话,第三方很难有太大动力来实现专业化分工”。

除此之外,目前很多的快消B2B平台也在自建仓储物流配送体系,这也导致大量的城配公司很难真正的切入到快消品行业的物流配送中来。

三、快消品渠道变革任重道远

城配企业的发展伴随着快消流通渠道的变革,而我国的快消品流通领域的变革则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进过程: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传统的供销社逐渐汰换成批发市场;

上世纪90年代-2000年左右,快消品商品流通逐渐从批发市场完成了向批发商的转变,而此时的批发商包含省级、市级、县级等各级经销商、二级批发商;

从2000年-2010年左右,经销层级越来越细化,省级、市级的经销商逐渐被边缘化,颗粒度越来越小的县级经销商成为主流的分销渠道,深度分销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

2013年-现在,中商惠民等B2B平台开始出现,渠道数字化变革正式开始。

从以上快消品流通渠道的演进来看,快消渠道的变革是基本以10年为周期来进行更替的。而且,渠道内的各参与者对于趋势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即使渠道演进变化到今天,批发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如长沙的高桥大市场、济南的海鲜大市场等。

而随着年轻一代用户群体的逐渐扩大,新的商品流通渠道和商品配送方式也必将会成为主流。

从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中商惠民、百世店加、易久批等原生B2B平台以外,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参与到了快消行业的渠道变革中来。此外,传统零售企业如大润发、东莞美宜佳、西安每一天等,甚至很多传统经销商都开始试水B2B、统仓统配等业务。

所以,《新经销》一直认为渠道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避免,在渠道演进的过程中,虽然会经历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但是快消品行业对效率的追求却永远不会停止。

四、城配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1、专业化分工的不可逆趋势

快消品行业的特点是商品无限接近消费者,这就要求供应链也必须要尽可能地靠近市场。虽然目前品牌商只能通过现有的经销商体系才能够满足配送体系的颗粒度,但是随着快消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加快,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也必将越来越强烈。因为只有第三方的社会化物流,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

2、标准化服务相对容易形成垄断

在非标产品服务上,一般需要提供大量的个性化服务,这也就决定了大平台很难形成绝对性的垄断。易久批战略收购惠进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易久批在酒水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休食品类上却存在很大的短板,所以易久批收购的惠进货的真正意义在于后者专业的团队。这也证明了在商流汇集的B2B平台领域,较难出现完全垄断的局面。

但是标准化的服务却能够快速复制,进而形成规模优势,城配物流就是很典型的标准化服务。

3、零售企业的扩张为城配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很多经销商已经通过统仓统配,将仓储和物流配送逐渐分离开来,这就为城配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此外,很多线下零售企业如钱大妈、百果园等都在进行跨地区的扩张,而这些企业本身涉足城配物流的意愿并不高,城配企业如果能够跟随这类企业一起成长,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发展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