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鑑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幹筆作花卉小品。

金農博學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鑑賞,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古雅拙樸。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金農把梅花的形式美與詩情美推向了極致,在他的內心存在著悲涼的矛盾,一方面追求文人雅士之清高,另一方面必須賣畫“乞米”維持生活。在懷才不遇的矛盾心態當中,金農嘆息世道又自強不息,利用堅毅的品格寄情於書畫,借梅花的鐵骨冰心激勵自己與寄託憂思。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詩裡畫外,無不透露出金農孤高、淡泊、寂寞的人生,仿如畫家自身命運的真實寫照。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金農畫梅題記

《梅花圖》

吾鄉龔御史田居先生家,有辛貢粉梅,丁處士鈍丁家,有王冕紅梅,皆元時高流妙筆。餘用二老之法,畫於一幅之中,白白朱朱。恍然置身在水邊林下也。寂寂冷香,伊誰聞之。敬堂先生大雅清賞。杭郡金農。

《冷香清豔圖》

乾隆元年,應舉至都門,與徐亮直輸林,過張司寇宅。司寇出觀趙王孫墨梅小立軸,(其)冷香清豔,展視撩人,大似予緇塵涴素衣也。今二老仙去,予亦衰頹,追寫寒葩,不覺黯然自失,恨不令二老見我橫枝滿幅,含毫作簡齋詩句一,(以)題其上也。配春先生有道之教。杭郡金農。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

丙寅冬日,二十六郎金吉金。

野梅如棘滿江津,別有風光不受春。

畫畢自看還自惜,問花到底贈何人。

漫天風雪正交加,三徑泥融酒懶賒。

聞煞老夫無個事,炙開水硯畫梅花。

稽留山民金農。

《墨梅》

驛路梅花影倒垂,離情別緒系相思。

故人近日全疏我,折一枝兒寄與誰。

曲江外史小筆並題。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墨梅圖》

香雨三兄(乃)良友(也),以前明內庫紙,乞予畫江梅小直幅。因仿元人王元章法,奉其教益。茶熟香溫時,定多物外之賞也。並題一詩:

硯水生冰墨半乾,畫梅須畫晚來寒。

樹無醜態香沾袖,不愛花人莫與看。

稽留山民金農,時年七十。

《梅花圖》

東鄰滿座管絃鬧,西舍終朝車馬喧。

只有老夫貪午睡,梅花開候不開門。

乾隆戊寅首春,七十二翁杭郡金農畫(並)詩書(題),釋航先生有道之教,時寫(於)廣陵朱草詩林。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

世傳揚補之畫梅,得繁花如簇之妙,徽宗題曰:“村梅”。丁野堂畫梅,理宗愛之,野堂遂有江路野梅之對。二老皆蒙兩朝賞,而品目之千古,藝林侈為美談。今餘亦作橫枝疏影之態,何由入九重,而供御覽也。畫畢戲言,可髮長發學長先生一笑。七十四翁杭郡金農,庚辰二月,自揚州寄。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冊頁

凍萼吐華

吾家有恥春亭,因自稱為恥春翁。亭左右前後,種老梅三十本,每當天寒作雪,凍萼一枝,不待東風吹動,而吐花也。今僑居邗上,結想江頭,漫寫橫斜小幅,未知亭中窺人,明月比舊如何?須於清夢去時問之。壽門金吉金畫記。

綠萼含芳

壽道人寫意蘭宮

空香如灑

空香如灑。近號日老丁。

蠟梅初綻

乾隆廿五年八月,在廣陵九節菖蒲憩館,畫梅花小冊,七十四叟杭郡金農記。

佛院冰姿

蘇伐羅吉蘇伐羅,畫於佛家無憂林中,庚辰秋日。

寒香清韻

龍梭仙客,仿神霄散吏。八月十五日記。

吹香照眼

雀查查,忽地吹香到我家,一枝照眼,是雪是梅花。

曲江外史。

繁枝密萼

冬心先生畫繁枝密萼,竊比古人也,誰許之乎。

瓊枝俟賞

百二硯田富翁之所為也。賞之者,有俟其人。

玉蝶清標

曲江外史小筆。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扇面

宋人畫梅,皆以水墨行筆,惟紹興二年處士吳融塗粉為之,予亦仿作,冷香清豔,令觀者有月地雲階之想也。

辛已春二月,七十五叟杭郡金農,書於廣陵九節菖蒲憩館。

《墨梅》

驛路梅花影倒垂,離情別緒系相思。

故人近目全疏我,折一枝兒寄與誰。

曲江外史小筆並題。

《寒葩凍萼圖》

宋白玉蟾善畫梅,梅枝戌削,幾類荊棘,著花甚繁,寒葩凍萼,不知有世上人。玉蟾本姓葛,名長庚,棄家遊海上,號海瓊子,又號蟾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殆乎仙者也。

昔年曾見其小幅,題詩亦清絕。今想象為之,頗多合處。予初號曰:冬心先生,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龍梭仙客、百二硯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飯僧,可謂遙遙相契於千載矣。昔予客遊無定日,在塵埃中,羽衣一領,何時得逐衝舉也。七十五叟,(金)農畫記。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墨梅圖》

蜀僧書來日之昨,先問梅花後問鶴。

野梅瘦鶴各平安,只有老夫病腰腳。

腰腳不利常閉門,閉門便是羅浮村。

月夜畫梅鶴在側,鶴舞一回清人魂。

畫梅乞米尋常事,卻少高流送米至。

我今常飢鶴缺糧,攜鶴且抱梅花睡。

峨眉山中精能院漏尊者書來問訊,作此詩答之。隔月仿元人畫梅,復書此詩奉教。古愚先生有道硯席,杭郡金農,自號昔耶居士。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

前賢畫梅,多以水墨行筆,惟紹興二年,,嵩山處士吳融,塗粉為之。小枝疏花,一覽易盡。今偶得宋箋一幅,(餘)愛其色,若春波之始綠也,因作是圖。(其)繁密之態,殊覺清豔撩

人,令觀者恍如在雲階月地間,消受冷香,何如何如?

乾隆壬午三月,七十六叟杭郡金農記。

《墨梅圖》

壬午孟冬,仿王元章畫梅,以供湘友學長兄青睞之教。

七十六叟杭郡金農。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圖》

尋梅不憚行,老年天與健。

半樹出江樓。一林見山店。

戲拈凍筆頭,未畫意先有。

枝繁花亦繁,空香欲沾手。

題作萬玉圖,春風吹滿紙。

謝卻金帛求,笑寄瞽居士。

居士嘗斷炊,噤癢寒耿耿。

掛壁三摩挲,賞我橫斜影。

寫此小幅,又題一詩,以寄巢林先生,先生亦擅斯技,畫名垂四十年,乃藝林高手也。七十六叟金農。

《墨梅圖》

冒寒畫得一枝梅,恰好鄰僧送米來。

奇與山中應笑我,我如飢鶴立蒼苔。

昔耶居士金農畫,(並)詩書。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題高翔梅花圖》

畫梅須有風格,宜疏不在繁耳。揚補之乃華光和尚入室弟子,其用筆簡淡,正如鷺立空汀,不欲為人作近玩也。今觀西唐畫,亦正不欲人作近玩者也。

五斗老友篤嗜書畫,當不可漢予言。杭郡金農題。

《墨梅》

吾郡孤山下,荒亭之中,有梅十數,橫斜多態,相傳逋仙手植,每花時,餘必吟賞其側。今客揚州,追想風格,漫爾寫此,尚不失其古貌也。曲江外史畫記。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

姑射仙人鑠玉砂,丹光晴貫洞中霞。

無端夜半東風起,吹作江南第一花。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

仿丁野堂筆法,於“我師古人”之室,百二硯田翁(金)農。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梅花圖》冊頁

客窗偶見緋梅半樹,因用玉樓人口脂畫之,彼姝曉妝,毋惱老奴竊其香奩,而損其一點紅也,不覺失笑。金牛湖上金二十六郎記。

《二金梅》冊頁

宋釋氏澤禪師善畫梅,嘗雲:“用心四十年,才能作花圈少園耳”。元趙子固亦云:“濃墨點椒大是難事”。可見古人不苟,敗煤禿管,豈肯輕易落於紙上耶。餘畫梅率意為之,每當

一圈一點處,深領此語之妙,以示吾門諸弟子也。冬心先生筆記。

水邊林下兩三株,瘦影看來有若無。白白朱朱,數不盡,是花須。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玉女窗中,有人同夢,夢在水邊林下。”

此予五年前為華亭沈君沃田畫梅花帳子句也。時沈君方納姬金屋,有詩紀事,朋儕多豔稱之。今予用胭脂螺黛寫此小幅,復書前詞。家有明珠十斛之人者,贈之何如?

以詩為贄,遊吾門者有二士焉。羅生聘、項生均,皆習體物之詩。聘得予風華七字之長,均得予幽微五字之工。二生盛年,耽吟勿輟,無日不追隨杖履,執業相親也。二生見予畫,又復學之。聘放膽作大幹,極橫斜之妙;均小心作瘦枝,盡蕭閒之能。可謂冰雪聰明,異乎流俗之趨向也。今均袖紙一番,請予畫《暗

香疏影圖》因其所欲而畫之。天空如洗,鷺立寒汀,可比擬也。

恥春翁畫野梅,無數花枝顛倒開。舍南舍北,處處石黏苔。最難寫天寒欲雪,水際小樓臺。但見凍禽上下,啼香弄影,不見有人來。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華光長老寫橫枝,說與西江癩阿師。

今日風前呵手畫,幾回錯認雪飛時。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香正奢。

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冷香圖》

幾樹梅花破俗,冷香恰稱清貧。

舊家門徑不改,莫道此中無人。

已卯八月,畫寄幹木先生,曲江外史金農並題。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楊補之甥湯叔雅,宋開禧間與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謂之倒暈花枝。時有茅進士汝元亦擅名當世。叔雅畫梅曾見之於吾鄉梁少師薌林家,不愧逃禪叟。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嘗睹也。今予追想叔雅之筆,寫此一幅,冷冷落落,大似深山絕粒人。觀者當惜其緇塵滿素衣也。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寒梅欲雪圖》

山僧送米,乞我墨池遊戲,極瘦梅花,畫裡酸香香撲鼻,松下寄,寄到冷清清地,定笑約溪翁,三五看罷,汲泉鬥茶器。本初長老,從徑山來,請予畫梅花長卷,改月畫成寄與之,並自度新詞書其上。詞中三五溪翁,謂陳仲父、錙巨生、諸道南諸隱君也。乾隆丙子十二月,昔耶居士蘇伐羅吉蘇伐羅記。

此卷前年臘月,予畫寒梅欲雪圖,於謝司空寺之別院,以寄徑山長老本初。本初逝後,遺命其徒,仍歸於予。乃雲藏之沙門,恐遭叛教下劣僧竊去,為屠沽兒所得也。予感其意,留之行篋,每遇水邊林下人,輒共賞之,益想長眉尊者不置耳。戊寅九秋,七十二翁,杭郡金農又書,時在詩弟子羅聘朱草詩林。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古牆梅影》冊頁

橫斜梅影古牆西,八九分花開已齊。

偏是春風多狡獪,亂吹亂落亂沾泥。

稽留山民又題。

《落梅圖》冊頁

寄人籬下。昔耶居士寫意。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便做了梅花——金農的梅花情結

金農藝術年表

1687年 康熙二十六年 丁卯 1歲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出生幹浙江仁:和(今杭州)錢塘江上,居家候 。潮門外。

1688年 康熙二十七年 戊辰 2歲

高翔生,江蘇甘泉人,書畫家,金農好友,揚州八怪之一。

馬曰琯生,安徽祁門人,大鹽商,詩人,金農好友。

1692年 康熙三十一年 壬申 6歲

方土庶生,籍貫新安,上詩畫,金農友。

厲鶚生,詩人,學者,浙江杭州人,金農好友,—生與金農過 往甚密。

1693年 康熙三十二年 癸酉 7歲

鄭燮生,江蘇興化人,金農友,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1695年 康熙三十四年 乙亥 9歲

丁敬生,(金農同鄉鄰里)與金農交誼深厚;書畫篆刻家,尤以篆刻著名為浙派開山。

1696年 康熙三十五年 丙子 10歲

杭世駿生,浙江仁和人,文學家、金農好友。

1703年 康熙四十二年 癸未 17歲

初習聲韻之學。故里項霜田引為小友,與同裡詩人、詩僧交遊,得讚譽。

1705年 康熙四十四年 乙酉 19歲

全祖望生,浙江鄞縣人,詩人、學者,金農好友。

1706年 康熙45年 丙戌 20歲

四月,渡羅剎江,至蕭山拜訪91歲詩壇名宿毛奇齡,得其讚賞。至會稽、探禹穴、觀窒石。冬,丁敬至

金農處相與考證金石,金農出示王翬《秋山行路圖》共賞。

1707年 康熙四十六年 丁亥 21歲

就讀於蘇州何焯(字屺瞻、號儀門,學者、書法家)家塾中,凡二年,金農金石碑版之識於此多有所得。

1708年 康熙四十七年 戊子 22歲

往慧慶拜謁東南詩壇盟主朱彝尊,朱笑迎而贊其詩。

1712年 康熙五十一年 壬辰 26歲

至吳門,訪張三籲。

1714年 康熙五十三年 甲午 28歲

春,厲鶚訪金農;夏偕厲鶚訪王次顏。

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 29歲

秋,厲鶚造訪於江上,金農出顏真卿《麻姑仙壇紀》、《顏魯公祠堂碑》米芾法帖拓本等。厲鶚觀金農書法並以詩論之。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 丙申 30歲

偕厲鶚遊。病店(瘧疾)於江上,取崔國輔詩句“寂寥抱冬心” 語意,始自號“冬心先生”。作《懷人絕句三十首》,名《景申集》;由鮑鉁附梓,厲鶚作序。

1717年 康熙五十六年 丁酉 31歲

於陳撰玉幾山房觀宋人墨梅圖。春,見《武梁祠漢畫像石唐拓本》並作跋。秋,楊知、陳章見過金農處,

出示漢唐金石拓本240種共賞。

1718年 康熙五十七年 戊戌 32歲

夏,偕厲鶚至長興共訪鮑鉁,又同遊若溪。作《若溪曲》二首。 有詩記之,此年曾作《蘭竹圖》。

1720年 康熙五十九年 庚子 34歲

攜自編詩集《景申集》遊於揚州,廣得讚譽。冬,寓揚州。作《麻姑仙壇記跋》署款金司農。

1721年 康熙六十年 辛丑 35歲

春,遊揚州。結識餘元甲等人。秋,與友人遊禪智寺,後有行楷書《遊禪智寺詩》。歲杪,回江上老屋

整理《冬心齋石刻碶帖》。作有行書《與高西唐書》。

1722年 康熙六十一年 壬寅 36歲

恩師何焯卒。

1723年 雍正元年 癸卯 37歲

農曆五月出遊山東,赴萊東,經臨淄見趙執信。秋,過訪厲鶚以詩卷索序。

1724年 雍正二年 甲辰 38歲

在揚州,於河享齋中觀書畫名作,自天寧寺移居淨業精舍;作《行書自書詩冊》。

1725年 雍正三年 乙巳 39歲

作《隸書王彪之井賦》。是年由金司農更名為金農,字由壽田 更為壽門。

春,開始作澤州之行,好友汪士慎、厲鶚、馬曰璐送行並以 詩紀之。過京師,結識有同門之誼的探花徐葆光、貴族阿金、書法家王澍等。九月赴山西澤州投陳壯履(字幼安)處,客居三年。

1726年 雍正四年 丙午 40歲

春,訪聖王坪、石淙院。秋,遊吉祥寺,過北崎精舍得宋高僧手書經卷殘本。

1727年 雍正五年 丁未 41歲

時客澤州陳壯履處,作《龍誕香二首》寄吳焯、厲鶚,作《寄丁敬》、作《憶康山舊遊》寄懷馬曰琯、

馬曰璐、汪士慎、高翔、餘元甲等好友。

1728年 雍正六年 戊申 42歲

仍客澤州陳家,在太行山道中作《馬垂銘》。

1729年 雍正七年 己酉 43歲

春三月南歸,旋又有澤州之行,遊晉祠、太原等處,在娘子 關墜馬,治引首印章“娘子關墜馬後書”;春,作自畫43歲小像,十年後有《自題四十三歲小像》三首。於堯都得趙孟頫手札一件。

1730年 雍正八年 庚戌 44歲

五月南歸,在曲阜停留四月,九月於曲阜作隸書《王融傳》、《王秀冊》等,初冬歸揚州,十一月在揚州為學軒先生寫《行書 硯銘》冊等。

1731年 雍正九年 辛亥 45歲

在揚州與王虛舟同觀項元汴藏張旭草書卷。秋,馬曰琯、馬曰璐兄弟邀金農及諸多文人集小玲瓏山館詩酬。識宣城畫師沈廷瑞。

1732年 雍正十年 壬子 46歲

春,至吳興,又過樑溪,於聽松庵觀王虛舟之徐履墨竹圖,秋,於真州(今江蘇儀徵)乘舟作《將遊楚中、於真州江上登舟二首》,過小孤山、遊江陵、武昌回揚州。又於吳興訪鮑鉁,歲 杪客吳興姚世鈺蓮花莊。書有《隸書題倪贊溪山秋意詩軸》。

1733年 雍正十一年 癸丑 47歲

春,泊舟吳中,由曲阿(丹陽)至潤州(鎮江)渡江至揚州。秋新編《冬心先生集》(四卷)開雕於廣陵般若庵。十二月自序《冬心齋研銘》同年刻印,其詩名廣為留傳。書有《隸書張融、蔡中郎等傳記冊》。

1734年 雍正十二年 甲寅 48歲

開始留髯,人稱“髯金”。八月,歸安令裘魯青邀遊吳興。九月,客廣陵。

為郃陽褚陵作《飛白歌》頌飛白書。冬,鹽商馬氏兄弟於小玲瓏山館雅集,金農與多位好友參加。書有《臨西嶽華山廟碑冊》、《隸書周禮職軸》。行書手札《與鮑鉁書》。

1735年 雍正十三年 乙卯 49歲

春,泛舟肖家湖。夏,出遊楚州。秋,由楚州返錢塘,於稽留山讀書。此年,吳興知縣裘魯青向節鉞大夫(學使)帥念祖薦金農應博學鴻詞科。金農作《上學使帥公書》表示“進退為難”。書有《隸書雜記》。

1736年 乾隆元年 丙辰 50歲

金農因歸安縣令裘魯青向節鉞大夫再薦博學鴻詞科,欲應。赴京應試。報罷南歸,逗留於曲阜。年底返揚,復返杭。是年起,金農開始賣字畫。

1737年 乾隆二年 丁己 51歲

1738年 乾隆五年 戊午 52歲

1739年 乾隆4年 己未 53歲

1740年 乾隆5年 庚申 54歲

1741年 乾隆6年 辛酉 55歲

1742年 乾隆7年 壬戌 56歲

1743年 乾隆8年 癸亥 57 歲

1744年 乾隆9年 甲子 58歲

汪士慎在揚州城邊買茅屋,作《移居圖》,金農等有詩祝賀。金農有《七言律詩軸》。

1745年 乾隆10年 乙丑 59歲

1746年 乾隆十一年 丙寅 60歲

閏三月三日杭州太守鄂敏修禊子西湖計63人,金農參加。開始學畫竹,喜於宅之左右廣植竹林,以竹為師。三月作詩四 首自賀己之60壽辰,汪土慎作《冬心六十初度》寄賀。七月 至休寧、新安、過金陵,冬,復回揚州。

1747年 乾隆十二年 丁卯 61歲

三月,作“竹師”一印。作《隸書五言聯》。

1748年 乾隆十三年 戊辰 62歲

移居城南隅何氏書屋。買龍井山僧竹百杆種於居旁。蔣仁為 治“百二硯田富翁”印,丁敬為治“不可一日無此君”印。

1749年 乾隆十四年 己巳 63歲

秋,居錢塘江上,與鄰曲諸老結菊社。春,臥病江上。冬,客廣陵,過汪士慎草堂,互賞翰墨。

1750年 乾隆十五年 庚午 64歲

四月,遊剡中、過吳興、至京口,復至廣陵。居揚州三祝庵, 六月,訪吳興、赴吳門,復回揚州。《冬心先生畫竹題記》58 篇刻於斯年。自序60始學畫竹。

1751年 乾隆十六年 辛未 65歲

年初,作漆書軸贈老友邊壽民。書有《漆書童蒙八章橫卷》、《楷書扇面採蓮曲》。

1752年 乾隆十七年 壬申 66歲

春撰《冬心先生續集》自序,《冬心先生三體詩》自序。作《隸書五言聯》。書有《漆書疏花片紙七言聯》《漆書相鶴經軸》 《行書致方輔手札》《行書與吳南莊手札》。

1753年 乾隆十八年 癸酉 67歲

春,回杭州故里,請丁敬為《冬心先生續集》作序。秋日寓揚州陳氏家。自寫小像寄鄭燮。受汪士慎目盲後所作大幅狂草。

1755年 乾隆二十年 乙亥 69歲

盧雅雨請名流二十餘位首次紅橋修契,金農列其間。與鄭燮、袁枚等為李方膺《墨梅圖》題跋。

1756年 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70歲

秋,寓居揚州西方寺。書有《漆書‘外不枯’軸》(落款自言七十後書法始作“渴筆八分”)、《楷書昔邪廬詩冊》。

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 71歲

三月三,盧雅雨二次虹橋修契,金農參與。自刻“百二硯田 富翁”印。收羅聘為詩弟子。書有《漆書高軒清福七言聯》 《漆書古謠軸》、《漆書相鶴經軸》。

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 戊寅 72歲

春,丁敬為金農刻印“只寄得相思一點”。書有《漆書西嶽華山廟碑軸》。

1759年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73歲

收項均為弟子。作自寫小像多幅,分贈丁敬、羅聘、項均等人。

1760年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 74歲

《自度曲》由羅聘、楊爵開雕。書有《楷書清寒詩序冊》、《行書詩稿手札》。

1761年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 75歲

撰文評鄭燮畫竹。作隸書七言聯。在《墨梅圖》題詩,“衰晚年零丁一人,只有梅鶴、病痛飢餓為伴”。

1762年 乾隆二十七年 壬午 76歲

乾隆南遊過揚州呈進詩表。作隸書畫佛題記。書有《漆書題昔邪廬壁上詩橫卷》。

1763年 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 77歲

秋九月,歿於揚州佛舍。乾隆二十九年由杭世俊集資、羅聘扶柩歸葬於杭州臨平黃鶴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