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腹痛十餘載 荊門二醫腔鏡探查尋根祛“頑疾”

莫名腹痛十余载 荆门二医腔镜探查寻根祛“顽疾”

裴芝皆為閆友軍進行腹部檢查。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鄭琴清)“最近腹部疼痛發作過嗎?大便情況怎麼樣?近期有複查過嗎?”

“手術1年多了,腹部從來沒有再疼過!真的很感謝裴醫生把我十幾年的腹痛徹底治好了。”

6月9日,荊門二醫東院普外科主任張小風、副主任裴芝皆、護士長吳丹一行來到牌樓閆友軍的家中,對此例罕見病——小腸繫膜囊性淋巴管瘤的術後康復情況進行回訪,瞭解患者生活狀況的同時,綜合評估後給予相應提醒,防止復發。

“‘怪病’折磨了我十幾年”

腹部疼痛是一個很尋常的症狀,引起腹痛的原因雖很多,無非也就是胃腸、胰腺、肝膽、腎、泌尿系統等某器官病變導致。而38歲的閆友軍卻因為“無明顯誘因腹痛”的“怪病”折磨了他十幾年。

2017年3月25日,腹痛又毫無徵兆地襲來。泌尿系彩超提示:雙腎小結石。

2017年3月27日,腹痛再次發作。腸鏡提示:結直腸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

……

腔鏡探查尋根祛“頑疾”

導致閆友軍十多年反覆腹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張小風和裴芝皆在翻閱大量病例和資料後,決定最直接有效的是行腹腔鏡下腹腔探查。“即便探查不出什麼,也只會在腹部留下兩個直徑1cm左右的小洞,對身體無礙,也不影響美觀。”裴芝皆在與閆友軍的溝通中打消了他的顧慮。兩天後的5月3日,全麻下行腹腔鏡下腹腔探查。果然,在腔鏡高清攝像頭下,腹痛的元兇立馬顯現——小腸繫膜粘連並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淋巴管瘤,且已秧及部分小腸。“因其屬於良性腫瘤,當即向家屬建議開腹行小腸繫膜粘連鬆解+小腸繫膜腫瘤切除術。”裴芝皆說,終找到病根了,連同被侵染的約40cm長的小腸一併切除。術後病檢結果為小腸繫膜囊性淋巴管瘤(大小約4cm×4cm×3cm),也印證了腔鏡探查的正確選擇。

“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暢,特別躺下後坐起要慢一點,避免體位劇烈變動。建議您近期做一個全面複查,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聯繫我們……”在裴芝皆的叮囑中我們結束了此次回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