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三大病害,个个难缠!

百香果三大病害,个个难缠!

这几年,百香果在国内鲜食市场受到热棒,并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其种植效益前景可观,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种植百香果中来。

许多果农朋友都听说百香果容易种植且抗病性强,在管理上也是相对粗放,此举不仅让果品品质下降,还让原本抗病的百香果如今也备受病害困扰,其中以茎基腐病、疫病和病毒病发生最为严重。

茎基腐病

百香果三大病害,个个难缠!

病原菌:茄镰孢菌、腐霉菌

田间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初期病斑为水渍状,深褐色,染病后期皮层变暗、变软、直至腐烂。地上部症状首先在主根一侧的主枝上或全株表现,最后整个植株出现黄化甚至枯死。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植株、病残物或土壤中存活和越冬,借助风雨和灌溉水传播,通过农事活动、虫害、风害造成的伤口侵入植株。5~8月为发病高峰期,在通风不良、湿度大、土壤排水性差,酸性强的果园发病率高,尤其是种植两年后的植株发病最为严重。

防控方案:

①及时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果园阴蔽程度;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果园积水;减少伤口的产生,并注意地下害虫、线虫等防治工作。

②增施有机肥、菌肥,生长期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以改良土壤环境,壮大有益菌群,起到以菌治菌的作用。

③高发季节(5~8月)每隔20天用灌一次 敌克松/咯菌腈+高锰酸钾预防,发生初期扒开茎基部土壤,刮除病部,用甲霜噁霉灵、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噁霉灵·福美双等灌根及涂抹病部。

④在杀菌的同时还应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以补充营养,促发新根,并改善土壤环境,壮大有益菌群,提升树势。

疫病

百香果三大病害,个个难缠!

病原菌:

烟草疫霉

田间症状:叶片发病一般从叶尖叶缘开始,后迅速扩大,变成半透明状,然后变成褐色坏死状导致落叶;茎蔓上病斑容易向纵、横方向发展,深入木质部,形成环状坏死圈,导致整株死亡;果实上病斑深入果肉,导致软化腐烂,最终脱落。

发生规律:百香果疫病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病菌可以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高温高湿及雨季易发病。

防控方案:

①合理密植,采用篱形架、棚形架式搭架,增加园内的通风透光度。

②加强冬季清园及生长期修剪工作,减少病原菌;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③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花前喷一次代森锰锌压低病原基数。发病初期抓紧防控,有效药剂有甲霜·霜脲氰、甲霜·锰锌、烯酰吗啉等。

病毒病

百香果三大病害,个个难缠!

病原菌:百香果木质化病毒、花叶病毒、百香果斑纹病毒等

田间症状:

百香果木质化病毒:叶片颜色变浅,呈花叶症状,稍有皱缩现象。果实小且畸形,硬化,果皮厚,果腔缩小,花不育。病株矮化,生长发育不良。

花叶病毒:发病时叶片带浅黄色斑驳,病叶皱缩,严重时叶片反卷。部分果实畸形硬化,果肉少或无,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

百香果斑纹病毒:表现为果实出现花斑,严重影响鲜果卖相。

发生规律:该病原主要靠蚜虫带毒传播,带病苗木或枝条可实现远距离传播;春季气温回升,植株发芽,昆虫开始活动时此病扩散较快。夏秋季高温多湿,是病毒病的发生高峰期。

防控方案:

①把好苗木关,从源头上控制好,苗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②通过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增强树势,提升抗病能力。科学修剪,同时做好蚜虫、螨虫等传播媒介的防治工作。

③百香果发生病毒病后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发现后建议直接铲除,以绝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