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有話說,俺可不只能武,還能文,最主要還看顏值

張飛有話說,俺可不只能武,還能文,最主要還看顏值

據袁枚在《隨園隨筆》中記載,張飛並不是如《三國演義》中所講述的那樣五大三粗、粗俗魯莽,也並非為白字先生。其雖然沒有多少傳世之作,但是絕對也稱得上熟讀詩書之人,涪陵即有張飛所作的刁斗銘,流江縣更有其所題寫的名石。前明張士環甚至有詩稱讚張飛說:“江上祠堂橫配劍,人間刁斗重銀鉤。” 此外今四川雲陽縣的張飛廟前有聯稱:徒令上將揮神筆, 長使英雄淚滿襟。 如此看來,真實的張飛非但是文武雙全,而且還是位書法家。那麼能文能武的他是是何面貌呢?

張飛有話說,俺可不只能武,還能文,最主要還看顏值

《三國志》裡對桃園三兄弟中其他二人均有過比較詳細的描述,如劉備“大耳垂肩,雙手過膝”的帝王之相,關羽則“儀表堂堂”,更是有“美髯公”的美譽,然而對張飛的長相未提隻言片語。正因為這樣,也就給了小說家羅貫中更多的操作空間。“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也反映了自古以來民間為張飛定位的猛將形象。《三國演義》中張飛被描寫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簡直就是活靈活現的一個捉鬼的鐘魁。那麼張飛到底黑不黑、醜不醜呢?

張飛有話說,俺可不只能武,還能文,最主要還看顏值

歷史沒有真相,但卻可以推敲。2004年,文物部門在四川簡陽張飛營山上發現一個石人頭像。該石像大約高四米,寬三米。據當地居民稱,此為唐代匠人特意為紀念張飛而雕刻的。該“張飛”白淨無須,長耳厚唇,平易近人,與人們心目中的那個黑臉張飛形象迥然不同。而該石像的發現,使人們不得不思考張飛真的是我們所認識的那樣麼?

張飛有話說,俺可不只能武,還能文,最主要還看顏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