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互聯網企業的寒冬當真到來了嗎?

2016 互聯網企業的寒冬當真到來了嗎?

伴隨實體經濟下行,倒閉風潮迅速波及互聯網行業,有人說互聯網行業的集體衰退才剛剛開始,更猛烈的還在後頭。

2016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企業似乎也步履維艱,企業倒閉聲也此起彼伏,服裝鞋帽、紡織、電子、陶瓷等製造行業,成為倒閉的重災區。隨著對這些實體經濟的不看好、似乎互聯網公司也受到了影響,熱潮戛然而止。

互聯網圈隨著浪潮的一波又一波而遭遇“寒冬”,電商、VR、在線教育,這些在興起之後被極度看好卻又迎來一輪“倒閉潮”的互聯網行業,發生著快遞員跳槽、保姆清潔員頻繁應聘、出入創業公司的職場新人在忙於應聘和離職的現象……

去年,互聯網領域的公司融資眾多,投資熱潮席捲,但現在雖然創業仍很多,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卻更加謹慎,一位投資人曾告訴騰訊科技“從去年年末到現在,資本方對移動互聯網的平均投資額度縮減近4-5成。”

1、電商“倒閉潮”頻現:O2O電商明顯

現在的電商主要模式有、c2c、B2C、B2B、微電商、生活服務o2o移動電商5個大類,而倒閉潮尤其明顯的體現在O2O電商,正處於魚龍混雜的草莽階段,2015年這類模式異常火爆,獲得不少融資,從下半年開始卻遭遇寒潮,不斷倒閉。並且涉及領域眾多,包括汽車、旅遊、餐飲、醫療、家居等等。

博湃養車:認識這麼久,第一次說再見

2015年下半年以來,繼e洗車、趕集易洗車、雲洗車、我愛洗車之後,功夫洗車宣佈關閉上門洗車業務,如今為史上最大O2O洗車及養護平臺的“博湃養車”也於4月5日凌晨發佈公告長文《認識這麼久,第一次說再見》,正式宣佈破產倒閉。

“博湃洗車”的前世今生是這樣的:2013年12月,博湃養車的前身“易捷卡”在北京成立;2014年9月,獲得創新工場千萬元級A輪融資;童年10月,“博湃養車”正式上線;次年3月,完成京東、易車等參投的B輪1.1億元融資,員工劇增至1400名;2015年年底,被傳因資金鍊斷裂業務全面停止,員工人數銳減,傳只剩不到10人;2016年4月5日,正式倒閉。

博湃養車本想用低價甚至是補貼來迅速改變消費者的保養習慣,推出過1元上門保養和免費的“45項車輛監測”活動,在全國迅速擴張。但這種“燒錢”活動最終因為資金鍊的問題不得不停止,並且在15年年末的寒冬中並不能滿足業務繼續開展。

對於整個環境來說,免費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因為長期免費下去,用戶隨著成本的增加,就無法控制,就違背了商業常識。而且實際上,汽車保養是低頻服務,服務的質量和信任是痛點,而不是價格。博湃不是第一個轉型或關停業務的洗車O2O項目,當然也可能不會是最後一個。

淘在路上:旅行創業團隊全軍覆沒

近5年來,旅行業電商可謂風起雲湧,各類在全國小有名氣的網站和APP數不勝數,遠勝於傳統公司。但雖然數量多,真正存活下來的卻很少。在過去的時間裡,在線旅遊行業對“資本寒冬”的感受也很強烈。

今年5月,傳言麥兜旅行倒閉,後又有淘在路上宣佈破產清算;在這之前,拒宅網、腳丫旅行網、找好玩、週五旅行網等超過十家在線旅遊行業的創業公司宣佈破產或倒閉。

“淘在路上”是一款基於移動終端的旅行度假商品預訂平臺,2011年下半年發佈初版“在路上”,2012年7月獲得紅點創投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13年4月,再獲阿里巴巴300萬美元的A+輪投資;14年4月18日,“淘在路上”APP正式上線;同年9月,獲得新天域資本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

在2015年5月23日,創始人陳偉公佈的成績單中顯示,“淘在路上”僅用一年積累了超300萬註冊用戶。在線目的地商品數量12357個。但是從4月開始卻蒙上了陰影,淘在路上C輪融資失敗,CEO李鑫帶著團隊離開。6月23日晚,“淘在路上”發佈公告稱即日起正式停止運營,所有員工被強制離職。

淘在路上宣佈倒閉,意味著從2011年到2016年,5年內新成立的toC端的旅行創業團隊全軍覆沒,幾百個團隊,幾億美金投資,全部化為烏有。

究其原因,不外乎“除了資本寒冬外,沒有實質競爭力、靠燒錢的旅遊商業模式很難在現在的OTA市場存活。”淘在路上熱衷於大促,大量的資金用於採購流量、廣告投放以及用戶補貼。從15年10月來時,淘在路上開始收縮營銷成本、補貼成本,團隊規模也從300人裁到200人。這種“瘋狂燒錢”帶來了資金緊張、融資困難的後遺症,從一開始50%的規模裁員,到最後的破產清算。

在去哪兒、攜程、途牛之類的巨頭前後夾擊以及資本的衝擊下,旅遊電商出現的一批“陣亡”名單也表明了在巨頭林立、競爭超級激烈的情況下,旅遊電商已經成為競爭血海,想要殺出重圍並不容易,休閒度假產品中的門票產品滲透率低、增長緩慢。想要改變現狀顯然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和消耗。

美味七七:說倒就倒

曾獲得亞馬遜中國2000萬美元入股,成為亞馬遜全球戰略合作伙伴,一度風光無限的知名生鮮電商平臺美味七七說倒就倒。4月7日下午,網上一份美味七七倒閉清算的公告徹底揭穿了以前的假象:風光背後是燒錢黑洞,資金鍊斷裂公司難以維繫。

美味七七倒閉清算的公告貼在公司門上,大致內容是:由於公司目前運作出現嚴重困難,已沒有資金全額支付包括員工2016年3月份薪資和社保在內的所有債款。公司從2016年4月7日起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關係。

物流與配送問題、產品安全問題、盈利問題都是生鮮電商的命門。美味七七在2015年年初的一份宣傳材料上稱“通過自建的冷鏈物流將新鮮食材直送到千家萬戶”、在冷鏈車和零單配送之間加入了站點作為中轉站,這些良好的出發點背後都帶來了巨大的消耗。而且美味七七的產品質量也曾收到過質疑。

如果生鮮電商找不到自己的盈利模式,而是一味投入,那麼一旦資金燒光,或新一輪融資受損的情況下,極容易產生資金鍊斷裂,對平臺的打擊也是毀滅性的。面臨的是倒閉的必然結局。

2、VR行業熱度衰退

2014年,Facebook收購虛擬現實技術顯生產商Oculus,公開表示進軍虛擬現實領域,讓全世界VR從業人員都激動不已。而這一舉動也影響了國內,掀起一波創業熱潮,從資本到市場,似乎一夜之間都要為之沸騰。

差點被樂視收購的Skully近日宣佈破產

例如這幾天,外媒報道虛擬現實摩托車頭盔公司Skully已經在近日宣佈破產。而這家VR硬件公司上個月還差點被樂視收購,不過最終收購案告吹。這款頭盔於14年在Indiegogo上線眾籌,並 15年發貨,同年3月,Skully完成了一筆高達1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資方包括Intel、Riverwood、EastLink等多家機構。

但是公司之後的發展一直是不順利的,據外媒消息,在資金全部耗盡後,Skully也為挽救情況做過不少努力。創始人曾一度打算將公司賣給樂視,但由於以往積累的財務銷售報告和製造產能問題,造成併購談判破裂。

VR看房被玩壞

VR技術在房地產行業的應用也很廣泛,萬科、綠地、當代置業等企業都開始在眾多項目中引進VR技術,打造VR樣板間,並以此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方式。此外,也有一些團隊開始在房產+VR領域進行創業。

但是,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的VR投入費用,也讓業界對VR在房地產的應用褒貶不一。有業內人士曾表示,VR看房只是一個吸睛的宣傳噱頭。

首先是因為它並不能取代實體樣板間,購房者無法只根據VR看房效果就做出購房的決定。而且目前有已經被玩壞的趨勢,不僅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硬件設施攀比,而且對實際的交易沒有產生對應的幫助。

也許隨著VR技術的發展,VR看房在未來能滿足消費者更多要求時能成就一種商業模式,但如今來看,似乎為時還早了一些。

3、在線教育或遇危機:70%的企業虧損,15%的企業瀕臨倒閉

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十分火爆,也是在線教育的元年,國內在線教育機構以每天平均2.6家的速度快速萌發,資本市場競相追逐,這種熱潮持續到了2015年。但是在2016年,在線教育的資本市場卻漸漸低迷,北京商報發佈的《2016在線教育趨勢報告》顯示,在線教育盈利的企業只有5%,70%的企業是虧損的,還有15%的企業瀕臨倒閉,大部分企業並沒有拿到融資。

在之前網上盤點的在線教育陣亡的26個名單中,不乏創業5年的相對老牌子的擇師網和滿分網等,也包括梯子網、那好網等熬過了最危險的前36個月,依舊沒能笑著活下去的在線教育項目。

梯子網與那好網:在線教育盈利仍難實現

梯子網和那好網的創始人都是龔海燕,被稱為“女版俞敏洪”,在“出走”自主創辦的世紀佳緣之後,龔海燕先後創辦了91外教網、梯子網和那好網。梯子網和那好網都屬於K12(中小學基礎教育)領域,梯子網涵蓋中小學K12階段的全學科教學資源共享,那好網主打“互動直播”,定位中小學線上教育平臺。

梯子網的用戶僅為20萬左右,遠遠低於預期,也遠遠不及競爭對手一起作業網的600萬。

在苦苦堅持了10個月之後,龔海燕不得不宣佈放棄梯子網。開垮了梯子網後,龔海燕又開了那好網, 那好網上線推出2個月資金鍊就斷了,宣佈關閉。龔海燕自省道:“自己過於樂觀冒進,戰線拉得太長,以至於幾個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資,一直在用自己的資金支持公司運轉。”

據投資圈人士透露,龔海燕在14年上半年就已經遇到了資金困難,雖然曾拿到過某VC的投資意向書,但在做完盡職調查之後,該VC選擇了停止投資。其後幾個月,龔海燕一直在試圖融資,但再次遭到挫敗。最後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不得不關停。

老師來了宣佈倒閉:家教O2O平臺履冰

早在去年9月份,家教O2O平臺“老師來了”宣佈B輪融資失敗,項目停止運營。種種風波背後折射著,家教O2O行業也面臨眾多商業邏輯問題。

老師來了是杭州來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是一款基於網站和移動App的家教服務產品,曾於2014年9月獲得IDG資本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同年10月,老師來了安卓版App正式上線。

優秀的老師是稀缺資源,如何變現也是個難題,商業模式不清晰、低頻服務、生源缺乏、品牌實力弱等,都成為阻礙家教O2O平臺發展的絆腳石,而這些問題仍將長久存在。

創始人虞益棟對此次的失敗原因分析道:一方面是由於資金鍊斷裂,另一方面是目前來看,各個平臺都還停留在解決師生交易撮合環節上,對於教師、學生、家長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都沒做深。而在家教場景下,做深教學服務過程的價值,非常困難。

在線教育出現“倒閉”、“泡沫”,歸根結底是因為行業目前尚未走出盈利困境。像其他初創期的互聯網行業一樣,絕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目前仍靠融資存活,很少有企業真正實現盈利。

從電商到VR,到在線教育,這些互聯網行業中的一些創企貌似正在經歷一場浩劫。放在更大的格局看,其實就是互聯網作為工具,起步階段的紅利正在消退。並且在盈利模式不明顯、巨頭掌握總體格局、燒錢模式難以再續的情況下,加上資本寒冬期,整體資本市場都是比較冷的。最後想說的是,2016年很多互聯網公司將面臨生死大考,不幸中的萬幸卻是,資本市場的轉冷會更加突出那些真正優秀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