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基本資料】男,59歲

【主訴及病史】頭暈一週,嗜睡5天,四肢無力,眼球水平震顫。長期飲酒史,胃納不好,體重明顯下降,入院時神志不清。

【既往史】患者於兩年前行食管癌根治術,行頸-胸-腹三野清掃,食管次全切除,空腸造瘻術,組織學類型鱗狀細胞癌,中分化,浸潤外膜層,脈管及鄰近淋巴結。

【輔助檢查】腦部影像資料如圖所示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59歲男性,頭暈嗜睡、四肢無力,有食管癌病史

【問題討論】

1.影像學表現是什麼?

2.臨床有什麼特徵?

3.你的診斷是什麼?

【輕盈社區用戶討論】

  • 趙勇主任:病史:嗜酒、空腸造漏、頭昏、神志不清 體徵:水平眼震 影像:尾狀核、豆狀核、側腦室兩側對稱T1高信號 病史+體徵+影像=VB1缺乏的韋尼克腦病。

  • leo2016:也同意wernicke腦病的診斷,是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常見表現之一,有比較典型的MRI表現,結合病史不難診斷。

【最終答案】

診斷:Wernicke腦病

1、消化系統疾病史,長期飲酒

2、MRI表現

3、Vit B1降低,補充B1後症狀減輕

Wernicke腦病 是一種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引起的神經系統代謝性腦病,1881年由wernicke發現並報道;臨床上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表現以眼外肌癱瘓、共濟失調以及意識障礙的三聯徵; 各種原因引起的維生素B1缺乏均可導致WE,多見於酒精中毒、飢餓、長期營養不良、嘔吐、胃腸道惡性疾病及艾滋病患者。

特定的發病部位:對稱分佈於第三、四腦室旁,導水管周圍灰質,乳頭體,四疊體及丘腦等部位;

顯微鏡下:表現為毛細血管顯著增生、擴張,其內膜及外膜細胞增生,破裂的小血管周圍有許多片狀出血,星形膠質細胞增生、神經核團大量空泡樣變和神經元壞死。

【腦部MRI 表現】

1、病變部位:多位於第三、四腦室旁、導水管周圍、乳頭體、四疊體及丘腦內側,多發,對稱性分佈;

2、信號特點:邊界模糊,呈長T1長T2,Flair 及DWI高信號,早期僅DWI呈高信號;Flair序列上明顯高信號,急性期DWI呈高信號是由於B1缺乏導致細胞膜功能障礙,進而細胞毒性水腫;DWI對疾病的早期診斷更敏感;

5、小腦齒狀核、橋腦被蓋、 紅核、中腦頂蓋、尾狀核及大腦皮層等少見部位也可出現異常信號。

【鑑別診斷】

病毒性腦炎:多累及雙側顳葉及額葉下部,有發熱、頭痛,WE不伴有發熱。

肝豆狀核變性:MRI表現與WE相似,但更易於累及雙側殼核,從不累及乳頭體;

多發性硬化:反覆發作緩解,多分佈於側腦室周圍及深部白質、大腦腳、中腦導水管、脊髓側柱和後柱等部位。

橋腦中央髓鞘溶解症:表現為腦橋基底部中央對稱性脫髓鞘,少數患者也顯示橋腦外對稱性病灶,發病人群及影像學表現與WE相似,但病變主要分佈在腦橋。

其它疾病:間腦炎和丘腦旁正中綜合徵亦對稱性累及雙側丘腦,但病變範圍相對侷限,無乳頭體受累。

對有長期嗜酒、營養不良或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現眼外肌麻痺、共濟失調、意識障礙等臨床表現,結合MRI上對稱多發病灶,補充B1有效,基本可以確定Wernicke腦病的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