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花花心心

何謂正史?諸葛亮只是歷史中的一員,如何評價,已經不重要。在整個的三國過程中,諸葛亮服務著一個弱小的集團,蜀國能苟延殘喘,諸葛亮已經竭盡全力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弱小面對強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談何容易?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他難道不知道是無功而返的結果?而諸葛亮面對強大的魏國,不先聲奪人,以攻為守,如果魏國伐蜀,兵臨城下,蜀國何以為戰?諸葛亮無論有多高奇謀,一個弱小的蜀國要戰勝魏國,都是痴人說夢。諸葛亮是深刻明白這點的。

諸葛亮用兵如何呢?小心謹慎的諸葛亮,每戰必求保存實力,不打魚死網破的魯莽之賬,只有保存實力,等待機會,才是生存之道。諸葛亮看到的是三國全局形勢,不是一戰一城的得失。其實諸葛亮的軍事政策,在蜀國是得不到貫徹的,關羽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蜀國有他的股份,常常以半個主人的身份自居,制約了蜀國的發展。

諸葛亮確實是個奇才,軍事能力在三國之中無人能及。司馬懿雖然有才,是強大的魏國讓他有發揮的能力。如果司馬懿在蜀國,他絕對無法把蜀國維持下去,或許早早斷送了蜀國。諸葛亮是天才的軍事家,把蜀國發展生存下去,不是一兩個勝仗的問題,這需要比單一的軍事觀點更綜合的能力,諸葛亮的英年早逝,也是與肩負的重任有關。事必親躬,這份嚴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沒有諸葛亮的嚴謹苦心,恐怕蜀早就不存在了。

評價一個歷史古人,應該理解古人所處的環境,真正需要歌頌的是諸葛亮的精神,後人所要學習的也是諸葛亮的工作精神。諸葛亮獨具慧眼,是有歷史見證的,諸葛亮已經成為智慧的化身,民族的化身,成為一種正能量。懷疑諸葛亮已經不是人們需要的議題。


白這個顏色

正史這是問題的關鍵。

大家都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比較熟悉,在這部小說裡,諸葛智慧近乎妖, 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東風、三個錦囊更是神仙妖精一個。但是,歷史不能因為小說而改變,羅貫中再如何尊劉貶曹,蜀漢也擺脫不了滅亡的歷史事實。

用兵不如魏延

諸葛大名垂宇宙,諸葛亮名氣很大,忠心耿耿,但是他的用兵實際並不“如神”。

赤壁之戰歷史上是周瑜的傑作,諸葛亮在裡面僅僅扮演了一個協助,甚至,連協助都不是,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赤壁屯兵,主力在吳。草船借箭、借東風都不是諸葛亮的,前者屬於魯肅,後者屬於周瑜。

佔領漢中是劉備的付出,且收穫的僅僅是土地,而非當時最關鍵的人口。漢中曹操留給蜀國的是一個空架子,三十餘萬人口都被曹操帶走。

六出祁山勞民傷財,無所作為。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傑作,雖然失敗但是責任都不在諸葛,而是馬謖陳 式之流。但是諸葛亮是實際的指揮者,用人和用兵一樣。在勢力弱於曹魏的條件下,一味求穩必然失敗。

整體來說,諸葛用兵水平還不如魏延。

看人不如張松

蜀國雖然偏於一隅,但是並非沒人。徐州團,荊州團,益州團。還是不少人才的,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用好。

魏延。大將之才,可謂蜀國後來的半壁江山,但是使用情況這個大家都清楚,就不細說了。

趙雲。使用方式十分奇怪,直到慘敗之後才說後悔沒用趙雲,豈不是晚了?

王平。歷史上,“果壯,警朗有思理“。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蔣琬病重時候,任王平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漢中平安無事,若諸葛早用王平,歷史可能改寫。

張嶷。李光地曾說”趙雲、張嶷不獨有將略,其見事明決持重老成,實古重臣之選“, 鎮守南中十五年,國泰民安,離開時,人皆落淚。

其他李嚴、董厥、劉巴等人在諸葛帳下也不得重用,實在是蜀國的遺憾。



桃花一簇開無主

三國演義確實有神化諸葛亮之嫌,不過除去演義的誇張部分,諸葛亮仍然可以歸於最優秀軍事家的一檔。

同時代人評價

東吳張儼《默記》:

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司馬懿擁有十倍的土地,兩倍的軍隊,卻只能躲在堅固城池裡不敢出戰,只想著自保,讓諸葛亮來去自如。假如諸葛亮沒死那麼早,天下的形勢不問可知了。

對手評價

司馬懿:

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死後,蜀軍退兵。司馬懿到蜀軍駐地看了一圈,感嘆:“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司馬炎:

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陳勰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軍令。帝為晉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後,令勰受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勰悉暗練之。

——魏國滅蜀後,司馬炎讓陳勰去學習諸葛亮佈陣、用兵、埋伏的兵法。

後代評價


李靖:

臣前所進黃帝、太公二陣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一二,成功者亦眾矣。但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我之前進獻的黃帝、姜太公陣圖、司馬穰苴兵法和諸葛亮兵法,歷代名將假如能學到十分之一二,那也能成功了。

武廟十哲: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歷史級別的軍事家,還是當之無愧的。


北門猿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身上的標籤有: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等。

大家可能覺得《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拔的太高,所以現在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覺得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就那樣,軍事水準也就一般,也許他的軍事才能也許沒那麼極端強,但是肯定不會差。

今天先給大家從另一方面分析一下諸葛亮。

首先看諸葛的諡號:忠武,忠武可是武將裡的頂級諡號,歷史上諡號為忠武的,比較出名的還有唐朝的開國名將尉遲恭、再造大唐的郭子儀,宋朝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岳飛(後追改),明朝滅元功臣常遇春等等,在這一堆名將裡,以諸葛亮最為出名,要是諸葛亮沒有高超的軍事才能,這可能嗎?

而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很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有人可能說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對他的評價,“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才,優於將略”,之後又說他“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關於有人說陳壽的父親受馬謖牽連受到處罰,因此對諸葛亮心懷恨意,所以在《三國志》中貶損諸葛亮。這個先暫且不論,先總覽《三國志》蜀書部分,諸葛亮的位置僅僅是在皇室人員之後,而他也是蜀漢官員中唯一被單獨立傳的,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才能就絕不會低。

在有者就是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子午谷出兵突襲”的建議被許多人看成是諸葛亮缺少奇謀的重要例證,且看歷史上的子午谷:"秦嶺六道,子午為王"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這其中,子午谷裡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注意哦,偷渡子午谷在歷史上可是一次都沒成功過哦。

典型的失敗案例:

三國時期:曹真從子午道進攻漢中,另遣大將軍司馬懿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或從斜谷入、或從武威入。後因漢中艱險,會逢雨季,棧道遭雨水沖刷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曹真只得受詔撤退。

東晉桓溫派遣司馬勳自漢中出子午谷,結果未出谷就被苻雄率領的前秦軍隊擊敗,司馬勳逃出子午谷,致使桓溫兩路夾擊的計劃失敗。

明末高迎祥準備出四川至陝西,經漢中後,走的也是子午谷,孫傳庭僅以新招募4個月的新兵(最多2萬人)伏擊高迎祥主力(最少5萬人)結果,高迎祥部最少5萬人的主力部隊被最多2萬新兵全部殲滅,本人被俘。

還有一個就是西安事變時王耀武意圖出子午谷奇襲張學良,行軍三天之後就被迫折回,如果真穿過去了,下場恐怕也不會比司馬勳和高迎祥好。

子午谷雖說是奇謀,但是成功的條件太過苛刻,想要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國的軍事統帥,諸葛亮在進行軍事決策時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人力調配、戰爭收益、風險大小等,這些都會影響他最終的決斷,正因如此,他很多時候會選擇最為穩妥的方法,這都源於對於國家和軍隊的負責,因此千萬不能因其沒有“奇”和“妙”的戰鬥,就此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本初娛樂

正如所說,用兵如神的諸葛亮,其實是《三國演義》中藝術形象。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治理蜀國很有一套,但是軍事上並無過人的才能。準確的說,諸葛亮是一個不錯的政治家,而不是軍事家。

我們可以看看諸葛亮在演藝中最出名的一些橋段,實際上是怎麼樣呢?

赤壁屯兵,其主力在吳,而非在蜀。而草船借箭則是孫權所為,《魏略》記載:濡須之戰時,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坐大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了。

至於借東風,更是與諸葛亮無關,是知道水上天氣變化的周瑜提出來的,也不算是借,因為周瑜本就比其他人更明白此處天氣變化,屬於天時地利人和的現象。

也有人說佔領漢中這事,但是,蜀漢收穫的僅僅是土地,而非當時最關鍵的人口。漢中曹操留給蜀國的是一個空架子,

更不用提六出祁山勞民傷財,無所作為。這倒是諸葛亮的傑作,只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那麼《三國志·諸葛亮傳》又是怎麼說的呢?其言說:“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可見此言不虛啊。

不僅僅這一點說,還有許多資料都曾經記載:

《蜀志》亮本傳說:“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與!”

《上諸葛氏集表》說:“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以上種種都說明這個狀況,所謂用兵如神,不過是演義言罷了。

但是!看人看歷史都要從正反兩方面來做,諸葛亮確實不是用兵奇才,可不能不說,其他方面還是十分厲害的。

首先是政治。不論是適時而出,還是他對天下局勢清醒的認識,都可看出其學識淵博,也因此才有北伐的構想,其出師表還有哦對各地氣候與人文地理的瞭解,都說明這一點,只可惜思想和行動終究不一樣,若是換一個有用兵才能的領袖,說不定北伐真的可以按照諸葛亮的設想成功。

除此之外,諸葛亮的發明也是一絕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孔明燈,地雷和孔明鎖等,還有他在書法繪畫上的作為不可磨滅。

總體來說,諸葛亮算是才學高深的文生儒生,政治奇才,可偏偏這樣的人不可能完美,演義中他的用兵,其實正是正史之中這個奇才的短板。


井字頭

諸葛亮是否用兵如神,慧眼如炬,這個同樣只是為了神話諸葛亮的可能性更高。北伐失敗不能只怪諸葛亮的軍事失敗,因為戰爭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個人決定不了戰爭的結局。

諸葛亮留傳給後世的許多作品都讓人不由心生敬意。不管歷史如何,作為現代人我是願意相信諸葛亮在當世是個才子,是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人物,否則劉備肯定不會那麼的信賴他,後主劉禪也不會隨他掌握蜀國的大小軍政。

如果歷史讓諸葛亮北伐成功了,那麼後人對其的景仰將會更加的堅信,而不是懷疑他是否具有統帥之才。



謝謝觀看,傾情手打。向先賢致敬。


源點1光年

諸葛亮被視作古今完人,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正直、忠心耿耿、智謀過人、處事公平,以身作則等優秀品質,以及他對歷史做出的巨大貢獻,使他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敬仰,而最早記錄這些事情的就是陳壽所著的《諸葛亮傳》。



治國之才,流芳百世

諸葛亮治蜀期間,蜀漢境內上下相安,百姓安居樂業,政事井井有條,國力蒸蒸日上,蜀漢上下對他十分敬服。他去世很久後,當地的百姓還在傳頌他的美德。


陳壽對諸葛亮極為崇敬,親手編制《諸葛亮集》,又在《三國志》中單用一卷的篇幅為諸葛亮立傳,並對諸葛亮的業績大書特書,在評論中更是用盡了美妙的詞彙。

奇謀取巧,非其所長

《晉書-陳壽傳》說因為陳壽的父親曾被諸葛亮處罰,所以陳壽用“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樣的話來貶低諸葛亮,這是妄言。

不說陳壽對諸葛亮已經用盡了褒美之詞,就是“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句話也不能完全說是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進退自如,天下奇才

從陳壽記載諸葛亮的幾次出兵來說都是主動進攻,進退自如,始終處於制人而不受制於人的境地。後來更是迫使曹魏最出色的人才司馬懿不敢出戰,諸葛亮死後,陳壽又借他的對手司馬懿之口稱讚諸葛亮說:“天下奇才也。”

這是對諸葛亮軍事才能最大的肯定,其實前面那句話僅僅是說諸葛亮不是很擅長或不大喜歡用奇弄險而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由蜀漢和曹魏雙方的力量對比所決定的,況且奇謀是不能總被當做正道來使用的。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中國人幾乎都知道《三國演義》,小說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一個軍事奇才,用兵如神,慧眼如炬,這是不符合歷史的。

陳壽評價他:“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的權變機謀水平是不夠的。五次北伐,興師動眾,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無策,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沒有奇謀妙策,往往陷入笨拙的陣地戰、攻堅戰,補給線過於漫長,是以難有大突破。

比如第一次北伐時,魏延首先提出由子午谷直插長安的作戰計劃。

子午谷兇險難行,魏延除了考慮地形、補給等因素外,還想到一個重要因素:敵人將領的素質。鎮守長安的魏軍統帥是誰呢?原徵西將軍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夏侯楙是花花太歲,根本不懂得什麼兵法。這麼個平庸都督關中軍事,坐鎮長安,這是敵人一個巨大的弱點。

魏延提出的戰略構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向諸葛亮建議說:夏侯楙是魏國皇帝的女婿,這個人既沒有膽略,也沒有智謀。只要撥給自己精兵五千,攜帶相應的口糧,從褒中出發,走子午谷,不用十天的功夫,便可抵達長安城。至於軍糧問題,一部分可取自敵人的糧倉,一部分取自百姓逃離後剩下的餘糧,這些應該足夠補給。只要一舉攻下長安,魏國要派大軍救援關中,至少要二十幾天的時間。在這期間,諸葛亮親自率兵出斜谷道接應,如此一來,咸陽以西可一舉平定。

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戰略設想。

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魏延都考慮到了。一個作戰計劃是否可行,要綜合判斷。子午谷難以通行,部隊數量肯定不能多帶,魏延提出五千人,這個人數是不多的。五千人能否順利穿越子午谷,敵人會事先埋下伏兵嗎?這就得分析敵方將領。夏侯楙無勇無謀,根本不知道怎麼打仗,他絕不會有任何防備的。至於最重要的補給問題,魏延也毫不含糊地指出,完全可以就地解決。

然而,這麼一個出色的軍事計劃,卻被諸葛亮輕易地否決了。

諸葛亮否決的理由只有區區幾個字:過於冒險。

在此之前,諸葛亮已制定出自己的戰略計劃:在斜谷道發動佯攻,吸引敵人主力,我師主力則繞道祁山,出奇不意地偷襲隴右。他對自己這個計劃沾沾自得,出祁山的道路最為通暢,進可攻,退可守,補給也相對容易,所冒的風險是比較低的。

這就是諸葛亮的謹慎原則。

不過,從後來的實踐證明,這個計劃是很不高明的。

為什麼呢?

首先,沒打在要害上。當時的天下格局相當清晰,魏強而蜀弱,蜀國以弱擊強,對自身的損耗就特別大,要打就得打閃擊戰,絕對不能打持久戰。一戰置敵於死地,這才是弱者要做的。就仿若人與大毒蛇搏殺,你的鋤頭得打在它的七寸之上,這才能打得死,如果一心想打蛇尾,就算打中了,蛇一轉過來,血盆大口一張,你準被吃掉。諸葛亮沒把鋤頭砸向蛇頭,而是砸向蛇尾,這是沒多大用的。

關中與隴西合稱關隴,從軍事地理學的角度看,關隴的重心在關中,而不是隴西。為什麼呢?因為打掉關中,隴西就成孤立之地,與魏中央失去聯繫,不戰而自潰矣。只要奪取關中,諸葛亮就有雄厚的資本與曹魏帝國叫板了,這難道不令人振奮嗎?諸葛亮為什麼要否決魏延的計劃呢?

我們先來算算,兵出子午谷的風險有多大。

就算魏延的計劃全部泡湯,全軍覆沒,諸葛亮的全部損失,也只是五千人與一名大將。這是最壞的結果,即便如此,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甚至可以說不會傷及蜀軍主力。衡量可能的收穫與可能的損失,不難看出,這是一次值得嘗試的冒險。諸葛亮為什麼不試試呢?

歷代對諸葛亮都有很高的評價,到了《三國演義》,更是把他推到神的地位,他無所不知,無不曉,神機妙算。吹捧得上天入地,羅貫中卻不能解釋一個事實:為什麼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都勞師無功呢?

在我看來,諸葛亮不是神人,他有大缺點,這個缺點就是致命的自負。

此時的諸葛亮是蜀國丞相,是蜀國實際統治者,他權力之大,無人可比。他可以調動國家所有的軍事力量與物力、人力,更握有生殺之大權。但是,在諸葛亮北伐的幾年時間裡,我們在史書上,找不到幾個曾出謀劃策的人。在謀臣興起的三國時代,諸葛亮手下竟然沒有幾個謀臣!為什麼呢?諸葛亮過於自負了,既不重用謀臣,也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自以為是。正是這種自負,毀掉了蜀國的北伐。

因此,諸葛亮對魏延的建議不予理睬。

據史書所載,在諸葛亮發動的六次北伐過程中,魏延幾乎每次都提議出奇兵奔襲長安或潼關,每次都被諸葛亮拒絕。在北伐屢屢受挫之時,卻一次也不肯聽魏延的,這裡涉及的可不只是戰略問題那麼簡單了。在諸葛亮看來,魏延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偉光正”的,但是我們讀史時,對“偉光正”的十全人物要特別小心,因為沒有誰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一旦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那麼災難可能就要降臨。


君山話史

陳壽評價諸葛亮以治戎為長,說明其練兵很有一套。奇謀為短,只能說明其用兵方式偏向於謹慎型。以綜合國力而言,蜀國根本承受不起較大的戰損,也就不願冒較大的戰術風險。比如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其實純粹就是一次軍事冒險而已。失敗的概率遠大於成功的可能。從後世的歷史經驗來看,走子午谷偷襲長安沒有不失敗的。對方只需少量兵力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就可以輕鬆化解這場偷襲。所以諸葛亮更願意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軍隊數量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通過升級單兵裝備,強化軍事訓練來提高軍隊整體質量。所以我們看到魏蜀的交鋒絕大多數情況都是魏國吃虧,野戰中戰損遠大於蜀國。強如司馬懿到了後期也只能採取堅壁固壘的防禦策略,寧可被罵成畏蜀如虎也不願和蜀軍正面交鋒。唯一一次正面交鋒就輸了個“首甲三千”。可見蜀軍戰鬥力之強悍。但是為什麼這麼強悍的蜀軍卻鮮有攻城略地的戰績而給人一種常常無功而返的印象呢?因為在熱兵器發明前,攻城一直是個技術性難題,往往進攻方以幾倍的兵力並付出數倍的傷亡代價也難以攻克一個軍事重鎮。強如孫武子也不得不感慨攻城就是“兵之災也”。攻城永遠是所有戰爭手段中最後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歷史迷不應該偏信古代史學家的一家之言,因為他們大多都是軍事門外漢,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古代史書對很多戰爭過程的描述往往異常簡略。甚至幾十個字就足以概括一場大戰,因為他們根本不關心戰爭中的技術性因素。最多吹噓一下主帥的英明決斷或者軍師的奇謀妙策,其實這也不過是聽信了兵家學者的自吹自擂之詞而已。戰爭的複雜性絕不是因某人的靈光一閃所能左右,說到底就是意志的較量、指揮的博弈和資源的比拼,其中軍隊的素養才是保證一支部隊戰鬥力的根本所在。但是一兩場戰鬥勝利卻並不保證整場戰爭的勝利,因為所有的戰爭最後都會演變成資源的消耗,資源先耗盡的一方將不得不接受失敗。

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奇謀妙策多麼重要,那隻不過像武俠小說中所描繪的奇招異式,放在現實中再華麗的花拳繡腿也難敵身強力壯者的一雙鐵拳。像鄧艾的經典戰役“偷渡陰平”,其實早很多年蜀國就意識到防禦陰平道的必要性,但最後卻沒有派兵把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屢次北伐後蜀國國力空虛,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最重要的是陰平道異常艱險難通,一般情況下大軍不會選擇鋌而走險,因為很有可能半路上糧草斷絕而崩潰。鄧艾之所以敢走,其實是因為背後有魏國的雄厚國力做支撐,勝了自然自己是頭號功臣,敗了對魏國而言也不至於傷筋動骨。再則姜維的主力軍已經在劍門關被鍾會的魏軍大部隊所牽制,鄧艾根本不用擔心後路被包抄的風險。即便如此鄧艾最後滅蜀成功也是險中求勝,贏得僥倖而已。假使江油守軍可以稍作抵抗而不是棄城而逃,那鄧艾的部隊已經瀕臨彈盡糧絕的崩潰邊緣。假如諸葛瞻的成都守軍不是冒然出擊,鄧艾也將在成都城下無可奈何。待鍾會大軍僵持不下撤退以後,姜維再回師援救,那鄧艾豈不成了甕中之鱉?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熊B貓H不R燒X香

不是,正史中的諸葛亮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內政管理人才,他在治理川蜀經濟方面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實情,很有一套。政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說到他的兵法謀略應該算普普通通,但又有一定的遠見和戰略思維,真到了真刀真槍打起來,諸葛亮不怎麼樣,完全不是三國演義中神乎其神的狀態,畢竟只是藝術創作,誇大的成分太多了。三氣周瑜純屬虛構,草船借箭不足為信,什麼借東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不用說了。

但諸葛亮確實有很厲害的地方,他精通周易八卦之術,八陣圖驚為天人,同時諸葛亮心靈手巧,發明創造堪稱一絕,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孔明燈,地雷和孔明鎖等,他對天下的局勢也有清醒的認識,對蜀國自身的情況掌握得比較清楚,才能有北伐的構想。諸葛亮學識淵博,讀了很多書,各方面的知識都有所涉獵和掌握,出師表寫的這麼真摯,對各地氣候與人文地理都很瞭解,沒有一定的學識不行。在書法繪畫上,諸葛亮也有不錯的造詣,他也通曉音律,這方面是肯定是真的
,三國演義中不假,他在躬耕南陽,平日閒著就喜歡彈琴。諸葛亮也是一個正直忠心的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此諸葛亮其實更像開國領袖周總理一樣,是一個學識了得的文官,打仗會一點點,對國家非常忠心,又像一個優秀的學者和大儒,和他後來丞相的身份很符合,北伐也是無奈之舉,困難的時刻用於擔起國家的重擔。至於他舌戰群儒,和周瑜鬥智鬥勇,這些完全史子虛烏有的,歷史上兩個人根本沒多少交集,他就是一個文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