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吗?

花花心心

何谓正史?诸葛亮只是历史中的一员,如何评价,已经不重要。在整个的三国过程中,诸葛亮服务着一个弱小的集团,蜀国能苟延残喘,诸葛亮已经竭尽全力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弱小面对强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何容易?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他难道不知道是无功而返的结果?而诸葛亮面对强大的魏国,不先声夺人,以攻为守,如果魏国伐蜀,兵临城下,蜀国何以为战?诸葛亮无论有多高奇谋,一个弱小的蜀国要战胜魏国,都是痴人说梦。诸葛亮是深刻明白这点的。

诸葛亮用兵如何呢?小心谨慎的诸葛亮,每战必求保存实力,不打鱼死网破的鲁莽之账,只有保存实力,等待机会,才是生存之道。诸葛亮看到的是三国全局形势,不是一战一城的得失。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政策,在蜀国是得不到贯彻的,关羽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蜀国有他的股份,常常以半个主人的身份自居,制约了蜀国的发展。

诸葛亮确实是个奇才,军事能力在三国之中无人能及。司马懿虽然有才,是强大的魏国让他有发挥的能力。如果司马懿在蜀国,他绝对无法把蜀国维持下去,或许早早断送了蜀国。诸葛亮是天才的军事家,把蜀国发展生存下去,不是一两个胜仗的问题,这需要比单一的军事观点更综合的能力,诸葛亮的英年早逝,也是与肩负的重任有关。事必亲躬,这份严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没有诸葛亮的严谨苦心,恐怕蜀早就不存在了。

评价一个历史古人,应该理解古人所处的环境,真正需要歌颂的是诸葛亮的精神,后人所要学习的也是诸葛亮的工作精神。诸葛亮独具慧眼,是有历史见证的,诸葛亮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民族的化身,成为一种正能量。怀疑诸葛亮已经不是人们需要的议题。


白这个颜色

正史这是问题的关键。

大家都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比较熟悉,在这部小说里,诸葛智慧近乎妖, 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东风、三个锦囊更是神仙妖精一个。但是,历史不能因为小说而改变,罗贯中再如何尊刘贬曹,蜀汉也摆脱不了灭亡的历史事实。

用兵不如魏延

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名气很大,忠心耿耿,但是他的用兵实际并不“如神”。

赤壁之战历史上是周瑜的杰作,诸葛亮在里面仅仅扮演了一个协助,甚至,连协助都不是,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赤壁屯兵,主力在吴。草船借箭、借东风都不是诸葛亮的,前者属于鲁肃,后者属于周瑜。

占领汉中是刘备的付出,且收获的仅仅是土地,而非当时最关键的人口。汉中曹操留给蜀国的是一个空架子,三十余万人口都被曹操带走。

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无所作为。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虽然失败但是责任都不在诸葛,而是马谡陈 式之流。但是诸葛亮是实际的指挥者,用人和用兵一样。在势力弱于曹魏的条件下,一味求稳必然失败。

整体来说,诸葛用兵水平还不如魏延。

看人不如张松

蜀国虽然偏于一隅,但是并非没人。徐州团,荆州团,益州团。还是不少人才的,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用好。

魏延。大将之才,可谓蜀国后来的半壁江山,但是使用情况这个大家都清楚,就不细说了。

赵云。使用方式十分奇怪,直到惨败之后才说后悔没用赵云,岂不是晚了?

王平。历史上,“果壮,警朗有思理“。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病重时候,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汉中平安无事,若诸葛早用王平,历史可能改写。

张嶷。李光地曾说”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略,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 镇守南中十五年,国泰民安,离开时,人皆落泪。

其他李严、董厥、刘巴等人在诸葛帐下也不得重用,实在是蜀国的遗憾。



桃花一簇开无主

三国演义确实有神化诸葛亮之嫌,不过除去演义的夸张部分,诸葛亮仍然可以归于最优秀军事家的一档。

同时代人评价

东吴张俨《默记》: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司马懿拥有十倍的土地,两倍的军队,却只能躲在坚固城池里不敢出战,只想着自保,让诸葛亮来去自如。假如诸葛亮没死那么早,天下的形势不问可知了。

对手评价

司马懿: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兵。司马懿到蜀军驻地看了一圈,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司马炎:

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

——魏国灭蜀后,司马炎让陈勰去学习诸葛亮布阵、用兵、埋伏的兵法。

后代评价


李靖:

臣前所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我之前进献的黄帝、姜太公阵图、司马穰苴兵法和诸葛亮兵法,历代名将假如能学到十分之一二,那也能成功了。

武庙十哲: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历史级别的军事家,还是当之无愧的。


北门猿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身上的标签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等。

大家可能觉得《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拔的太高,所以现在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觉得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就那样,军事水准也就一般,也许他的军事才能也许没那么极端强,但是肯定不会差。

今天先给大家从另一方面分析一下诸葛亮。

首先看诸葛的谥号:忠武,忠武可是武将里的顶级谥号,历史上谥号为忠武的,比较出名的还有唐朝的开国名将尉迟恭、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宋朝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岳飞(后追改),明朝灭元功臣常遇春等等,在这一堆名将里,以诸葛亮最为出名,要是诸葛亮没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这可能吗?

而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很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有人可能说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对他的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之后又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关于有人说陈寿的父亲受马谡牵连受到处罚,因此对诸葛亮心怀恨意,所以在《三国志》中贬损诸葛亮。这个先暂且不论,先总览《三国志》蜀书部分,诸葛亮的位置仅仅是在皇室人员之后,而他也是蜀汉官员中唯一被单独立传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就绝不会低。

在有者就是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子午谷出兵突袭”的建议被许多人看成是诸葛亮缺少奇谋的重要例证,且看历史上的子午谷:"秦岭六道,子午为王"

在古代,穿越秦岭去往西南及周边地区的道路主要有六条,从西到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秦岭地区山高谷深,尽管这六条大道全都占据险要,但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它们仍然许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这六条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注意哦,偷渡子午谷在历史上可是一次都没成功过哦。

典型的失败案例:

三国时期:曹真从子午道进攻汉中,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曹真只得受诏撤退。

东晋桓温派遣司马勋自汉中出子午谷,结果未出谷就被苻雄率领的前秦军队击败,司马勋逃出子午谷,致使桓温两路夹击的计划失败。

明末高迎祥准备出四川至陕西,经汉中后,走的也是子午谷,孙传庭仅以新招募4个月的新兵(最多2万人)伏击高迎祥主力(最少5万人)结果,高迎祥部最少5万人的主力部队被最多2万新兵全部歼灭,本人被俘。

还有一个就是西安事变时王耀武意图出子午谷奇袭张学良,行军三天之后就被迫折回,如果真穿过去了,下场恐怕也不会比司马勋和高迎祥好。

子午谷虽说是奇谋,但是成功的条件太过苛刻,想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国的军事统帅,诸葛亮在进行军事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人力调配、战争收益、风险大小等,这些都会影响他最终的决断,正因如此,他很多时候会选择最为稳妥的方法,这都源于对于国家和军队的负责,因此千万不能因其没有“奇”和“妙”的战斗,就此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本初娱乐

正如所说,用兵如神的诸葛亮,其实是《三国演义》中艺术形象。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是军事上并无过人的才能。准确的说,诸葛亮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

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在演艺中最出名的一些桥段,实际上是怎么样呢?

赤壁屯兵,其主力在吴,而非在蜀。而草船借箭则是孙权所为,《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了。

至于借东风,更是与诸葛亮无关,是知道水上天气变化的周瑜提出来的,也不算是借,因为周瑜本就比其他人更明白此处天气变化,属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现象。

也有人说占领汉中这事,但是,蜀汉收获的仅仅是土地,而非当时最关键的人口。汉中曹操留给蜀国的是一个空架子,

更不用提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无所作为。这倒是诸葛亮的杰作,只可惜没有任何效果。

那么《三国志·诸葛亮传》又是怎么说的呢?其言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可见此言不虚啊。

不仅仅这一点说,还有许多资料都曾经记载:

《蜀志》亮本传说:“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

《上诸葛氏集表》说:“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以上种种都说明这个状况,所谓用兵如神,不过是演义言罢了。

但是!看人看历史都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做,诸葛亮确实不是用兵奇才,可不能不说,其他方面还是十分厉害的。

首先是政治。不论是适时而出,还是他对天下局势清醒的认识,都可看出其学识渊博,也因此才有北伐的构想,其出师表还有哦对各地气候与人文地理的了解,都说明这一点,只可惜思想和行动终究不一样,若是换一个有用兵才能的领袖,说不定北伐真的可以按照诸葛亮的设想成功。

除此之外,诸葛亮的发明也是一绝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地雷和孔明锁等,还有他在书法绘画上的作为不可磨灭。

总体来说,诸葛亮算是才学高深的文生儒生,政治奇才,可偏偏这样的人不可能完美,演义中他的用兵,其实正是正史之中这个奇才的短板。


井字头

诸葛亮是否用兵如神,慧眼如炬,这个同样只是为了神话诸葛亮的可能性更高。北伐失败不能只怪诸葛亮的军事失败,因为战争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个人决定不了战争的结局。

诸葛亮留传给后世的许多作品都让人不由心生敬意。不管历史如何,作为现代人我是愿意相信诸葛亮在当世是个才子,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物,否则刘备肯定不会那么的信赖他,后主刘禅也不会随他掌握蜀国的大小军政。

如果历史让诸葛亮北伐成功了,那么后人对其的景仰将会更加的坚信,而不是怀疑他是否具有统帅之才。



谢谢观看,倾情手打。向先贤致敬。


源点1光年

诸葛亮被视作古今完人,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正直、忠心耿耿、智谋过人、处事公平,以身作则等优秀品质,以及他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使他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而最早记录这些事情的就是陈寿所著的《诸葛亮传》。



治国之才,流芳百世

诸葛亮治蜀期间,蜀汉境内上下相安,百姓安居乐业,政事井井有条,国力蒸蒸日上,蜀汉上下对他十分敬服。他去世很久后,当地的百姓还在传颂他的美德。


陈寿对诸葛亮极为崇敬,亲手编制《诸葛亮集》,又在《三国志》中单用一卷的篇幅为诸葛亮立传,并对诸葛亮的业绩大书特书,在评论中更是用尽了美妙的词汇。

奇谋取巧,非其所长

《晋书-陈寿传》说因为陈寿的父亲曾被诸葛亮处罚,所以陈寿用“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样的话来贬低诸葛亮,这是妄言。

不说陈寿对诸葛亮已经用尽了褒美之词,就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句话也不能完全说是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进退自如,天下奇才

从陈寿记载诸葛亮的几次出兵来说都是主动进攻,进退自如,始终处于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境地。后来更是迫使曹魏最出色的人才司马懿不敢出战,诸葛亮死后,陈寿又借他的对手司马懿之口称赞诸葛亮说:“天下奇才也。”

这是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最大的肯定,其实前面那句话仅仅是说诸葛亮不是很擅长或不大喜欢用奇弄险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由蜀汉和曹魏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况且奇谋是不能总被当做正道来使用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三国演义》,小说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军事奇才,用兵如神,慧眼如炬,这是不符合历史的。

陈寿评价他:“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的评价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的权变机谋水平是不够的。五次北伐,兴师动众,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无策,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没有奇谋妙策,往往陷入笨拙的阵地战、攻坚战,补给线过于漫长,是以难有大突破。

比如第一次北伐时,魏延首先提出由子午谷直插长安的作战计划。

子午谷凶险难行,魏延除了考虑地形、补给等因素外,还想到一个重要因素:敌人将领的素质。镇守长安的魏军统帅是谁呢?原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夏侯楙是花花太岁,根本不懂得什么兵法。这么个平庸都督关中军事,坐镇长安,这是敌人一个巨大的弱点。

魏延提出的战略构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向诸葛亮建议说:夏侯楙是魏国皇帝的女婿,这个人既没有胆略,也没有智谋。只要拨给自己精兵五千,携带相应的口粮,从褒中出发,走子午谷,不用十天的功夫,便可抵达长安城。至于军粮问题,一部分可取自敌人的粮仓,一部分取自百姓逃离后剩下的余粮,这些应该足够补给。只要一举攻下长安,魏国要派大军救援关中,至少要二十几天的时间。在这期间,诸葛亮亲自率兵出斜谷道接应,如此一来,咸阳以西可一举平定。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战略设想。

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魏延都考虑到了。一个作战计划是否可行,要综合判断。子午谷难以通行,部队数量肯定不能多带,魏延提出五千人,这个人数是不多的。五千人能否顺利穿越子午谷,敌人会事先埋下伏兵吗?这就得分析敌方将领。夏侯楙无勇无谋,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他绝不会有任何防备的。至于最重要的补给问题,魏延也毫不含糊地指出,完全可以就地解决。

然而,这么一个出色的军事计划,却被诸葛亮轻易地否决了。

诸葛亮否决的理由只有区区几个字:过于冒险。

在此之前,诸葛亮已制定出自己的战略计划:在斜谷道发动佯攻,吸引敌人主力,我师主力则绕道祁山,出奇不意地偷袭陇右。他对自己这个计划沾沾自得,出祁山的道路最为通畅,进可攻,退可守,补给也相对容易,所冒的风险是比较低的。

这就是诸葛亮的谨慎原则。

不过,从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计划是很不高明的。

为什么呢?

首先,没打在要害上。当时的天下格局相当清晰,魏强而蜀弱,蜀国以弱击强,对自身的损耗就特别大,要打就得打闪击战,绝对不能打持久战。一战置敌于死地,这才是弱者要做的。就仿若人与大毒蛇搏杀,你的锄头得打在它的七寸之上,这才能打得死,如果一心想打蛇尾,就算打中了,蛇一转过来,血盆大口一张,你准被吃掉。诸葛亮没把锄头砸向蛇头,而是砸向蛇尾,这是没多大用的。

关中与陇西合称关陇,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看,关陇的重心在关中,而不是陇西。为什么呢?因为打掉关中,陇西就成孤立之地,与魏中央失去联系,不战而自溃矣。只要夺取关中,诸葛亮就有雄厚的资本与曹魏帝国叫板了,这难道不令人振奋吗?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计划呢?

我们先来算算,兵出子午谷的风险有多大。

就算魏延的计划全部泡汤,全军覆没,诸葛亮的全部损失,也只是五千人与一名大将。这是最坏的结果,即便如此,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甚至可以说不会伤及蜀军主力。衡量可能的收获与可能的损失,不难看出,这是一次值得尝试的冒险。诸葛亮为什么不试试呢?

历代对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到了《三国演义》,更是把他推到神的地位,他无所不知,无不晓,神机妙算。吹捧得上天入地,罗贯中却不能解释一个事实:为什么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都劳师无功呢?

在我看来,诸葛亮不是神人,他有大缺点,这个缺点就是致命的自负。

此时的诸葛亮是蜀国丞相,是蜀国实际统治者,他权力之大,无人可比。他可以调动国家所有的军事力量与物力、人力,更握有生杀之大权。但是,在诸葛亮北伐的几年时间里,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几个曾出谋划策的人。在谋臣兴起的三国时代,诸葛亮手下竟然没有几个谋臣!为什么呢?诸葛亮过于自负了,既不重用谋臣,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正是这种自负,毁掉了蜀国的北伐。

因此,诸葛亮对魏延的建议不予理睬。

据史书所载,在诸葛亮发动的六次北伐过程中,魏延几乎每次都提议出奇兵奔袭长安或潼关,每次都被诸葛亮拒绝。在北伐屡屡受挫之时,却一次也不肯听魏延的,这里涉及的可不只是战略问题那么简单了。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伟光正”的,但是我们读史时,对“伟光正”的十全人物要特别小心,因为没有谁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一旦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那么灾难可能就要降临。


君山话史

陈寿评价诸葛亮以治戎为长,说明其练兵很有一套。奇谋为短,只能说明其用兵方式偏向于谨慎型。以综合国力而言,蜀国根本承受不起较大的战损,也就不愿冒较大的战术风险。比如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其实纯粹就是一次军事冒险而已。失败的概率远大于成功的可能。从后世的历史经验来看,走子午谷偷袭长安没有不失败的。对方只需少量兵力在必经之路上设伏就可以轻松化解这场偷袭。所以诸葛亮更愿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军队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升级单兵装备,强化军事训练来提高军队整体质量。所以我们看到魏蜀的交锋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魏国吃亏,野战中战损远大于蜀国。强如司马懿到了后期也只能采取坚壁固垒的防御策略,宁可被骂成畏蜀如虎也不愿和蜀军正面交锋。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就输了个“首甲三千”。可见蜀军战斗力之强悍。但是为什么这么强悍的蜀军却鲜有攻城略地的战绩而给人一种常常无功而返的印象呢?因为在热兵器发明前,攻城一直是个技术性难题,往往进攻方以几倍的兵力并付出数倍的伤亡代价也难以攻克一个军事重镇。强如孙武子也不得不感慨攻城就是“兵之灾也”。攻城永远是所有战争手段中最后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历史迷不应该偏信古代史学家的一家之言,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军事门外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史书对很多战争过程的描述往往异常简略。甚至几十个字就足以概括一场大战,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战争中的技术性因素。最多吹嘘一下主帅的英明决断或者军师的奇谋妙策,其实这也不过是听信了兵家学者的自吹自擂之词而已。战争的复杂性绝不是因某人的灵光一闪所能左右,说到底就是意志的较量、指挥的博弈和资源的比拼,其中军队的素养才是保证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根本所在。但是一两场战斗胜利却并不保证整场战争的胜利,因为所有的战争最后都会演变成资源的消耗,资源先耗尽的一方将不得不接受失败。

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奇谋妙策多么重要,那只不过像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奇招异式,放在现实中再华丽的花拳绣腿也难敌身强力壮者的一双铁拳。像邓艾的经典战役“偷渡阴平”,其实早很多年蜀国就意识到防御阴平道的必要性,但最后却没有派兵把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屡次北伐后蜀国国力空虚,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最重要的是阴平道异常艰险难通,一般情况下大军不会选择铤而走险,因为很有可能半路上粮草断绝而崩溃。邓艾之所以敢走,其实是因为背后有魏国的雄厚国力做支撑,胜了自然自己是头号功臣,败了对魏国而言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再则姜维的主力军已经在剑门关被钟会的魏军大部队所牵制,邓艾根本不用担心后路被包抄的风险。即便如此邓艾最后灭蜀成功也是险中求胜,赢得侥幸而已。假使江油守军可以稍作抵抗而不是弃城而逃,那邓艾的部队已经濒临弹尽粮绝的崩溃边缘。假如诸葛瞻的成都守军不是冒然出击,邓艾也将在成都城下无可奈何。待钟会大军僵持不下撤退以后,姜维再回师援救,那邓艾岂不成了瓮中之鳖?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熊B猫H不R烧X香

不是,正史中的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内政管理人才,他在治理川蜀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情,很有一套。政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说到他的兵法谋略应该算普普通通,但又有一定的远见和战略思维,真到了真刀真枪打起来,诸葛亮不怎么样,完全不是三国演义中神乎其神的状态,毕竟只是艺术创作,夸大的成分太多了。三气周瑜纯属虚构,草船借箭不足为信,什么借东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不用说了。

但诸葛亮确实有很厉害的地方,他精通周易八卦之术,八阵图惊为天人,同时诸葛亮心灵手巧,发明创造堪称一绝,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地雷和孔明锁等,他对天下的局势也有清醒的认识,对蜀国自身的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才能有北伐的构想。诸葛亮学识渊博,读了很多书,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和掌握,出师表写的这么真挚,对各地气候与人文地理都很了解,没有一定的学识不行。在书法绘画上,诸葛亮也有不错的造诣,他也通晓音律,这方面是肯定是真的
,三国演义中不假,他在躬耕南阳,平日闲着就喜欢弹琴。诸葛亮也是一个正直忠心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诸葛亮其实更像开国领袖周总理一样,是一个学识了得的文官,打仗会一点点,对国家非常忠心,又像一个优秀的学者和大儒,和他后来丞相的身份很符合,北伐也是无奈之举,困难的时刻用于担起国家的重担。至于他舌战群儒,和周瑜斗智斗勇,这些完全史子虚乌有的,历史上两个人根本没多少交集,他就是一个文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