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在没有麻醉剂的时代,外科手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为了完成一台手术,医生们“各显神通”,有的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暂时窒息;有的则用放血或压住颈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脑暂时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一根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而麻醉技术的出现,则开启了医学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以后,人类不用再苦苦忍受手术之痛。然而,很多人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这虽平和易懂,但并不确切。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3月26日至4月1日是中国麻醉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为了促进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麻醉学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麻醉及围术期康复,提高麻醉学科的公众认知度,镇江一院于3月28日在门诊大厅开展了麻醉知识科普公益活动,为广大市民关注的麻醉问题释疑解惑。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公益活动吧!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活动期间,麻醉科专家们耐心地为市民解答困惑。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镇江一院麻醉科主任邵东华还有一些“不痛秘笈”要告诉你噢~~

问题君:“生命中所有的痛是不是都必须自己扛......”

邵东华医生:“生活中很多疼痛其实不用忍,麻醉是对抗疼痛的有力武器。”

在义诊现场,挺着孕肚的李女士在看“无痛分娩”宣传展板,当被镇江一院麻醉科主任邵东华问到是否会选择进行无痛分娩时,李女士显得有些犹豫。

李女士:“能不疼当然很好,就怕打麻药对孩子不好。”

邵东华医生:“无痛分娩是指使用小剂量麻醉药物,经高度稀释后通过分娩泵进入产妇的硬膜外腔,起到镇痛作用。“只有少量药物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对胎儿基本不会有影响。”

目前,我国的无痛分娩率只有1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达80%以上。传统认识根深蒂固,总是认为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另外麻醉医生缺口较大等,都阻碍了无痛分娩的普及。

邵东华医生:“我国的无痛分娩率很低,但是剖宫产率却较高。其实很多人也知道顺产更好,就是因为怕疼,直接选择了剖宫产。无痛分娩可以让准妈妈欣然接受顺产,而且麻醉穿刺给身体带来的损伤很小。”

提起胃镜,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恶心、疼痛。无痛胃镜却能让这个过程变得相对轻松。

邵东华医生:“通过一定剂量的短期麻醉剂,病人“睡”上一小觉,检查就完成了。这样一来,患者就不会因为害怕做胃镜而拖延检查。”

胃肠镜等内镜检查引起的疼痛、手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都不需要去忍受,麻醉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等制定准确的镇痛方案,安全有效地对抗疼痛。

在帮助患者对抗疼痛的背后,麻醉凝集着麻醉医生的艰辛和医学科技的含金量,它是一项"让人睡着的艺术"。

【公益】麻醉——穿越在“睡着”和“苏醒”之间

问题君:“手术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饮食?”

麻醉科医生:“如果胃内有食物,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呕吐或返流。麻醉后病人的意识消失,平常能够保护我们的咽部反射消失,气管入口的声门不能关闭,就会引起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内,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后果是致命的!”

问题君:“麻醉医生的工作是不是打一针就没事了?”

邵东华医生:“当然不是打一针就没事了,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律、呼吸、意识、体内环境等多个方面,并根据情况对药物和技术随时作出调整,使病人在手术中处在一种安全稳定的状态,在手术结束后安全顺利地苏醒。此外,麻醉医生还要承担手术病人术后镇痛、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故而麻醉医生也被人们称为'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神'。”

问题君:“麻醉有风险吗?”

问题君:“选择哪种麻醉安全呢?”

邵东华医生:“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更安全,取决于三个因素:病人要进行的手术、病人个体情况、麻醉医生对麻醉技术掌握水平。”

问题君:“手术中会疼痛吗?”

邵东华医生:“麻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供病人一个无痛的状态,保证手术能够正常进行。因此在手术中,麻醉效果恰当时,病人是不会感受到疼痛的。”

问题君:“手术后会疼痛吗?”

邵东华医生:“术后病人从麻醉中逐渐恢复过来时,会感受到伤口和手术部位的疼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给药方法,多种技术支持的镇痛模式,有效地管理手术后的疼痛,使多数病人术后能够减轻疼痛,甚至使一些病人术后可以完全无痛。”

麻醉科科室简介

专科特色

心胸血管手术麻醉、脑外科手术麻醉、高龄患者麻醉、舒适化医疗技术超声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困难气道处理技术、血液保护技术、术后镇痛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