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心煩、發熱,一塊冰糖兩味藥,就好了

今天我們給您說一個症候。這是什麼呢?就是肝鬱發熱。

什麼是肝鬱發熱呢?

口苦、心煩、發熱,一塊冰糖兩味藥,就好了

看官,您回想一下,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當上班到了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是不是會感覺身體、臉面有陣陣發熱的感覺?同時,您可能會心煩,坐立不安。與此同時,還可能有口苦、口乾、胸悶、急躁等現象同時出現。這樣的狀態,時輕時重,時隱時現。什麼時候明顯呢?就是因故情緒不佳,工作比較繁忙,壓力比較大,事情比較多的時候。這些時候,上述症狀可能就會找上門來了。

看官須知,這種併發口苦、咽乾、煩躁,而且多見於下午的發熱之感,很有可能就是所謂的肝鬱發熱了。

其實,肝鬱引起的發熱,實際上是中醫低熱病症的病因病機之一。怎麼解釋它呢?你看《醫碥》裡面就說了:“息怒不發,止自摧抑,則肝氣不宣,鬱而成熱,婦人最多此證”。也就是說,有了情緒不能宣洩出來,只是自己來抑制和壓抑,日久則肝氣不宣,鬱而成熱。

我們知道,從中醫角度看,肝是主疏洩的。如果情緒長期抑鬱,則肝氣不舒,違背了肝“喜條達、主疏洩”的天性,於是引發肝鬱。肝氣鬱滯在內,日久化火,就形成了發熱的狀態。到了下午,人陰虛的狀態會相對明顯,肝陰不足,加劇了肝鬱化火的狀態,於是就導致發熱在下午愈加明顯。肝膽互為表裡。肝氣不舒,膽氣則上逆,於是我們就口苦。肝失條暢,我們就會不開心,煩躁易怒。肝經循行於兩肋,所以這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胸悶、兩肋發脹。這種肝鬱發熱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多見的。患者常常屬於低燒,就是37度多上一點點,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可以自行消失,但是到了第二天下午,又會感覺發熱。女性體現得尤為明顯。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調治呢?

在這裡,給您說一個簡單的食療方法。它出自《中國藥膳大辭典》。方法如下——

準備夏枯草10克,絲瓜絡5克,冰糖適量。前兩味藥煎煮取藥汁1碗,然後將冰糖熬化,再入藥汁,煮片刻即可。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這個辦法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發熱、心煩、自覺身熱難耐、急躁易怒、口苦等,有一定的調治效果。

這裡面的主角就是夏枯草。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入肝經、膽經和脾經,最初載於《神農本草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洩肝火、行肝氣、清熱散結。夏枯草味辛,辛能行氣散結。它又苦寒,苦寒可以降火去火。肝氣鬱結日久化火之人,用之最妙。所以在臨床上,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以及身患瘰癧、癭瘤等需要治以清熱散結的人,都可以用到夏枯草。《本草玄通》就說:“夏枯草,補養厥陰血脈,又能疏通結氣”,此言不虛。

口苦、心煩、發熱,一塊冰糖兩味藥,就好了

再看看絲瓜絡。這味藥,性味甘寒,入肺經和肝經,可以通經活絡、清熱化痰,對於清肝熱、涼肝血,行肝氣、化瘀滯也是有幫助的。它配合夏枯草,可以增進藥效。

口苦、心煩、發熱,一塊冰糖兩味藥,就好了

總之,這個小方法,對於肝鬱化熱引發的不少症狀有調治之能。只要不是脾胃虛寒,或者肝腎功能不全的人,都可以嘗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