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應不應該開始文史哲選修課?

理工科高校應不應該開始文史哲選修課?

理工科高校應不應該開設文史哲選修課?

--民國教育改革思想之今日觀(一)

序:本民國教育改良話題系列會斷斷續續寫很長,因為關於教育問題,不僅僅今天大家比較關注,即在民國,也是一個受知識分子、政治家等極度關注的話題——總共出版了四年的《獨立評論週刊》,裡面有近百篇有關中國教育改良的文章,很多文章的內容與今天有類似之處,這也是我寫連載的緣故。以史鑑今,教育興國,所以教育改良問題沒有不被重視的道理。如是,從今天開始,我會陸續將民國時期教育改革文章的讀後感想發出來,目的只有一個,給今天的教育改良以參考。

民國二十一年,《獨立評論週刊》第四號,蔣廷黻先生撰寫了一篇文章《陳果夫先生的教育政策》,洋洋灑灑幾千字文章,寫的很好,本人讀來覺得與今仍有意義,現邊引用其中文字邊寫出在下的淺見,與諸君探討商榷。

文章引子是陳果夫先生在中政會的發言:《徹底改革教育之新動議》,陳果夫先生提議:1932-1942年這十年應該專重農工醫科的人才培育,而移(其他無大用處的文法哲藝史等科經費)作為擴充農工醫科目之用,陳果夫先生在議案中給出了幾條分析和想法:

1:(民國時期)中國的病根在於窮,挽救方法當靠生財,生財必有生財的教育,而農工商科就是生財的教育。

2:文科,法科,及藝術科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因為他們一方面浪費了國家的錢,另一方面造了很多不知法不守法的分子。

3:中國的教育向來無全盤的計劃,包括教育在內,所以建議計劃教育。

蔣廷黻先生就此文章大的條目進行了討論,我在此略述一下,期間也會夾雜本人對當今高校教育的一點看法(我的觀點會特別說明,沒有別的意思,不要讓讀者以為是蔣廷黻先生的意思,我實在不敢):

1: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生財的,應該追求思想與政經制度上的改造。清末洋務運動是最典型的這類案例,出使英國的郭嵩燾給李鴻章寫信說:嵩燾所見,,,日本留學生,皆能英語,在此學習律法,,,其戶部尚書恩婁葉歐摹至奉使講求經制出入,謀盡仿效之。而學步兵者甚少,蓋兵者,末也。各種創制,皆立國之本。——郭嵩燾在清末就發現日本留學政策遠勝於中國。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過去的教育與學習,總有些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趕腳,洋務運動時期今天覺得武人水平不高就派人去學習軍事,明天覺得醫學水平低就一股腦派人去學習醫學,後天覺得工程人才少就派人去學工程技術,卻從不考慮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而日本人在明治維新時期派出去的留學生則不同,人家想的是首先解決思想問題,思想問題是“道”,思想問題解決了,政經制度就搞好了,立國之本就徹底好了,那麼至於農工商等等“術”的問題,國民既然已經能從思想上認識問題本質了,那麼全體國民自然能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了!如果有了“不待揚鞭自奮蹄”這樣的主觀能動性,何愁國家不富強呢?所以清末最後的結果是:洋務運動花了大量的金錢,李鴻章也操碎了心,中國還是不免一敗塗地!而日本卻在當時真正富強了!所以,思想上的深刻反省與政經制度的改革才是最重要的,並且其中最主要的“思想問題的解決”,則與人文、歷史、哲學、法學等學科的研究深度息息相關。

2:人文、歷史、哲學、法美,這些學科的存在與否,不是因為大學教不教就能影響的,國家就是把這些課停了,人們該去想政治經濟制度的所以然、人生的所以然、文化的來源與變遷、美的所以然和美的創造的時候,人們還是會自覺的去想,停了這些課程,不但不會減少麻煩,還會因為無導向的教育而導致人的思想更加混亂而增加麻煩!

3:學科的設置要有計劃性是對的,但是這個計劃性要有充分的調研,要有長久的、細緻的分析,要看到百年!而不要因為考慮不充分或者長官意志,經常的改來改去,顯得意氣用事!最後遭殃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教育。

誠如蔣先生所言:中國教育改良之必要,這是人人所公認的。但是應該本著一個目的進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人”的,教育愈能培養“全人”愈能生財,教育愈能培養“全人”,國家越富強。——本人所理解的“全人”,不僅僅是擁有農工商醫等自己專業的學問,還有一定的能立心,立德等解決思想問題的知識,而一個人如果想擁有能讓自己立心、立德的知識,那麼歷史學、哲學、人文學、美學等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初高中學到上述科目那點知識實在太少了,而且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們初高中時候的年紀——十幾歲的孩子,獨立個體的人生經驗與感悟太少了,所以人文、哲學、宗教等知識,對於孩子們來說分析這些問題實在是有難度的),當然,理工科大學生自己所必修的專業課程就蠻多蠻辛苦的,如果把歷史學、哲學、國文、法學、美學(包含藝術欣賞等等)等作為必考科目是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不過如果把這些科目作為選修課程,是不是更加合理呢?我們不應該剝奪理工科大學生對文史哲等知識的需求,更不應該只是為了培養專門技術人才而忽視了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上的引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中最先要做的就是“立心”,我覺得現在應該也是,而“立心”的教育,文史哲美的知識,能少得了嗎?

(注:很多人會問,現在理工科高校也開政治經濟學啊,但是相信讀者能明白我指的不是這種文史哲課程)

理工科高校應不應該開始文史哲選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