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忙着开会赶材料应付检查,感叹“忙得连备课、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你怎么看?

三尺讲台的万千瞬间

不了解教师工作的人,会认为教师工作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而已,只有从事过教师工作的人,才知道老师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挤占了教师大量工作时间,就像题主所说的“老师忙着开会赶材料应付检查,感叹忙得连备课、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

教师这些繁杂的工作大多来自哪里呢?

1.要开各种会议。学校工作会议,升旗仪式大型集会,教研组会议,评课会议,班主任会议,班级班组会议,考试安排会议,考试分析会议,颁奖会议......在中层管理岗位上的老师,还要参加上级各种会议,林林总总,名目繁多。

2.要应对各种检查验收。学校教务处、督导处等管理部门会检查各种工作材料,比如政治、业务等各种学习笔记、各种计划总结、各种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总结材料。每年上级部门来检查评估的时候,学校总会临时给老师布置很多材料,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很多老师在单位赶完材料,一看作业还没有改完,还需要把作业带到家里加班批改。

3.要参加各种活动。学校每个学期初都会对本学期的各项活动做出计划,几乎是每周每个部门都有活动,什么数学竞赛、英语阅读能力大赛、朗诵演讲比赛、运动会、消防演练、赛课......从活动筹备到组织再到总结颁奖,都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处理学生的问题及家校沟通。学生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教师处理学生的问题,要一个个做思想工作,有的还需要和家长进行大量的沟通,往往是解决了问题,半天的时间也没有了。

5.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比如网上安全教育、网络培训、上传网课等,甚至是和学校工作不相干的绿化、选举、扶贫等。


教师的工作劳动量很大,及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做保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改变管理教师的观念

评价教师的方式,少折腾,给老师足够的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七仙女儿说

老师的确很忙,忙着应付写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安安静静地备课、改作业对老师而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从开学之初说起吧!首先学校会把本学期的各种活动安排发下来,然后老师们

根据学校安排,写出自己的教学计划来。备课组长和班主任还有额外写备课组教学计划和班级管理计划。然后就是平时的教研,本来教研是好事,可是每次教研之后还要交教研记录和备课材料,我们这里是以班级组为单位划分办公室的,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教研。当然学期末,每位老师还要写一份工作总结。这些事情虽说繁琐,可毕竟和教学关系密切。

还有就是写读书笔记,每人要求一学期写至少一万字的读书笔记,而且笔记内容必须和所借书目内容一致。还有听课活动,每学期必须听20节课,同时还要上一节公开课。还有继续教育听课学习,有全员培训和专技天下等。还有和分包学生座谈指导记录。还有每学期要发表论文或写教学心得一篇。还有各种临时性的材料,比如自查自纠材料汇报、整顿作风汇报材料。如果是班主任那就更多了,什么班会记录班会材料、学生情况登记、评模材料、宿舍检查记录、国旗下演讲材料、贫困生情况汇总等等,这些都要以纸质或电子稿的形式交到学校。最近学校搞校庆活动,老师们还要分包任务收集历届校友的联系方式等。


总之,每天到学校后,感觉很忙,可是一天下来又感觉没有什么收获。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分散老师的精力,消耗着老师的体力。看似那件事都和教学有关,可是真正对教学又能起到多少促进作用,不得而知。因为很多事情是为了做而做,至于结果谁又在乎呢!


道道的快乐重新来过

这个问题问的好,学校是以教学为主没错,以前不发达的时代,老师们的精力全放在教学上,手抄备课,写小黑板,印发试卷,出题等等,特别怀念上学的时候,真心感觉老师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现在老师们也很忙,不过时代进步了,教学设施先进了,老师们要完成的任务反而更多了。

忙的不可开交的老师,多半是被各种各样的材料束缚,不到教学评估还好点,每学期的评估前老师们要准备的各种材料数不胜数。

接二连三的学习体会。

忙不完的网络资源上传。

几十页的学习笔记。

帮扶学生记录本

家访记录及案例调查。

还有动不动每个周安排去听个报告

......

当然班主任老师是最累的,一天不得闲,还要处理班级事务及学生个人问题,很不容易。

当然每个地区存在教学差异性,要完成的材料也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繁杂的内容每次发到老师们手中就会听到怨声满天。

老师们的本职任务呢?

备课,制作课件。

课件呢?有很多年纪大的教师是不用的,制作课件本来就麻烦,网上别人的直接拿来用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还要做修改。像我一般都要重新修改,才能符合我的思路。

听评课

每周都要听课,然后听后研讨,写体会。不过我比较喜欢听课的,可以学到很多经验。

批改作业。

我感觉这是最累的一项任务。拿我们语文老师来说,要批改的项目太多,作文全批全改,作业本,练习册,笔记本,试卷,往往花费好多时间。

所以,本来教学就很忙的老师们,一天好几节课,上完接着批改,备课,周而复始,闲暇还要研究考题,钻研学问,很忙很累的情况下,这些材料的到来真的不受欢迎。

但是毕竟是制度,大家都一样,都要完成,所以老师们也适应了。这个问题只不过是老师们面对繁忙的工作发的牢骚,即使材料再多,老师们也完成了,教学也没落下。


敏家的小淘气



我来发表下我的看法。

首先:造成老师忙着开会的原因是什么。

1、不务实之风惹得祸。检查太多,上级把检查内容所看到的表象,当做是实质性的教学成果,只在乎表面现象,不懂得务实,这是最大罪魁祸首。

2、监管部门及监管手段问题比较大。教育体质本来就是随时面临着改革,改革只能从实际中出效果,看一个老师是否能胜任教学,是否能上升自身级别,要从最根本的课堂教学中得出结果,并不能从一纸材料就能看出来,教育部门的监管应多从课堂入手,着重去研究老师上课的方式及上课后的效果作为老师称职与否及级别上升的依据,纸上谈兵应该完全放弃。



其次:造成的影响。

1、老师忙着开会,没有认真进行备课,导致第二天要教的课程内容自己都无法掌握,自己知识不熟练,就造成课堂质量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的也比较表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对学生接触知识的权利的一种伤害。再者批作业都没时间,那就是代表学生学后的效果没有检验手段,对自己所学内容没有把握,久而久之就会掉队,影响考试升学。

2、家长看到自己儿女的学习成果后,对自己儿女的看法,影响儿女正常学习与成长。老师的时间都拿去开会了,导致学生没学好,该掌握的知识内容不会,平时倒是影响不大,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出来就影响大了,如果一个家庭特别注重孩子的成绩,那么这个孩子如果由于老师教的不好而受到家长的责骂,不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这都是外界原因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这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这样的问题可大可小,现在社会上爆出来的,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严重后果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再三: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自身可以根据事实情况反应看会耽误老师备课时间,影响教学成果,会可以开,但是要有一个度,或者放在比较空余的时间开,既不影响学习,又可以兼顾开会。

2、监管部门改变监管制度,把开会看效果换做教学课程成果的理念,在实际中看效果,在实际中认知老师的真正水平,让老师完善自身知识水平,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其晋升的依据。

3、学生跟家长应实时监督学校的教学情况,根据现实教学成果的理想与否,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且能够把这些建议提交给学校,同时学校应该设立诸如学校开放日等时间,作为与家长、学生们的沟通时间,把这样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多实行,让双方都受益,才是教育良性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场持久战,改革也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只有在改革中砥砺前行,并不能把脱离实际的一套放置于不能弄虚作假的子孙后代的教育上,小言之为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为后面的升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大言之关系到学生能不能成长为栋梁之才,能不能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则关系到整个民族兴旺。


大话建筑

当了班主任着实是这样。

忙着应付检查,上课没时间备课,有时班主任的课还被占用。

o我说说我所在学校里班主任的情况。

一、刚开学

班主任计划,化学教学计划,化学实验计划,班上学生花名册,学生身份证表格,学生家庭地址详情表格,住校生信息表格,学生父母身份证信息表格,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表格,上交到不同的人那里上交时间要求也不一样。

二、开学不久

上级期初各种检查。有卫生检查,教务检查,安全隐患排查,等等。

卫生检查,学生就经常大扫除,班主任组织、监督。

安全隐患排查,班主任得将教室、寝室的情况上报。

教务检查,化学实验室得去整理。班上的图书柜得去借到书做好登记表。

三、期中

教学常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安全,经常上交相关资料,寝室卫生,购买换季校服,考试,开家长会啊,上级期中检查,等等。

四、期末

期末考试,各种总结,各种安全强调。

然后,一个学期结束了,感觉每天都是像蜜蜂一样忙来忙去。有时,因为班上一件事饭都没得吃。


凯米思琪老师

让老师安安静静地教书,为何这样难?

老师感叹"忙得没时间备课改作业",这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老师最难受最无奈的处境。正如题主所说,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备课改作业,教书育人本是老师的主业,但现实中,真的有不少老师被会议材料所困,每天忙得头晕眼花,却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的确有老师感叹“忙得连备课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主业变副业。在教育圈外的人看来,这不可思议,但对不少在教育一线的人看来,这或许很“正常”。



在我看来,这是老师的困境,也是老师的悲剧。当一位老师感叹“忙得连备课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的时候,我们真的得问一问,老师们究竟在忙碌些什么?是什么占用了老师备课改作业的时间?我们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主管部门有没有想过给老师也减减负?别让一些非教学事务占据了老师的大量时间的精力,别让老师的“主业”变成“副业”。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所学校当中层,同时兼上两个班的课。有一次相聚小酌,他就感叹,每天绝大精力都用来应用会议,材料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信息化时代却并没有让教育更轻松,反而让教育更繁重,因为上级主管部发通知更轻松了,鼠标一点,通知便到达各个学校,上面云淡风轻,下面疲于奔命,每天要填表格,写材料,弄数据,而且很多材料都是重复上报。除了材料表格,会议也不少,他最多一周曾经开了10几个会议,就这些折腾,当然耗费了上课备课的精力。


在学校群体中,还有一个群体备受"折腾",那就是班主任,现在管理学生负担己够重,但一些非教学事务的折腾更让班主任不堪负重,很多班主任对此有深刻体会。



一线老师最怕什么?最怕折腾,尤其是一些非教学事务的折腾,耗费老师太多精力。一线老师最期望什么?最期望能静下心来教书,少些没有意义的折腾,可现实中,这样简单的期望会成为奢望。

让老师静静地教书,静心地育人吧。


途虫的百味人生

这是让很多一线老师都倍感无奈的事情。

一,学校特别重视,老师就得非常重视。

只要有检查,无论县里市里还是省里的检查,哪个学校也不敢不重视。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准备好各项工作,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增加,到各种软件材料的组织整理,都要力争面面俱到,万无一失。


二,一线老师工作任务多,准备材料也多,的确忙不过来。

一线老师,每天都要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看班,每天忙得团团转,一有检查,就是手忙脚乱。因为,正常工作不能耽误,该你干的活,你还得干,而且不能糊弄。为了完成迎检的各种材料,你就得加班加点,占用休息时间。

一线普通任课老师,准备的材料一般都包括:教案,集体备课记录,听课记录,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各种批改本簿和相对应的批改记录。语文学科,需要检查的是五项批改:积累本,作业本,作文本,练习册,各种检测试卷(都要带批改痕迹)。这还是少的,听说英语有八项。唉,幸亏我不教英语!

班主任需要准备的,除了这些,还有班级各种记录:记分册,卫生检查记录,家访记录,班会的各种材料……好像还有很多。唉,幸亏我不是班主任!

三,忙不过来,也要完成!

迎检是学校的大事。不管有多少事,都要为迎检让路。不管多忙,也要把材料备齐。

最后,还是希望检查能少一点,让老师能相对轻松一点!


三尺讲台秀芳菲

最近,有几位老师一直向我抱怨,希望我能呼吁,不要让她们不务正业。

她们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看起来却比中学的老师还要忙碌,不仅平时经常要加班,就是到了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大家想想,上个幼儿园,本来下午三点多钟就已经放学了,可她们往往要加班到晚上甚至是周末。

经过了解得知,她们幼儿园经常要接受上级各个方面的检查,特别是开展区角活动等内容的检查,要开会研究,要准备材料,要准备现场,要准备制作,等等,项目是一个接一个,内容是一天做一天。

她们说,本来区角是个好的形式,可是一味地不讲实际,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基层幼儿园强行推行,其实也是种形式主义。毕竟区角也是需要投入,有精力、有金钱等方面的投入,这些往往不够。

还有无论怎样,教学应该还是一项重要的事情,总不致于完全不做吧。

这还是家幼儿园,对于一些中小学校来说,各种各样的检查就更多了,这让一些老师难以应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育行政化倾向问题,学校的自主性不够,容易受各个方面评价、检查的左右,使得学校还不能完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教育和校园管理上来,往往干了许多不相干的事情。

(碧翰烽:欢迎您的留言与讨论)


碧翰烽

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师充当了多面手。尤其是班主任的事务繁杂,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精心备课、备学生。

从早到晚,几乎脚不沾地,看通知,抓落实。校园内的一切都与班主任的量化有关。我不是抱怨,我只是感到精疲力尽。开会听指示,会后忙布置,布置之后需落实,一环扣一环。有时候戏称,宁可多教两个班的课,也不干一天的班主任。

2.相对于初中、小学,高中班主任的干扰往往来自学校各部分的任务布置。

收缴学费,老师得发消息,提醒家长及时足额缴费。

安全学习平台的学习,老师督促孩子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如果真的遗忘,班主任还得替学生登录账号,替他学习。

打扫卫生不合格,就得领着学生,或者索性自己操起笤帚、抡起拖把亲自上阵,深怕耽误学生听课。如此等等,繁琐不堪。哪有空闲坐下来准备课堂?

3.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可真正留给教师的自主时间太少。

繁琐的日常事务,搅得人心不安,几乎没有时间观察学生,仔细咂摸教材。每周必开班主任例会,每周必开教学研讨会,隔一个阶段必查读书笔记、教案、听课笔记、批改手册,还有班主任班会备课笔记、好人好事记录簿、学生日常行为记录。缺一项,就意味着量化被扣分。

总之,我主张,学校的职责部门尽职尽责,能不干扰教师,最好不要干扰。让教师静下心来,研究研究教材,探讨探讨高考动向,分析分析学生的情况。


老笨瓜016

形式的东西不能不搞,现在的老师道德素养太差,不搞洗脑袋,那么老师会坚持不懂法,不守法,不尊重法律的事来!国家和政府不愿意搞那么多的花架子形象工程,但社会对老师的反映越来越多。只要社会对老师还没有谅解,那么社会对老师的态度就依然怀疑!盯紧老师并对政府施加压力就是必然。但目前老师群体一方面在抱怨国家的活动太多,没有从自身上去找原因!也缺乏有限的危机管控意识。许多老师在网上说了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对社会和老师关系产生了烈火上浇油的恶虐后果。使部分有识之师的努力,化成了泡影,老师无法取信社会。比如老师打骂学生的问题,老师们不知道是错的吗?都知道。但老师们宁愿团结起来对抗法律和政府,也不愿意检点自己的行为。使社会对老师的看法,一直停留在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