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

2022年建成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

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推进举措、重大项目及活动、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对我市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作出了安排部署。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围绕此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5方面共19条推进举措,并策划实施33个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功能性、战略性、支撑性重大项目和活动。

《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到2020年,形成“双枢纽+补给港”航空枢纽运行格局,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250万吨。不断完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体系,到2022年,国际(地区)航线总数突破120条。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到202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速达8%以上;吸引29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推动其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研发总部,建设以跨国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达150亿美元;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总额达52亿美元以上。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和会展等方面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的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22年,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创项目和平台,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年入境游客超过620万人次,形成6项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国际音乐交流品牌,每年举办180次以上国际性会展活动。建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到2022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30个“海外成都”工作站,每年开展100项以上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打造统一的对外交往品牌,每年开展全球营销精品活动30次以上;建成22个对外交流中心,搭建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