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自2018年6月15日起,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將陸續召回部分進口2017-2018年款林肯大陸系列汽車,據該公司統計,此次召回共涉及11,044輛。這已經是三個月內林肯的第三次召回。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因為蓄電池線束在發動機艙中與排氣隔熱罩產生接觸,這會導致蓄電池線束的損壞,存在安全隱患。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檢查蓄電池線束,如果線束已出現損壞將為車輛更換蓄電池線束,如果線束完好則將根據維修指引,添加兩根蓄電池線束固定紮帶,確保蓄電池線束沒有任何可能與排氣隔熱罩產生接觸以消除安全隱患,庫存車輛將在消除缺陷後進行銷售。

3個月內三次召回,林肯這是啥質量?

前兩次分別發生在4月和5月,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分兩批召回林肯MKZ系列汽車。第一批次被召回原因是,方向盤固定螺栓的緊固扭矩不足,從而導致方向盤從轉向軸上鬆脫,存在安全隱患。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第二批次則是因為自動變速箱液力變矩器螺柱焊接不當,可能造成螺柱斷裂,液力變矩器與發動機飛輪脫開,導致車輛行駛過程中在沒有警示的情況下突然失去動力,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如此頻率的集中召回,讓林肯引起了眾多質疑,主要集中在兩點:

一是為何林肯會存在如此多的安全隱患?有些甚至屬於低級錯誤,對專業的汽車廠商來說,根本不應該出現。

二是態度問題:在林肯MKZ系列汽車出現問題後,廠商以“國內無召回通知”的原因拒絕買家退款要求。作為豪華進口車,品質出現嚴重問題就已經說不過去了,事後還不進行主動召回,直到消委會發函、相關部門進行相關調查後,才公佈召回,這種態度與其一直主打的一切以消費者為本的“林肯之道”,完全是背道而馳。

10年前退出中國市場,10年後再現危機

曾幾何時,林肯也是總統座駕,不僅有著美國的官車形象,還擁有豪華品牌的名聲。在上世紀80年代林肯與奧迪在差不多的時間進入中國市場,但與奧迪節節攀升的景象相反,林肯卻由於經營不善,在2008年黯然退出了中國市場。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2014年,林肯調整經營策略,以清一色豪華進口車的身份捲土重來,此後三年在華銷量逐年遞增,在2017年更是以66%的增幅成為豪華品牌前十名中增幅最多的。

但進入2018年以來,林肯兩度出現月銷同比驟降,這也讓林肯品牌成為了在中國的豪華品牌中唯一銷量下跌的豪華品牌。其中,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9%,4月銷量3,553輛,同比再次下滑達14%。從具體的車型表現來看MKZ和MKC兩款主銷車型同比降幅都達到了30%。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面臨諸多問題,林肯中國之路將到盡頭?

目前,擺在林肯面前的最大的問題是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溢價能力不足、產品導入速度慢等。目前林肯在國內銷售的有5款進口車,MKZ、大陸Continental、MKC、MKX和領航員Navigator,不僅價格方面沒有優勢,更新換代也不夠及時。

此外,連續召回已經讓國內消費者對其質量水平產生懷疑,而這種懷疑的態度恐怕會進一步影響林肯未來的銷量。

仨月三次召回,林肯唱著“十年”又要走老路?

但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林肯汽車相關負責人卻表示,對於任何品牌來說,銷量的波動都是正常現象,單月的銷量數據下滑並不能代表品牌銷量的好壞趨勢,之前我們的保有量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增長百分比比較大,保有量提升之後,百分比下降也是一個自然趨勢。

這樣的態度,只能說林肯“心真大”。其實林肯面對的根本不止是質量問題這一個。雖然進口關稅即將下調,林肯也會隨之降價,但是面對德系三強紛紛在華建廠,且不斷擴大規模的現狀,本身在中國市場品牌影響力就無法與之相比的林肯,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甚至與同是美系車的凱迪拉克都無法相比。

面對這樣的狀況,如果林肯再不做出改變,再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消費者,面對產品質量問題,那麼只能說林肯的中國之路快要走到盡頭,難保不會再重蹈十年前的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