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人為啥愛叫帖木兒?

於無聲處34

說元朝人愛叫帖木兒,伯顏、不花、脫脫、也先、察罕、孛羅、哈剌都表示不服!

大家好像對元朝的帖木兒印象特別深刻,有一個“元朝有什麼有趣的冷知識”問題下面,居然有個答案說元朝皇帝都叫帖木兒,令人歎為觀止,把我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置於何處,更不用說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天順帝阿剌吉八、明宗和世瓎、寧宗懿璘質班和昭宗愛猷識理達臘,還有追封帝號的太祖鐵木真、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憲宗蒙哥、裕宗真金、順宗答剌麻八剌、顯宗甘麻剌等等都表示不服。

當然了,元朝名字裡帶有“帖木兒(鐵穆耳、鐵木兒)”的確實很多。也有答案提到,鐵木兒是“鐵”的意思。這跟英文名裡叫Smith史密斯(鐵匠)的人很多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一定要解釋地玄學一點。那麼蒙古人對鐵是有崇拜的。

蒙古人的祖先是室韋-韃靼人,也被稱為原蒙古人。他們原本居住在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東西、額爾古納河與黑龍江兩岸。

在唐代之前,蒙古草原的大部分地區由突厥語民族統治。突厥人和回鶻人在統治這片草原期間都力圖加強對東部地區契丹人、室韋-韃靼人的統治,然而他們的勢力進入內蒙古東部,實際上為這一帶的各個部落打開了一扇通往蒙古高原的門戶。突厥帝國滅亡後,室韋-韃靼人開始向內蒙古西部推進,回鶻西遷後,他們大批進入外蒙古高原和內蒙古西部。遍佈突厥語族遊牧部落的外蒙古高原開始了蒙古化進程。

說是蒙古高原蒙古化的過程,其實也是原蒙古人突厥化的過程,或者說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相互融合的過程。《元朝秘史》裡記載的蒼狼白鹿的傳說,其實就是突厥人的圖騰狼,和原蒙古人的圖騰鹿相結合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蒙古人學會了鍊鐵。這在他們的傳說中記載地非常明確。

《史集》中記載的這個傳說大概如下:

古代被稱為蒙古的那個部落,與另一些突厥部落發生了內訌,終於引起戰爭。另一些部落戰勝了蒙古人,對他們進行了大屠殺,使他們只剩下兩男兩女。這兩家人害怕敵人,逃到了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那裡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過一條羊腸小道,歷盡艱難險阻可達其間外,任何一面別無途徑。在這些山間,有豐盛的草和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名叫額兒古涅-昆。那兩個人的名字為捏古思和乞顏。他們和他們的後裔長期居留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

當這個民族在這些山裡和森林裡生息繁衍,他們所佔地域顯得日益狹窄侷促時,他們開始商量,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使他們走出這個嚴寒的峽谷和狹窄的山道。於是他們找到了一處從前經常在那裡熔鐵的鐵礦產地。他們全體聚集在一起,在森林中準備了整堆整堆的木柴和煤,宰殺了70頭牛馬,從它們身上剝下整張的皮,用那些皮做成了風箱。然後他們在那山坡腳下堆起木柴和煤,使這70個風箱一齊煽起,直到山壁熔化。從那裡他們獲得了無數的鐵,通道也被開闢出來了。他們全體一齊遷徙,從那個山隘裡走到原野上。

你看,蒙古人來到廣闊的蒙古草原上,這段記憶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鐵。

順便說一句,鐵木真的“真”是個表人的後綴,實際上這個名字也來自於鐵的這一含義。

今天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很粗略地搜索了一下元史和元代制書中的“帖木兒(鐵穆耳、鐵木兒)”和“不花(不化、補化)”,實際上名字裡帶有“不花”的比帶有“帖木兒”的似乎還稍微更多一點。不花是公牛的意思,公牛不但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常見且重要,在蒙古歷史中也有玄學意義。《元朝秘史》裡記載在鐵木真第一次被推舉為蒙古人的汗,要與札木合作戰時,一個名叫豁兒赤的薩滿創造出神的旨意,擁護鐵木真成為汗。在豁兒赤的講述中,神化身為公牛出現,傳達天地商量的旨意,並且以牛的實體託著大帳,把國家送來,讓鐵木真當國主。

所以說如果帖木兒相當於史密斯的話,那麼不花大概可以相當於為耶穌洗禮的約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