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行政區劃為什麼如此之大?

輿地鏟史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多個第一。比如疆域面積最大,第一個創立了行省制度等。而其中的行省制度延續至今,成為我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

從忽必烈開始,元朝逐漸形成了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制。

元朝行省共有10個,分別是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直接管轄;青藏高原地區為宣政院管轄區域,不設行省。

元朝的疆域極盛時達到1500多萬平方公里,如此巨大的面積只有10個行省確實不多,而且因為行省數量少,導致每一個行省面積都很大。

那麼,明明知道行省大了容易割據一方,為何元朝還要保留如此大面積的行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民族特色

今天的新疆、西藏和內蒙古三個自治區,面積都超過了100萬平方公里,其中新疆更是達到166萬平方公里,佔到了我國陸地版圖面積的六分之一。

而相比之下,長城以南的省份面積都比較小了,比如浙江只有約10萬平方公里。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我國的地理環境差異有密切關係。在長城以南地區,環境舒適,以農耕文明為主,人們安土重遷嚴重,因此轄區固定,且面積較小。

而長城以外的區域,氣候較為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通過不斷遷徙的方式進行生存,成為遊牧民族,而因為居無定所,所以遊牧民族需要的區域非常大!

元朝是遊牧民族。

在成吉思汗時代,就曾有將中原地區人口殺光,全部種上牧草,發展遊牧業的想法,後來被耶律楚材否定。雖然忽必烈時代,蒙古人不再隨便屠城了,但是其民族特性保存了下來,成為其決策的重要基礎!

所以元朝的行省範圍都很大!而到了明朝,行省開始變得迷你起來。

2、統治方法

行省相對於前朝的郡縣府路制度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進步在哪裡呢?主要是摒棄了郡縣府路以山川形便為區域劃分依據的辦法,因為這樣最容易導致依託地形的地方叛亂和擁兵自重。所以元朝將省界隨意劃分,將大江大河劃入行省之中,使其失去天險的作用。

比如江西行省跨越南嶺,黃河從甘肅行省穿過等。

一般而言,地方區域大更容易形成地方割據,所以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的需要,要刻意地將一些大省進行拆分,比如清朝將江南省分割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將湖廣行省分割為湖北省和湖南省,將陝甘行省分為甘肅省和陝西省!

但是,從加強統治的角度來看,同一塊版圖內,存在的行省越多,意味著地方擁有的勢力就越大,如果其中一部分勢力聯合起來反叛,那麼帝國如何應付?

再者,因為行省越分越小,使得行省內的地區差異越來越小,更容易導致地方的分裂!

所以,元朝反其道而行之,將行省往大了劃。

  • 一方面,行省囊括了儘量多的天險等地物,使得行省更加支離破碎,相應的聚合能力就越來越差,減小了反叛的可能性!


  • 另一方面,將大量相差甚大的地區強行黏合在一起成為一省,使行省內部產生諸多地方矛盾,對於帝國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

3、人口因素

在我國曆史上,行省的設立和拆分,和人口以及國策的變化有直接的關係,而人口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簡單說來,如果一省的人口過多,一方面不好管理,另一方面人口過多導致這個省實力過強,加重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極易引發社會動盪。

所以清朝拆分了江南省!

而元朝之所以要保持大省,就和今日的新疆、西藏和內蒙古一樣,無外乎人太少了,如果將省份劃得再小一點,這些省的人口就都無法支撐本省的發展了,所以不能小!

蒙古在崛起的過程中,伴隨著對西夏、金國和南宋的征服,蒙古軍隊開始了血腥的屠殺。滅亡西夏後,西夏幾乎被蒙古滅族。而消滅金國後,北方漢人幾乎減少了十分之九!

到了南宋時期,由於忽必烈吸收漢文明,屠城現象大大減少,但因為人口基數大,雖然人口減少了十分之一多,但是實際人口也損失很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大省也可以更好地管理!

因為南方人口相對較多,因此相比於北方的嶺北行省、遼陽行省等大省,南方的江浙行省、江西行省等,可以說非常迷你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縱觀中國曆代行政區劃地圖,中國的地方行政區劃分從秦朝開始就進入了郡縣時代,到漢末則演變為了州-郡-縣三級體制,而後雖然多有變革,但是州、道、路、省這樣的最高層行政單位基本都按照山川形勢將中國的大型地理區塊進行了劃分。在這之中,元朝的省級行政區劃確實絕對的奇葩,大尺度的輪廓線條讓今天的人看到也覺著異常怪異。

粗獷的風格

元朝行政區劃的大尺度來自於統治者的民族性格,來自草原上的蒙古人在蒙古時代多是通過“某夫長”這樣的軍政合一的部落管理體系來治理國家,由於遊牧部落一般逐水草而居,所以基本是領民而不領土。當成吉思汗以及他們的後人進入定居農業為主的中原之後,他們那種傳統的遊牧模式就必須更易來適應新的世界,但是農耕民族對國家行政管理的熟稔程度遠遠不是他們可以馬上掌握的。

圖/嶺北行省與遼陽行省


因此,蒙古人對疆域的劃分也就基本上就靠他們的馬蹄來丈量,例如蒙古人征服東夏所取得遼東地區從渤海灣一直到鄂霍茨克海全部納入遼陽行生,而早期征服女真的黃河以北地區的華北平原則全部納入中書省的範疇。蒙古人對於疆域的劃分與他們粗獷的民族性格直接相關,反感“犬牙交錯”劃分智慧的他們將“山川形便”發揮到了極致,例如河南江北行省便是將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地區簡單粗暴的劃分為一省,妥妥的元朝風格。


內涵頗大

元朝行省之下的行政體系十分繁瑣,表面上看起來是,省-路-府-州-縣的五級行政層次,實際上,府和州有的歸路管,有的歸省管,還有的州歸府管。縣有的歸路管,有的歸府管,有的歸州管。如此混亂的行政分級其實反映了蒙古人在省級行政上攤大餅之後意圖在內部細化統治形態。不過,相對混亂的基層治理情況終元朝一世基本沒有改變。

圖/河南江北行省


元朝的行政區劃特點直接來源於蒙古人的民族性格與軍事征服方式,大尺度的一級行政區劃也讓蒙古人的基層治理呈現出十分混亂的狀態。

參考文獻:1.元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