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北京外地車新規“懶政”:到底“懶”在哪裡?

不出所料,史上最嚴的外地車進京新規終於來了!

都在說北京外地車新規“懶政”:到底“懶”在哪裡?

2018年6月伊始,各大媒體密集推出“北京外地車引發的各類交通問題”的相關報道,開始對外放風。隨後在6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發佈《關於對部分載客汽車採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從2019年11月1日起,外地牌照車進北京六環內和通州須辦理“進京證”,每車每年最多可辦12次,每次使用期限最長7天,全年最多可在京行駛84天。

一石激起千層浪,外地車新規出臺引發各方熱議,不少業界人士評價此舉“懶政”。有不少朋友問我怎麼看,在我看來新規即便到2019年11月真的開始實施,也難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與環境汙染問題,且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

各方紛紛批新規“懶政”,卻很少有媒體報道和分析人士闡述為何懶政。由於新規涉及人群廣泛,我今天盡肯能用最簡單的邏輯來說說這個政策到底“懶”在哪裡?

第一“懶”:倒逼市場應對 違規租京牌業務將火爆

過去幾年北京外地車政策不斷收緊,從之前的半年辦理一次,到現在每週辦理一次進京證,再到2019年11月每年限制辦理12次,限行區域也不斷擴大。這幾年隨著新規的持續出臺,違規“租京牌”業務興起,並且已經形成規模,租京牌也從之前的每月租金500元,漲到了今天的1500元左右。

儘管“租金牌”不受法律保護,但隨著外地車牌的進一步限制和搖號難度的增加,租牌的便利性逐步凸顯出來,時至今日,租京牌人群到底有多少,恐怕是一個驚人的數據。

不難預測,如果2019年11月1日新規開始執行,那麼首先會引爆的不是二手車交易市場,而是租京牌市場。按照我的分析來看,屆時京牌每月的租金可高達2000---3000元。高昂的租金收益,會讓大量在北京擁有多張牌照的人以租京牌獲利(之前租金牌價格低的時候,很多人寧願空置汽車,也不願意違規出租京牌),換句話說本來每天在北京有大量的京牌汽車並不上路,未來他們中的很多車牌會為了利益而“上路”,最終新規不但沒有緩解擁堵,反而會因激活大量閒置京牌而在某些時段加劇擁堵。

第二“懶”:缺乏對“弱勢群體”的交通違規管理

我說過很多次,北京在不新增建設和拆遷成本的前提下,要想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首先要嚴格管理的不是開機動車的“強勢群體”,而是不開車的“弱勢群體”。

交通擁堵原因很多,第一大原因當然是因為車多,第二大原因是規劃的不合理,第三大原因就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弱勢群體存在,而非外地車。當然我這裡並沒有任何歧視意識,僅僅為了用最簡單的話術把邏輯講清楚。

闖紅燈的行人、逆行的老年代步車、突然橫穿馬路的快遞(送餐)小哥....由於不用上牌照,違法成本過低,導致這些個群體交通違規的比例遠遠大於機動車,從根本上加劇擁堵甚至成為很多路段擁堵的元兇。

所以我一直建議,我們北京市的相關交通管理部門,如果能對這個群體的交通違規進行嚴格執法,那麼北京市的交通擁堵狀況最少能下降10個百分點。

第三“懶”:沒有考慮不同的“居民場景需求”

我們評價一個政策和規定是否懶政,衡量的標準就是一個字:是否一刀切!

舉個例子,假如現在某高校給大一新生定校服,統一按照男生175、女生165尺碼來做,那麼這就是典型的懶政。很顯然,北京市近幾年的外地車管理新規,就是如此。

北京市這番一刀切的管理新規,也是沒有綜合的考量到“居民差異化的場景需求”。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市民張三一家在北京居住多年,工作、生活、小孩上學都在北京三環內,因為搖不到號被迫掛了河北的車牌,他們家的車在法律定性上屬於外地車,但從實際用途來看卻是“本地車”。未來新規實施後,他們家的生活將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生活和工作節奏被打亂。我們可以試想一個場景:未來張三一家把車停在了六環外,要外出自駕旅遊一次,先從三環打車到六環,然後再駕車出行。

新規中對區域限制也明確做了強化說明: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範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這其實同樣也是一刀切,會造成運力的紊亂。舉個例子,同樣是北京,北京不同區域的五環到六環區間,早晚高峰擁堵情況天壤之別,我經常在下午6點驅車從大興到亦莊打球,導航顯示一路綠色,而同一時間,在北五環到北六環的一些同行,還堵在後廠村迴天通苑的途中,寸步難行。完全不同的兩種擁堵區域,卻採用了完全一樣的交通規則,這好比姚明和潘長江穿了同樣一件尺碼的衣服一樣,不合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